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即使什么都比不上肥肉的年代,一家人对香辣螺蛳也是爱不释手,把所有菜品都尝试一遍后,放下碗筷,猛攻螺蛳。
莫约半个小时,院子里都是“嗦嗦”声、咳嗽声,以及各种笑声。
欣莎吸螺蛳的水平最差,吸了几个后干脆用秦淦西制作的“牙签”抠,“啊哈,这样更快。”
淦媛抠了一个后说:“快是快,可总感觉比嗦起来差了股味道。”
秦丽芬说:“对,我也有这种感觉。”
香冬说道:“就是少了一种嗦的味道。”
何娟点了点头,“可能这螺蛳,嗦才是最正宗的吃法。”
转头问秦励国:“你嗦一个喝一口,你想喝多少酒?”
奶奶也说:“励国,淦西炒了十来斤呢,你起码也要嗦十几二十个才喝一口啊。”
秦励国笑着说:“我感觉嗦一个喝一口才过瘾。”
奶奶嘟囔道:“今后不能吃这个了,不然家里的酒不够一顿喝的。”
欣莎一听,马上说:“奶奶,我们中午吃,我爸不在家。”
这话引来一阵咳嗽声,然后是一阵哈哈大笑。
笑了几声后,奶奶说道:“那就快点吃完。过十来天,你爷爷也能喝酒了。”
又引来一阵大笑。
秦淦西坐在那里吃螺蛳,感受着前世二三十岁吃夜宵的快乐,也感受着现在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生活。
能和这么大一家子无拘无束地生活在一起,能爱还被爱,很好。
吃完饭后,他还是决定出去抓青蛙。
秦丽芬看了一眼手表,“淦西,都快八点半了,不要出去了吧。每天都睡这么晚,起得这么早,会把身体摧垮的。”
“大姑,我今天不会转很久的,最迟十一点就回来。”
奶奶说道:“大孙,昨晚抓回来的还没吃呢。”
秦淦西笑着说:“奶奶,现在有油了,可以把青蛙、泥蛙和泥鳅制成干货。我八月份就要开学,想抓也抓不了多少。”
既然他这么说了,奶奶她们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叮嘱他早点回来,不能天天这么晚睡。
秦淦西出门后,先是快步走,后来是小跑。
他今天还是要去山后,那里的田间物品太多,不能错过……
吃过晚餐后,曾永红夫妇和大儿子、二女儿一家坐到客厅里聊天。
她丈夫问道:“小媛什么时候回来?”
曾永红摇头,“我昨晚和她睡的,还没定,说是过年来拜年。”
老大媳妇问道:“妈,她们一家人对小妹怎么样?”
曾永红叹道:“她们一家人呐,怎么说呢?我感觉我们这样的家庭,也只有那种氛围,甚至还差一点。包括小媛在内的六个小孩,全都在读书,小媛无忧无虑的读到考大学,如果今年没考上,他哥说要要她继续读,明年再考,就是一句话,反正要读大学。”
二闺女问道:“妈,小媛读书怎样,成绩好吗?”
“在十二中每次都是年级前五,但今年的录取比例太低了啊。”
她大儿子问:“妈,小媛那哥说话能算话?”
曾永红笑着说:“他家很有意思。爷爷奶奶疼头孙,可头孙秦淦西却经常说奶奶重男轻女,他小弟说秦淦西重女轻男。我观察了一下,他奶奶哪是重男轻女啊,那么多小孩,只是稍微多关注了他一些而已;他秦淦西重女轻男才是真的,给我们每个人都剥了虾,就是不给他弟弟剥,给我们每个人夹菜,就是不给他弟弟夹。小媛高考前几天,他每天送肉食送米去十二中,让她到一个老师家里吃,还让她不要想别的,只要把学的完全发挥出来就好,这也让本来心思简单的小媛没一点压力,这次考试是超水平发挥了。”
几人听完大笑,他丈夫笑两声后说:“这一家子确实很有意思,看来我家小媛这十多年并没受过什么委屈。”
曾永红点了点头,“不但没受委屈,还充分享受到了有父母的快乐。被抱过去后,何娟两口子给秦淦西断奶,就是让小媛多吃一些,就连小孩也推迟一年要。遇到这么一家人,小媛真是有福气啊。”
大媳妇问道:“妈,他们家的条件怎样?”
“在迁徙途中苦一些,但现在的条件很好。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一间房,房间里的物件都一样,不多,但够用。以前是她爷爷打猎保证家里的生活,让家里偶尔有肉吃,穿的衣服也没多破;这次她爷爷受伤后,秦淦西突然爆发了,每天不是去抓鱼,就是去抓青蛙,我拿回来的野猪肉,是他弄回来的第三头野猪……”
“哇,还能抓野猪?”
听着二女儿的惊讶声,曾永红继续说道:“前两头是他自己抓的,昨晚和别人抓了两头,是他用扁担砸死的。”
在众人目瞪口呆中,他丈夫说道:“胆子太大了,这样很危险。”
大儿子随后说:“能用扁担打死的野猪,一定不是很大。”
曾永红点头,“确实不大,壳子才一百二十斤。上一头是他自己用锄头砸死的,也是这么大。”
她丈夫惊讶了,“壳子一百二十斤,那就不小了。他不但胆子大,力量也很大。”
大儿子吸了一口凉气,“我们当时打六头这么大的野猪,十几个人把弹夹都清空了,最终还是有三人被顶飞。要不是野猪已经处于垂死状态,那三人没命了。”
曾永红摆摆手,笑着说:“打野猪只是他改善家里生活的一方面,他还很会抓鱼抓青蛙,我拿回来的那些,全都是他昨晚抓的,松树菇也是昨晚捡的。”
二闺女笑道:“今晚的松树菇汤真好吃,妈,您什么时候这么会做菜了?”
曾永红笑着说:“我哪会?这是我中午在他家吃的时候,感觉很好吃,问的秦淦西。他做的每一道菜都好吃。”
大儿子吸了一口气,“妈,您没夸张吧?读书厉害,喜欢弟弟妹妹,敢打野猪,会抓青蛙,还会做菜,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曾永红叹道:“谁说不是呢。她爷爷受伤后,她们一家长辈都考虑,家里那些小孩最多送到初中毕业,只有秦淦西一力坚持,并说他明年就要毕业,到时候家里的情况就要好转,但他也没坐等明年毕业,而是给他妈找到一个正式工作,接着又给他爸买一个。当然,让他家能松口气的是,找到了大儿子和大女儿,小朱转交了他大儿子一千块钱,那些问题全部解决了,还会更好。”
她大儿媳妇叹道:“这就是好人好命,关键的时候,有助力来.”
曾永红她丈夫不是很认同:“她爸妈有了工作,她们一家的生活就能得到极大改善,那种助力也需要,但不如那两份工作,只能当作锦上添花。那些钱是给他爹娘的,不是给秦淦西一家的,他的措施才是解决家庭困境的最佳方式。”
秦淦西不知道他们家在讨论自己家,他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来到昨晚的田垄,扫荡了一个半小时就往家里跑。
由于时间关系,今晚田里的收获比昨天少一些,总重量只有四吨,不过没发现有野猪,只抓了九只兔子、六只野鸡和十一只斑鸠,还抓了十七条蛇。
因为泥蛙和泥鳅抓的多,所以新增功勋点和昨晚田里的收获一样,都是3640个,使得总数达到.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