黛玉眼睁睁看着,嘴上不停说客气恭维话的络腮胡老大,随着他行礼作揖的手缓缓放下,袖中竟滑出了数枚闪着寒光的透骨钉,悄无声息地落入他掌心之中,动作十分娴熟隐秘。
黛玉心中暗暗吃惊,心道:这江湖之人,竟都如此奸诈狡猾吗?
面上却不动声色。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日头尚未西斜,还有些许时间,便饶有趣味地抱着小宇轩,倚在树干旁,继续看下边这出好戏如何演下去。
树下,络腮胡弟弟低垂着头,心中满是懊悔,暗恨自己一时口快说错了话。
然而,当他抬头看见大哥如此抬举那姓万的,心中又不禁涌起一股气恼,觉得大哥未免太过灭自己的威风。
下一刻,却见他大哥眼风如电,极快地扫了过来。
二人形影不离多年,彼此间默契十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足以心领神会。
络腮胡弟弟见自家大哥眼神示意,瞬间秒懂其意,心中那股不服之气也化作了一股决绝。
他极快地从背后拔出长剑,剑光一闪,寒气逼人。
手腕轻轻一抖,剑尖已指向了目标。
身体如同离弦的箭一般,迅如闪电,带着一股不可阻挡之势,直逼那锦衣书生的脖颈而去。
同一时刻,那络腮胡老大,大手一扬,掌心里的十几枚透骨钉,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呈品字形排列,带着嗖嗖的风声,后发先至,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冲锦衣书生的面门和胸腹,意欲一击毙命。
黛玉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仍不忘瞅了小宇轩一眼,心中暗自担忧,这小家伙会不会被眼前的惊险场面吓到?
实在不行,黛玉心想,还是及时捂住小家伙的眼睛和耳朵,免得这血腥的场面惊吓到他。
她正欲伸手,哪知,小家伙却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下方的打斗,看得津津有味。
看着小家伙满脸兴奋,眼睛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那模样,只怕恨不能亲自上手,与底下这三个坏人痛痛快快地打一架。
没看小家伙仗着外人看不到他,趁姐姐不注意的时候,已经不知从哪里悄悄摸出了他的小袖箭,动作敏捷地牢牢绑在了右手小手腕上,随时准备出手,想给下面的坏蛋一个教训。
还对着下面三人各种瞄准,一会儿指指这个,一会儿对对那个,仿佛自己真的是个小英雄,随时准备发射袖箭,将坏人一一击败。
然而,当他抬头看到姐姐满眼不赞同的神色时,心里顿时明白了,姐姐是不希望他插手这场争斗,要他坐山观虎斗,静观其变。
小宇轩嘟起小嘴,委屈巴巴地盯着下面。
而此时,下面的打斗正酣。
能让凶悍的虎狼双煞如此忌惮,不惜一边嘴上服软,一边却暗自蓄势,企图先发制人,这锦衣书生,果然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
本来三人间距离就近在咫尺,虎狼双煞更是瞅准了时机突然发难。
络腮胡大哥话音刚落,那十几枚透骨钉便如同离弦之箭,迅猛无比地射向锦衣书生的面门和前胸。
眼看那闪着寒光、锋利无比的钉子就要钉入他的双眼、脖颈和前胸,锦衣书生却猛然一吸气,身形一动,手中折扇“唰”地一声打开。
只听“叮叮当当”一阵乱响,那十几枚透骨钉竟然全数被他牢牢地吸附在了那把扇子上。
同时,他整个人也犹如被一根无形的钢丝绳拉扯般,硬生生向左后方滑出两丈有余,动作之敏捷,身法之诡异,完美避开了虎狼双煞的第一波致命攻击。
危险避过之后,锦衣书生低头盯着扇子上的透骨钉,一根根钉子在阳光下闪着幽幽的寒光,他却不怒反笑,声音里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虎狼双煞,好好地不在你们恒山窝着,如今倒是给你们脸了,竟敢跑到这里,向万某人动手!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络腮胡兄弟俩见他们出其不意的攻击竟然落了空,心中大惊,脸色齐齐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锦衣秀士的身手竟然如此了得,轻而易举就化解了他们合力的杀招。
既已撕破了脸,双方便再无任何顾忌,招招致命,毫不留情。
几人手上动作不停,或拳或脚,或扇或剑,交锋愈发激烈。
言语间也你来我往,互相攻讦起来,污言秽语,恶语相向,场面一片混乱。
那锦衣书生以一抵二,身手敏捷,无论是手上功夫的招式变换,还是口舌之争的机智应对,竟然都不落下风,反而越战越勇。
他言辞犀利,句句戳中要害,让虎狼双煞一时之间难以招架。
黛玉在上方静静观战,从那几人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中,渐渐地拼凑出了他们的身份来历。
两位络腮胡大汉,乃是嫡亲的兄弟,一向在恒山一带横行霸道,无人敢惹。
他们武功奇高,出手又狠辣无情,往往一招之间便能置敌于死地。
为人亦正亦邪,行事全凭好恶,时而行侠仗义,时而又为祸一方,因此人称虎狼双煞,令人闻风丧胆。
此次他们出现在这里,竟也与奇药有关。
原来,二人是应一位朋友相邀,从代州出发,一路护送一批珍贵的货物前往恒州。
货物安全运到恒州后,两人本打算稍作歇息便启程返家。
然而,就在这时,他们偶然间听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
有人传言,京都左都御史林府,经过无数日夜的苦心研制,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奇药,此药据说不但能包治百病,还有着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
这消息如同一阵风,迅速在江湖上传开,也引起了两人的极大兴趣。
他们江湖人,一年到头过的是刀头舔血、朝不保夕的日子,受伤流血,简直是家常便饭,每一次的拼杀都可能成为最后一次。
如果有这样的一粒药丸,能够在生死关头救回一命,那相当于又多了一条命,多了一份在江湖上继续闯荡的底气。
这样的诱惑,对于每一个在江湖中漂泊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谁能经受得住这般的诱惑呢?
二人当即便改道向京城行去,心中满是对那起死回生药丸的渴望。
他们快马加鞭,一路风尘仆仆,只盼能早日抵达京城。
然而,半道上突然看到一匹奔行奇快的千里良驹,从身旁一闪而过,扬起一阵尘土,令他们不禁侧目。
宝马的诱惑力,对他们而言,一点也不比那起死回生的奇药小。
那匹千里良驹,毛色如绸缎般油亮光滑,四蹄生风,每一步都似踏着祥云,一看便是世所罕见的宝马良驹,令人不禁神往。
再说了,他们上京,若盗药成功,有这么一匹千里马代步,无论是追风逐电还是摆脱追兵,他们逃走的机率,无疑也会更大,不是吗?
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倒是那被虎狼双煞称为“锦衣秀士”的书生,本是蓟州一位官宦人家的公子,姓万,原名锦程。
他自幼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未曾尝过人间疾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万锦程五岁那年,家中突逢变故,先是被朝廷抄了家,家产尽失,地位一落千丈。
后在流放路上,又遭仇家寻仇,一场突如其来的血雨腥风,让家中老老小小几十口人,一夕之间惨遭灭门,无一生还。
他那时年纪尚小,懵懂无知,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魂飞魄散。
幸得他母亲眼疾手快,在混乱中将他藏于路边一个隐蔽的树洞中,用身躯挡住外面的杀戮与喧嚣,愣是让他逃过了一劫,成为了万家唯一的幸存者。
从此后,万锦程便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失去了他的踪影,无人知晓他去了哪里,又经历了何种磨难。
两年前,他再度现身,身形消瘦却眼神凌厉,仿佛从地狱归来的使者,带着无尽的仇恨。
十几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灭门惨案,让他失去了所有亲人,也让他心中种下了复仇的种子。
如今,他终于归来,一夜之间,那些曾经害得他家破人亡的仇家,个个人头落地,无一生还。
火光漫天,将整个宅邸吞噬,熊熊烈焰中仿佛能听到他愤怒的咆哮。
然而,奇怪的是,官府派人前来查探,却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现场,便得出了结论:天干物燥,意外失火。
对于那些惨死的仇家,官府更是只字不提,草草结了案。
仿佛这一切都真是一场意外。
而那个火光中地狱归来的使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满城的谣言和猜测。
之后,万锦程拿着户籍,大摇大摆到衙门改了名字,将自己更名为万刀。
这一改名,意寓深远。
他誓要做这世上最锋利、最无所畏惧的刀,锋芒毕露,锐不可当。
或许,为纪念父母为他取的名字,他此后,常年穿一袭锦衣,又因他长了一副俊朗的面孔,整个人看上去风度翩翩,气质出众,因而便得了个“锦衣秀士”的雅号,在江湖中传为佳话。
但,这“锦衣秀士”的名号,却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词儿,其中隐藏的更多是世人对其行事风格的揣测。
成名后的锦衣秀士,在蓟州城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五进大院子,院子里装修得富丽堂皇。
他有个特别的嗜好,那就是专门收集各地各具特色的美人,将她们养在院中,仿佛是要将天下之美尽收眼底。
短短两年间,他那座五进的院子里,收集的美人竟足有三五十人之多。
这些美人来自五湖四海,各有千秋。
听说,只要是被他盯上的美人,无论身份高低,或是藏在何处,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这次,他追入这片树林中,就是黛玉进树林时,速度稍减,他惊鸿一瞥间,窥到了黛玉绝美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