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退去后的凉州城,一片狼藉。断壁残垣随处可见,淤泥堆积在大街小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臭与潮湿交织的味道。百姓们脸上虽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太子云圣武和圣妃站在高处,望着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心中满是沉重,他们深知,重建凉州城,刻不容缓。
太子云圣武转头看向身旁的云逸,神色凝重地问道:“云逸,凉州知府何在?如此大灾之后,正需他与我们一同组织百姓重建家园。”
云逸微微皱眉,脸上闪过一丝忧虑,拱手回道:“殿下,我们来凉州之时,便已听闻知府被害的消息。知府大人已然故去,如今在任的,是知府的堂弟,名叫海林。据管事所言,知府的妻子和儿子奸称,是海林为了夺权,谋害了知府海芳。而且,知府的儿子海毅一直为此事告状,我们初来乍到,情况未明,也不好贸然决断,只能等您来了再做定夺。海毅还放话,如果您来了都不管此事,他便要上京城告御状。”
太子云圣武听闻,不禁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股怒火:“竟有这等事?朗朗乾坤,岂容这等恶行肆意妄为。去把海芳的儿子海毅叫来,本王要当面问个清楚。”
云逸领命,恭敬地说道:“是,殿下,我马上去办。”说罢,便转身匆匆离去。
就在云逸离开不久,一阵脚步声传来,只见海林,这位自称凉州知府的人,带着一个年轻男子缓缓走来。那年轻男子,正是海毅。海毅一脸悲愤,看到太子云圣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太子殿下,请为我父亲做主啊!请帮我惩治恶者海林,他狼心狗肺,为了独霸凉州城,竟狠心害死我父亲。”
海林却一脸无辜,连忙辩解道:“太子殿下,切莫听信这小子的一面之词。我对兄长向来敬重,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定是这小子在洪灾中受了刺激,胡言乱语。”
太子云圣武目光如炬,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冷冷说道:“都先起来吧。此事关乎人命与凉州城的安稳,本王定会彻查清楚,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作恶之人。海毅,你且详细说说,你为何认定是海林害死了你父亲?”
海毅擦了擦眼泪,站起身来,悲愤地说道:“殿下,我父亲平日里对海林信任有加,诸多事务都交予他打理。可就在洪灾前夕,我父亲发现海林与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来往密切,行为鬼鬼祟祟。我父亲心生疑虑,想要查个究竟,却不想,第二日便惨遭毒手。我母亲亲眼目睹,海林在父亲遇害后,神色慌张地从父亲书房离开。而且,父亲书房中的一些重要文件和印信也不翼而飞,这不是他谋财害命、意图夺权的铁证吗?”
海林听后,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反驳道:“荒谬!简直是荒谬至极!我那日去兄长书房,是为了商讨应对洪灾之策,兄长遇害,我亦是悲痛万分。至于文件和印信,想必是在混乱中丢失,怎能以此来污蔑我?”
太子云圣武沉思片刻,转头看向圣妃,圣妃微微点头,说道:“王爷,此事疑点众多,需谨慎调查。不如先从海林与那些不明身份之人的往来查起,或许能找到关键线索。”
太子云圣武又看向海毅,问道:“你可知你父亲所说的那些不明身份之人是何来历?”
海毅摇头说道:“殿下,我并不知晓他们的来历,但我记得其中一人,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甚是醒目。”
太子云圣武看向云逸,说道:“云逸,你即刻安排人手,暗中调查海林近期的行踪,尤其是与脸上有疤之人的往来。务必小心行事,切莫打草惊蛇。”
云逸拱手应道:“是,殿下。”
海林听闻,心中有些慌乱,但仍强装镇定:“太子殿下,我问心无愧,不怕你们调查。倒是这小子,恶意中伤我,扰乱凉州城的秩序,还望殿下明察。”
太子云圣武冷冷地看了海林一眼,说道:“本王自会明察秋毫。海林,在真相未明之前,你且好生配合调查。若你真的无辜,本王定还你清白;若你真的犯下恶行,休怪本王依法严惩。”
海林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毒,但很快恢复正常,说道:“殿下放心,我定当全力配合。”
一场围绕着凉州知府被害案的调查,就此拉开帷幕,而太子云圣武和圣妃,决心在这重重迷雾中,揭开真相,给凉州城的百姓一个公道。
太子云圣武面色凝重,再次对云逸说道:“你带人下去,务必仔细走访,在百姓中调查一下这个海林平常与哪些人来往,他的为人究竟如何。一定要深入了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云逸神情专注,恭敬地回道:“是,太子,我这就安排人下去。”说罢,他迅速转身,挑选了几个精明能干的手下,低声吩咐了一番。这几人领命后,便如同灵动的影子,悄然融入了凉州城的大街小巷。
云逸安排的手下分散到各个角落,与百姓们耐心交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眼中满是对故去知府的怀念,感慨地说道:“知府海方大人呐,那可是个难得的好官,正直无私,两袖清风,一心都扑在我们百姓身上。他不辞辛劳,不断从外面引进高产的粮种,手把手教我们耕种,还帮着大伙发展经济。就因为海大人,咱们凉州城的百姓日子才一天比一天好,家家户户都能吃饱穿暖,还能攒下些余钱。”
旁边一位中年汉子也忍不住接口道:“是啊,可自从海大人过世后,他那个堂弟海林,自称是知府,还不准把海大人去世的消息上报朝廷。这海林一上台,咱们百姓可就掉进火坑咯。他变着法子增加征收税赋,把咱们的血汗钱都搜刮去了。这些年海大人好不容易让咱们发展起来的家业,都被他给掏空了。”
一位妇女眼中含泪,气愤地说:“不止如此,他还强抢民女,我家邻居的闺女,就被他派人给抢走了,至今生死未卜啊。”
这时,人群中一个年轻后生说道:“还有呢,在凉州的大山顶上,有一伙神秘的土匪,不知道土匪头子是谁,但一直和海林有来往。时常能看到有人在两边传递消息,也不知道他们在谋划些什么。”
云逸的手下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着每一条信息。随后,他们迅速将这些调查来的资料整理好,上报给太子云圣武。
与此同时,另一个手下也完成了调查,前来禀报:“太子殿下,据查,海林一直嫉妒他的堂哥知府大人。在家族中,他们明争暗斗多年。海林买通了海家的族长,对知府海方处处苛待。后来海方大人察觉到海林的所作所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
海林对堂兄海方的嫉妒与怨恨,如同一颗深埋心底的毒瘤,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膨胀。海方在凉州城的威望与日俱增,百姓们对他爱戴有加,这一切在海林眼中,都成了刺痛他内心的尖刺。
海林心中暗自盘算,他不甘心永远活在海方的阴影之下,于是,一个恶毒的阴谋在他心中悄然成型。他开始秘密与盘踞在凉州大山顶的土匪勾结,企图借助土匪的力量,除掉海方。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林与土匪头子在城中一处隐蔽的据点会面。摇曳的烛光下,海林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他低声对土匪头子说道:“只要你们能帮我除掉海方,凉州城的财富,咱们日后一同瓜分。”土匪头子脸上露出贪婪的笑容,拍着胸脯保证道:“海兄放心,这事儿包在我们身上。”
很快,第一次暗杀行动展开。土匪们趁着夜色,潜入了知府衙门。他们身手敏捷,如同鬼魅一般穿梭在庭院之中。然而,海方身边的护卫训练有素,察觉到异常后,迅速展开防御。一番激烈的搏斗后,土匪们见势不妙,只能仓惶逃窜,暗杀行动宣告失败。
海林并不甘心,他再次与土匪商议,精心策划了第二次暗杀。这次,他们选择在海方出城巡视的途中设伏。当海方的队伍行至一处狭窄的山谷时,土匪们从两侧的山坡上冲了下来。一时间,喊杀声四起,刀光剑影闪烁。海方虽身处险境,却临危不乱,指挥护卫们奋力抵抗。经过一番苦战,海方和护卫们成功击退了土匪,但海林的阴谋依旧未能得逞。
两次暗杀失败后,海林意识到,正面动手难以成功。于是,他决定从内部下手。海林联合了几个对海方心怀不满的族人,共同谋划着更为阴险的毒计。
他们买通了海方身边的一个厨子,让厨子在海方的饭菜里下毒。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海方处理完公务,疲惫地回到府邸。毫无防备的他,像往常一样,坐在餐桌前准备用餐。
海方丝毫没有察觉到饭菜中的异样,他端起碗,吃了几口饭菜。没过多久,他便感到一阵强烈的腹痛,手中的碗筷“哐当”一声掉落在地。海方痛苦地捂住肚子,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双腿一软,摔倒在地。此时,海林慢悠悠地从暗处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得意又狰狞的笑容。海方看着海林,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他用虚弱的声音说道:“海林……你……你竟然做出这等事……”
海林冷笑一声,说道:“海方,你以为你一直高高在上,受百姓爱戴,就能稳坐知府之位?我早就受够了被你压在头上的日子,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海方的身体逐渐冰冷,生命在痛苦中渐渐消逝。海林看着海方的尸体,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他以为,从此之后,凉州城就将是他的天下,却不知,他的恶行终将被揭露,等待他的。
太子云圣武听完这些汇报,脸色愈发阴沉,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握紧拳头,冷冷地说道:“如此恶行,简直令人发指。若这些调查属实,海林定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圣妃在一旁,秀眉微蹙,说道:“王爷,虽然目前证据指向海林,但还需进一步确认,不可仅凭这些就定他的罪。尤其是他与土匪勾结一事,背后或许还有更大的阴谋。”
太子云圣武点头,说道:“爱妃所言极是。云逸,你再派人暗中盯着海林,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同时继续深入调查他与土匪的关系,务必将这背后的阴谋查个水落石出。”
云逸领命道:“是,殿下。属下这就去办。”
此刻,凉州城看似平静,但在这平静之下,一场围绕着海林恶行的调查风暴正悄然展开,而太子云圣武和圣妃决心要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还凉州城百姓一个公道,让这片土地重归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