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兰站在裁缝店的玻璃门前,望着\"钱记裁缝\"的招牌发愣。清晨的阳光洒在玻璃上,映出她略显疲惫的脸。她伸手摸了摸招牌上的\"钱\"字,想起钱老板把钥匙交给她时的神情。
\"翠兰啊,我这店就交给你了。\"钱老板推了推金丝眼镜,\"你可别让我失望。\"
\"钱老板放心。\"翠兰接过钥匙,感觉沉甸甸的。她知道,这是她和福生的机会。
店里还保持着钱老板经营时的样子,老式的缝纫机,堆满布料的架子,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样衣。翠兰深吸一口气,空气中还残留着布料特有的味道。
\"妈,我上学去了。\"明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翠兰回头,看见儿子背着书包站在门口,校服皱巴巴的,都已经高中了还不会照顾自己。
\"等等。\"翠兰快步走过去,替儿子整理衣服,\"都说了多少次了,要注意形象。\"
明辉不耐烦地躲开:\"妈,我都多大了。\"
翠兰的手僵在半空。她看着儿子匆匆离去的背影,突然意识到,明辉已经比她高出一个头了。
\"妈,我的校服呢?\"灵儿的声音从楼上传来。
翠兰这才想起,昨晚太忙,忘了给灵儿熨校服。她赶紧跑上楼,看见女儿正翻箱倒柜地找衣服。
\"在这儿呢。\"翠兰从衣柜里拿出校服,\"妈这就给你熨。\"
\"来不及了!\"灵儿看了眼手表,\"我第一节是数学课,不能迟到。从家里到市里还有一段时间呢。\"
翠兰看着女儿匆匆套上皱巴巴的校服,心里一阵愧疚。她知道灵儿在重点高中压力大,可最近实在太忙了。
\"妈给你做好吃的,给你送去。\"翠兰对着女儿的背影喊道。
\"不用了,我晚上要补习。\"灵儿头也不回地跑了。
翠兰叹了口气,转身下楼。店里已经来了客人,是住在街对面的王太太。
\"翠兰,我这裙子腰这里有点紧,能改吗?\"王太太拿着一条真丝连衣裙。
\"能改。\"翠兰接过裙子,\"王太太最近瘦了吧?\"
王太太笑了:\"还是你会说话。\"
翠兰量了尺寸,开始改裙子。她的手指灵巧地穿针引线,心里却惦记着两个孩子。明辉的成绩一直上不去,灵儿住校,周末也是很晚才回家。
中午,福生来送饭。他还在钱老板的服装厂上班,脸上带着疲惫。
\"孩子们怎么样?\"福生问。
\"都上学去了。\"翠兰接过饭盒,\"明辉的校服又皱了,灵儿的校服我忘了熨。\"
福生拍拍她的肩:\"别太累了。\"
\"我不累。\"翠兰摇头,\"就是觉得对不起孩子们。\"
下午,店里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客人。是灵儿初中的班主任李老师。
\"翠兰,我想做件旗袍。\"李老师说。
翠兰有些惊讶:\"李老师要参加什么活动吗?\"
\"不是。\"李老师笑了,\"是觉得你手艺好。灵儿以前常跟我说,她妈妈做的衣服可漂亮了。\"
翠兰愣住了。她没想到灵儿会在老师面前夸她。
\"灵儿中学时候学习就很用功。\"李老师说,\"就是压力有点大。她总说不想辜负你们的期望。这才努力考入市里重点高中。\"
翠兰的眼眶有些发热。她想起灵儿小时候,总是缠着她要新衣服。每次她做衣服,灵儿就在旁边看着,小手笨拙地学着穿针引线。
\"李老师,\"翠兰突然说,\"我能给灵儿做件新衣服吗?\"
李老师笑了:\"当然可以。她一定会很高兴的。\"
翠兰选了块淡蓝色的布料,是灵儿最喜欢的颜色。她仔细地量尺寸,一针一线都格外用心。裙摆要及膝,袖口要收窄,领口要开得恰到好处......她要把所有对女儿的爱,都缝进这件衣服里。
周五晚上,灵儿回到家,看见挂在衣架上的新裙子,愣住了。
\"妈,这是......\"
\"给你做的。\"翠兰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灵儿摸着裙子,突然扑进翠兰怀里:\"妈,谢谢你。\"
翠兰紧紧地拥抱着自己的女儿,仿佛要将所有的爱都传递给她。那一刻,翠兰清晰地感觉到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的那个空缺之处,正渐渐地被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所填满。
她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爹娘之前对她说过的那些话语:“翠兰啊,一定要记住,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家人始终才是最为重要的。”这些简单而真挚的话语如同警钟一般,在翠兰的心头不断回响。
此时,窗外的暮色如一幅巨大的画卷般逐渐铺展开来。透过那扇半掩着的窗户,翠兰静静地凝视着女儿欢快地试穿着那件崭新的裙子。女儿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就像春日里绽放得最娇艳的花朵。
突然间,一股暖流涌上翠兰的心间,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今年的这个春天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季节都要来得格外温暖。
翠兰默默地思索着,尽管自家经营的店铺生意繁忙且至关重要,但与教育孩子相比起来,后者显然更具分量。于是,她暗自下定决心,往后必须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去关心两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与此同时,家中的婆婆年事已高,近些日子总是念叨着想要回到故乡去看看。自从公公离世之后,婆婆便甚少有机会返回老家。然而,由于路途遥远加之老人家身体状况欠佳,翠兰心中着实有些担忧和不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翠兰最终决定每隔一段时间便亲自陪伴婆婆踏上归乡之路,以尽孝道并抚慰老人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