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老夫医术不精,瞧不出她的病症
梁青娥坐在牛车上,听到这些闲言碎语,眉头就是一蹙。
她轻咳一声,扬声道:“大黄,看好路,莫要撞到人了。”
妇人们听到动静,抬头一瞧,见是梁青娥二人赶着牛车回来,俱纷纷停下议论,赶忙开口打招呼。
“二婶子,这是从哪儿回来,是去闺女家了,还是去码头了。”
说着,还有人伸长脖子,往牛车里张望。
梁青娥大大方方道:“往码头去看看老二两口子。”
她跳下牛车,状若不经意问道,“方才听你们说黄郎中进村了,是谁生病了吗。”
妇人们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一个妇人往村东头瞅了瞅,撇撇嘴,压低声音说:“是留根他娘,说病得起不来身,要我说,她就是懒病犯了,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赶到要割油菜的节骨眼上,她病了。”
“也可能就是想折腾二狗子,今儿一大早卢元旺就吆喝二狗子去山上找天麻,说他那横抱的娘头疼,需得拿天麻熬水治病……”
说话的妇人家住村东头,男人叫赵时运,和卢元旺家相距不远。
听她这么说,众人不由咋舌。
“这卢元旺还有没有心肝,山上的天麻要这么好寻,咱村子早靠着卖药材发达了。”
“就是,后山虽没有狼啥的,这会儿天气暖和,蛇虫啥的都出窝了,这卢元旺真不怕孩子有个好歹啊。”
“他怕啥,要真有个好歹,说不定正合他的心,这黑心肝的,巴不得孩子不在他新婆娘跟前碍眼呐。”
妇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话像刀子一样锋利。
梁青娥不动声色听着,心里暗叹口气,扭头喊林老虎,就要回家。
正这时,赵时运婆娘突然指着东边,道:“快看,是黄郎中过来了。”
梁青娥随着众人忙往东看,就见黄郎中背着药箱,正从河沿边一排槐树下踱步走来。
暮色越发浓重,梁青娥眯眼看去,还是看不清黄郎中的神情。
“黄郎中,留根他娘怎么样,病得要不要紧。”
赵时运婆娘冲黄郎中吆喝一声。
黄郎中走到村口,抚了抚胡子:“许是老夫医术不精,从脉象上,看不出有啥不妥当的。”
他顿了顿,继续道,“倒是他们家那个大些的孩子,打眼一瞧,就知气血两虚。”说完,人抬脚就走。
众人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这是啥意思,卢元旺那填房婆娘,突然就病得恁严重了,连黄郎中都看不出到底得了啥病症。
有那心大的妇人,听黄郎中这么说,更是认定任氏故意装病,好躲开农活。
梁青娥看着愈发暗沉的天色,心里略沉了沉。她没再多说什么,和林老虎赶着牛车,就回了家。
还没走到家,就见乐宝站在院门口,往这边不停张望。
乍一看见阿奶和老爹大黄的身影,欢呼一声,噔噔噔就跑了过来。
“爹,我想坐牛车。”
林老虎乐呵呵把乐宝抱到牛车上,冲空气一甩鞭子,大黄抬起四蹄,就跑了起来。
“哇,大黄跑的好快啊。”
乐宝坐在牛车上,开心得咯咯笑。
不过三两息功夫,牛车就到了院门口。
一进家门,梁青娥拿起背篓就回了房,她先把银子藏好,又仔细检查一遍,确保不会被贼人偷走后,才放心。
等从房里走出来,饭菜已经摆到了桌子上。
晚饭做的简单,一人一碗面稀饭,二合面馒头随便吃,菜是凉拌枸杞芽头和清炒马兰头。
另外就是一大海碗蒸得瓷实的鸡蛋羹。
梁青娥给孩子们每人分三勺鸡蛋羹,见孩子们吃得狼吞虎咽,就知道他们饿坏了。
她看向陈秋莲,温声道:“以后饭做好了,只管先吃就是,谁回来晚了,就把饭留在锅里。”
陈秋莲顿了一下,笑着说:“咱家孩子们可孝顺了,我和娘想的一样,也怕几个小的饿坏了胃,乐宝不肯呢,说要等阿奶和爹都回来,一起吃饭才香甜。”
“阿奶,我要和你一起吃饭。”乐宝挨着梁青娥,声音软糯,模样依恋。
“哎,好好好。”梁青娥慈爱地看着乐宝,
“阿奶,我爹娘还好吗。”二壮提起爹娘,眼里带着思念。
“你们爹娘都好。”
想到俩孩子快三个月没见着爹娘,梁青娥又补一句,“等端午节学堂休沐,阿奶带你们去码头找你们爹娘。”
“真的吗。”大壮二壮满眼惊喜。
“这还能有假,不过,你们在学堂,得好好读书才成。”
“阿奶放心,咱们绝不会糟蹋家里的银子。”
大壮二壮掰着手指,开始算还有多久,才到端午。
大毛妮二毛妮羡慕的看着大壮二壮,长这么大,她们还从没去过码头呢。
听说码头的船很长很高很大,有的官船,能有三层房子那么高。
他们临仙镇的商铺,最高的铺面,也只有两层而已。
那么高的房子能平稳飘在水上,想想都很神奇。
二毛妮轻咳一声,笑着道:“阿奶,也带咱们去码头长长见识呗,我和大姐又绣些帕子出来,正好带到码头,看能不能卖出去。”
梁青娥闻言,便往一众孩子们面上扫去,见不管大的小的,俱面露向往,便笑了。
“行,到时候你们都去,不过码头上,三教九流的人物多,你们可不能瞎跑,就老老实实搁家里食铺旁边玩儿。”
她想了想,又道:“至于帕子,就不用带过去了,码头上都是汉子,你们小姑娘家家的,摆这个不合适,也没人买。”
卖帕子只是二毛妮想去码头,随口找的由头,这会儿愿望达成,她才不在乎阿奶不让搁码头卖帕子呢。
乐宝几个听说能去码头,各个欢喜非常。
以往他们也说过想去码头看看,但阿奶总以路太远、他们小孩子骨头软,走不了那么多路为由,拒绝了。
这会儿听阿奶说端午节也带他们去码头,当下都开心得不行。
一时吃过晚饭,大壮就又往灶房燃火把。
明亮亮火光中,梁青娥回房抱出一个小包袱和两刀书写用的纸。
她把包袱郑重拿到大壮面前,语重心长道:“这里面是今儿从书局借回的往届童试试题,可金贵着呢,好在易秀才心善,同意咱们誊抄一遍,你小心着些,莫要把书册弄坏了,也别污上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