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透,我与郝弦音就已登上了一辆装饰朴素的马车。
随着车夫一声轻喝,马儿撒开蹄子,拉着我们极速前行。
此时的道路异常安静,除了那有节奏的“哒哒”马蹄声外,唯有秋风不时吹过,卷落漫天枯黄的树叶,飘飘洒洒地落在地上。
就这样,马车一路疾驰,大约奔跑了足足两个时辰之久,才终于在一座巍峨高山的山脚处缓缓停住。
我俩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抬眼望去,但见远处那红瓦白墙的建筑错落有致,宛如一幅宁静祥和的画卷。
而那些从各家各户烟囱中升腾而起、虔诚平和的青烟,则如同薄纱般在空中悠悠飘荡,给整个画面更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这座名为普渡寺的古刹,坐落在云霞峰高耸入云的半山腰之上。
这里山势险峻,山谷幽深,宛如大地裂开的一道巨大缝隙。
如果是在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时节前来踏青游玩,则必定能够目睹漫山遍野生机盎然的景象。
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枝头的鸟儿欢快歌唱;绿树成荫,枝叶茂密繁盛,让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
然而此刻正值初秋时分,昔日郁郁葱葱的草木已然开始凋零枯萎,落叶满地堆积,徒增了几分萧瑟与凄凉之感。
我和郝弦音手挽着手,互相扶持着艰难地攀爬上一级又一级高高的台阶。
当我们气喘吁吁地抵达普渡寺门口时,却发现偌大的寺庙外头竟然只有一个年纪尚幼的小沙弥正手持扫帚,专心致志地清扫着地面。
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丝毫喧闹之声,透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沿着光滑的石板路继续向里走去,很快便进入了寺院内部。
只见一株株古老的树木直插云霄,遮天蔽日;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下方,布满了厚厚的青苔,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一阵凉风吹来,片片金黄的叶子纷纷扬扬飘落而下,发出轻微的“簌簌”声响。
与此同时,那高高翘起的檐角上所悬挂的青铜铃铛也被风轻轻吹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回荡不息。
穿过庭院,我们缓缓走过一座造型古朴而庄重的高大香炉。
那香炉高耸入云,仿佛直插云霄一般,散发出阵阵清幽的香气。
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点燃了手中的香烛,轻轻将它们插入香炉之中,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宛如云雾缭绕,给整个氛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做完这些,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佛殿。
一踏入佛殿,一尊巨大的金身佛像立刻映入眼帘。
这尊佛像高达数十米,通体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它巍峨矗立在殿堂中央,犹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散发着一种令人心生敬仰的威严气息。
佛像的面容慈祥温和,一双慧眼微微低垂,似是在默默关注着世间万物。
那慈眉善目之间透露出无尽的慈悲与宽容,仿佛能够包容一切众生的过错和苦难。
佛像就这样静静地俯瞰着下方的众生信徒,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和指引。
我和郝弦音并肩走到佛像前,一同跪在柔软的跪垫之上。
我们双手合十,紧紧闭上双眼,开始虔诚地祈祷。
我的心中默默地念叨着:“佛祖啊,请您保佑我的外婆早日康复吧!让她摆脱病痛的折磨,恢复健康。”
”也希望外公外婆能够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一直陪着我!”
“希望小白在那边好好的!”
在这静谧的时刻,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如此宁静祥和,只有我们内心深处的祈愿在空中回荡。
祈福结束后,我与郝弦音缓缓地走出大殿。
阳光洒落在身上,带来些许温暖,但我们的心绪却并未因此而轻松起来。
就在刚刚走到大殿门口之际,一阵低沉而庄重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多行善举,必能得偿所愿!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那是正在殿内修行的大师所言。
我们闻声转过身去,朝着那位大师恭敬地行了个礼,表示对其教诲的感激之情。
行礼完毕后,我们便沿着来时的道路开始返程。一路上,微风轻拂着脸庞,两旁的松柏郁郁葱葱,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来到了山脚下。远远望去,便能看到车夫正忙碌地照看着马匹。
只见他细心地将草料放入马槽中,又轻柔地抚摸着马背,似乎在与这些忠实的伙伴交流着什么。
见到我们走来,车夫赶忙停下手中的动作,迅速地将马镫放了下来,并微笑着向我们示意。
我小心翼翼地搀扶着郝弦音,让她先行登上马车。
待她坐稳之后,我正准备抬脚迈上马车,突然间,一声凄厉的呼喊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救命啊,救命啊……”
这阵呼救声如同一道惊雷,在耳边炸响。
我猛地转身朝后方看去,眼前所见的一幕令我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只见不远处的草丛边,一个熟悉的小小的身影正拼命挣扎着,而在他身旁,几个面目狰狞的大汉手持棍棒,正对他拳打脚踢。
看到这场景的一瞬间,我的心像是被重锤狠狠地击中一般,一股无法言喻的悲痛涌上心头。
转而我鼻翼发酸,眼眶瞬间湿润,欣喜的泪水不受控制地奔涌而出......
\"是小白回来了!真的是他!”
伴随着这句脱口而出的呼喊,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下马车。
然后我像一支离弦之箭一样朝着那个小小的身影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