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川,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固有领土。
当然,这块含有部分云南及缅北缅东的地方的土着并不承认。
甚至对此不屑一顾,并且为了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不惜向明朝发动进攻。
当然,最终败于沐英所创的三段射击法门。
当然这封西南来的密报讲的并不是这件事情。
上面记录的是一位于家神童的奇闻,异事当然这个神童也在这一次的西南事件之中立下了功勋。
不仅当事人祁同伟称赞有加便是蜀王朱椿,沐晟,这两名西南方面的军政大佬对这小孩更是称赞有加。
说他乃蜀汉丞相,诸葛亮转世下凡的。
应天皇宫。
阿斗看着这封来自西南的密信,思绪飘向遥远的过往,那个时候他还没有穿越过来,甚至是他上辈子之时。
一个多么让他思念至今的名字?
一个让他怀念至今的人物。对于阿斗而言,诸葛亮那才是他的亲生父亲,虽然不是他亲生父亲,但实际上诸葛亮给他的爱一直都比刘备的高。
甚至倒反天罡的说一句,刘备给他的父爱,反而不如诸葛亮的万分之一。
然父爱如山崩地裂,一直让他很纠结,直到诸葛亮去世后,他才真正痛彻心扉的感受到。
“陛下您没事吧”
“放心吧,每当陛下思考时就会有这样的情况,你习惯了就好。走吧,我们赶紧去处理政务,不要影响陛下”
啊都想了很多,尤其是回忆起前世相父了,只不过他不知道此时的相父,到底在何处?
彼时,西湖边上一于姓小童,正在学习儒家经典,作为家主的儿子,他是于家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
书香门第出身,并且出生之时,隐隐有异香缠绕,他母亲更是得见凤凰入梦,一鸣而百鸟具朝日月。
如此神奇的梦境,再加上这奇妙的意象,身为瑜伽主当时惊喜万分,九连盲从,附近的寺庙之中寻来高人访问,然后那名高人也给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解释。
夫凤凰者,圣洁清高,不入浊世为百鸟之王。
若为女子,当为一国之母,帝后和睦,琴瑟合鸣。
若为男子,当入朝拜相,匡辅国政,时逢圣主,当为千古一相。
加上新皇登基三年,先是平反,后是反腐,又得仙人献粮,开疆扩土 。
皇帝英明,文治武功并举,朝政清明,更是轻松应对国内的一大毒瘤藩王。这对于新的皇帝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挑战 。
当然还有其他种种事情佐证这名帝王算得上有明君之相。只不过可能相比起来脾气过于暴躁了一些。
加之于谦出生时又与先帝大行同日。
怎么看怎么都像是朱元璋,以自己的命给大明朝换来一名绝世天才一班。
当然这一切只是美好的祝愿,只不过一开始瑜伽人并没把这当一回事,但这两年多来,他们突然发现这小鼻嘎好像真的十分聪明。
一岁能走,两岁能言,如今不过三岁半便已经开始学习儒家经典,甚至年龄大上几岁的族内兄弟都在学习的时候,这小鼻嘎不仅能熟练的背诵,更是能阐述他自身的意思,让来钱塘江受于家子弟的先生们,更是直呼逆天。
此时,三岁多的小于谦,也开始接手家里的一些事务,当然更多的是学习。毕竟虽然前世他成为一国丞相掌管军机大事。
但毕竟也有上千年没有触碰过这些事物,还是需要学习一番熟练一番的。
当然,单凭这小皮卡的透露着与自身年纪不符的成熟知识,使得他很快就成为族内同胞兄弟的显眼包。
甚至其他几个世代联姻的钱塘大足的兄弟们也是,直到于家出了一个天才儿童。
“父亲,这便是大明如今的地图吗?”
“谦儿,你想看看我大明的地图是吗?既然如此,你看看吧?”
于父一把将于谦抱了起来,让他尽情观赏大明地图。
只不过这地图上终究不能感受大明的大好风光。
小于谦也有一些感叹,他指了指地图上的四川,提出了一个不过分的要求。
“父亲还有想去四川看一看,拜见一下蜀相诸葛亮的墓”
“哈哈哈,我们的小于谦那么崇拜诸葛丞相吧,既然如此,那就随维护一统去下四川”
于父很高兴。
对于儿子想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熏陶的想法它是十分支持的。
同时自己家的这臭小子太过聪明妖孽,肯定要迁出去炫耀一番。
钱塘于家,书香门弟,不仅是大地主,同时也是大商人,虽然没有从事海外贸易的生意。
专注于传统内陆贸易。
每当清明时节,第1批明前茶成熟之时,于家都会进行收购,此外他们还有一间丝绸庄,几个铺子。
这天一家十几口人乘船,沿着长江一路到了宜宾,最终走陆路进入四川。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艰难,让他回忆起上辈子几次出川北上乏味之时的艰辛,虽然在传说之中他发明了木牛流马,让运粮方便了不少,但还是十分艰难,更何况木牛流马实际上是他夫人黄月英的杰作。
“呔,你在想些什么呢?天才?”
看见于谦走神几名同族兄弟十分不爽的问道。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有一些人,极个别人,某些人。
当然,在这些顶级家族之中,总有不成器的,也总有拔剑的,作为别人家的孩子中的代表的于谦,就是那个一直遥遥领先,不断领先持续领先的天才。
在受到家长族老们的喜爱,同时也受到了同辈兄弟们的排挤。
当然对于这些同辈的小屁孩,于谦自然有一份拿捏他们的手段,与刚入四川时的排挤不同。到了成都之时,于家的这些小辈都已经被他钓成翘嘴。
一个个的唯于谦马首是瞻。
就连其他几个一同出行的世家子弟一样。
看得周边的大人们都是乐呵呵的,虽然也有不爽,为什么是于谦当老大的事情,但相比之下,让他们这些不太成气的瓜娃子跟神童亲近亲近兴许能有些长进。
而来到了成都,接下来就是该办理正事的时候,于是乎几名钱塘来的江南家主。
一同拜访了成都的地主蜀王朱椿。
虽然说蜀王并没有打算到域外开疆阔腿,但作为朝廷清风的王爷,他在成都内部一直保持着一个独立的地位,能见官不拜。
四川本地的官员对此虽然有些气愤,但终究是皇亲国戚,更何况是陛下的亲叔叔,再加上朱椿的那些个孩子也都被扔到了应天。
加之他不惹事,所以也没有哪个官员想来触他的霉头。
当然啦,虽说朱椿不再掺和军政那些事儿了,可他要想过得更舒坦,还是得搞钱呐。
这不,他特意请了几位钱塘来的家主,跟他一块儿捣鼓这新型丝绸。
“各位家主大驾光临,本王有失远迎,真是罪过罪过啊。”
“王爷您太客气了,您可是金贵的龙子龙孙。我们就是些小商人,能来这宝地拜访您,那是我们的荣幸,哪敢劳烦您出来迎接呀。”
“就是就是,王爷能请我们,那可是我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我们来这儿等了半个时辰,一点儿都不长。”
“国家大事更是重要,王爷能见我们,那可真是太给面子了。以后我们可得多聊聊,多交流交流,还请王爷在这方面多多指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