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很脆,摸起来也比较薄。
可即便造型不尽如人意,即便还有很多需要改良的地方。
但这对于陈东来说,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
可这也意味着,他有资本制作更多食物,以此保存下来。
在这个遍地黄土的年代,亮晶晶的玻璃实在太耀眼了。
别说个人家,村社的领导的极限也只是搪瓷缸子,哪里有玻璃这种稀罕物?
而这种不可思议的东西,竟然被陈东造了出来!
陈东又趁热打铁,又连着做了几个。
由于没有合适的磨具,吹出来的玻璃也形状各异。
不过,在这荒年,最不重要的就是外表。
等陈东把玻璃器皿做出来,外面的鱼肉罐头也做好了。
周晴按照陈东的意思,在两个小时以后关火。
当掀开锅的一瞬间,醇厚而强烈的鱼香瞬间扑面而来。
这些鱼半个小时前还在水里翻腾,半个小时以后已经出现在锅里。
如此新鲜的食材,确保了最后出菜的成果。
更让陈东满意的,是鱼肉外面包裹了一层厚厚的胶质物。
炸鱼和炖鱼的时候,陈东用的都是獾子油。
獾子油的油脂特别丰富,而且冷却以后会变成类似猪油的物质。
这种胶质物,就是天然的隔绝屏障,能更深层次地保护鱼肉不变质。
陈东先切下来一块,让家里人尝尝。
q弹的胶原蛋白入口即化,鱼肉早已吸满汤汁,牙齿微微一用力,野葱的辛辣,鱼的咸鲜瞬间在口腔爆开。
经过油炸的鱼骨已然变酥,配合着的软糯的鱼肉,又平添几分咀嚼的快乐。
罐头这种东西距离平民百姓过于遥远,属于一种存在于传说中的东西。
周晴怎么也想不到,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食物有了,玻璃罐也有了。
陈东迅速把鱼肉罐头分割,每一个玻璃罐子都被塞满。
装填的工作交给周晴,陈东上山又伐了一些木头。
按照每个罐口的直径,做出尺寸相符的木塞子。
等忙完这些,已是月上枝头。
顾不得劳累,陈东把装好的罐头立马装进冰室。
拉开冰室的格栅门,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这种寒冷,瞬间把陈东拉回了三九寒冬。
寒风吹起陈东的喜悦。
冰室的温度明显比之前低,这说明冰室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导致温度越来越低。
这也就意味着,陈东复制的古法制冰非常成功!
只要没有什么大的变动,暴晒的日子也会过得很安逸。
忙完这些,陈东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然而,刚躺床上不久,陈东突然听见附近凌乱而急促的脚步。
不光陈东听见了,周晴也听见了。
黑暗中,周晴小声地问,是不是某种野兽。
陈东轻声给了回应,随即又侧耳听着外面的声音。
常年住在山脚,对于野兽的脚步再熟悉不过了。
等到了盛夏,蛇和壁虎还会往家里钻。
不过,如此凌乱的脚步,还是第一次见。
陈东立马提高警惕,起身把钢弩搂在怀里。
声音从北到南,声音有轻有重,这……
陈东登时心头一惊。
这有点像大规模动物迁徙。
一般来说,动物迁徙有自己的规律,最起码不会和自己的天敌一起往外跑。
发生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它们感受到了某种危险。
想到这,陈东突然明白了。
自从上次暴雨之后,这几天的天气热得要命,动物们一定是在白天感觉到了威胁,所以才在晚上玩了命地逃亡。
而这种大规模迁徙,陈东已经等了很久!
上次野猪下山,给所有人都造成不小的心理阴影。
周晴也在担心,这些野兽会不会袭击人。
陈东让她把心放在肚子里,那些野兽现在只顾着逃命,哪有心思管别的?
说话间,陈东已经从被窝里爬起来。
借着洋蜡的微光,陈东打开自己手绘的地貌图。
这地貌图算不上精致,只是标注了几个关键位置。
不过,这对于陈东来说,已经足够了。
黑夜最适合思考。
陈东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明显是大型动物居多。
再看看窗外的月亮,已向西面偏移。
太阳河月亮是一样的,都是东升西落,一旦偏西,就意味着现在是后半夜。
月朗星稀,明显是个晴天,天色类似一种墨蓝。
显然,现在是半夜两点左右。
根据这些大型动物的习性,一般到日落之前就会找到合适的藏匿处,等熬过了白天的烈日,晚上继续赶路。
也就是说,它们最多有两个小时的移动时间。
除了极少类猛兽,一般动物因为体型的原因,都不善于长途奔袭。
一边思考,陈东已经把目光看向一个叫二道岭的地方。
根据精密推算,这些动物明天白天大概会出现在二道岭附近!
有了这一项数据,陈东心里明显就有了底气!
明天进山!
……
这些野兽闹出的声音不小,吴家沟所有人都听见了。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各个都顶着一个黑眼圈。
毕竟,谁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
吴全友和几个保卫科干事商量了一下,不想再这么躲着了。
野兽是不可控的,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万一它们再突然袭击,那岂不是倒了霉?
正好,从时间上看,也到了打春闱的时间。
春闱是以前皇室的雅称,其实就是赶在春天打猎。
这时候好多雌性动物都带崽子了,身子不方便,打起来更容易一些。
不过,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
雌性动物揣了崽子,警惕性和攻击性直线翻倍。
为了让这件事更安全,吴全友决定让保卫科的人带队,连同老炮子一起跟着出山。
当下,吴全友发出广播。
在村社门口,吴全友宣布了这件事。
然而,面对吴全友的邀请,老炮子只是很淡定地摇摇头,以身体不适推脱掉了。
可吴全友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眼见老炮子始终不同意,便让他推荐一个人。
在老炮子眼里,吴家沟只剩下一个会打猎的,剩下的全部是送死的货。
这个人就是陈东!
全村的人立马把目光聚集在陈东身上,哪知陈东只是两手一摊。
“不去。”
当众被下了面子,吴全友大为光火,怒斥他没有集体精神。
陈东反而更冷静,轻声道:“跟我有鸡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