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我们在这里先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列举一些事实,然后再试着从中去给赵光义和赵普之间的这场明争暗斗做出某个定义或是整体性的结论。

公元966年( 乾德四年)8月,川东重镇梓州的官场发生了一场超级地震:梓州的一、二、三号首脑人物枢密直学士兼知梓州冯瓒、殿中侍御史兼梓州通判李檝(ji)、绫锦副使兼梓州监军李美一同被押解入境并随即下狱,而且宰相赵普极力主张将此三人处死,赵匡胤不同意,赵普执意劝谏,但这一次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屈服。

这里想特别多说几句。

作为在唐宋时期仅次于成都的蜀川第二重镇,梓州可谓是风骚一时,曾经旅居梓州的杜甫曾经用诗歌记录了梓州的繁华和美丽: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奉送崔都水翁下峡》,夜深露气轻,江月满江城——《玩月呈汉中王》,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望牛头山亭子》。杜甫当时是为了避战祸才跑到了四川,而在如今的四川就有两座杜甫草堂,一座在成都,另一座就在梓州,但愿蜀地的安宁能够让这位人生坎坷又亲眼见证国家由盛转衰的诗人获得了心灵上的抚慰与慰藉。

如今的梓州早已不复其往日的荣光,它现在的名字叫做三台,在全国范围内这只是一个寂寂无闻的小县城。这里面的原因太多,但对比一下曾经让天下人心之神往的洛阳、开封甚至是西安如今的境遇,梓州或许也就会平衡很多,即使是名字变得低矮矬,可再对比一下常山和兰陵如今的名字想必也会瞬间释然而笑。

如今的三台早已经没有了当年梓州的贵族气息,其在整个四川的地位更是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唯一能够依稀看到一点当年影子的就是环城而流的一条水面宽阔的大河,虽然深度不及成都的府南河,但宽度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有它还在默默地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在陆上和水路的繁华和沧桑。不过,这个地方在当代倒是出了两个共和国的上将,原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和原国防部长梁光烈都是这里出生的人。

回过头再来说乾德四年发生在梓州官场的这场地震。这三人最后的结局是冯瓒被削籍罢官并流放沙门岛,李美被削籍罢官流放海门岛,而且这两人都是逢恩不赦,这意思就是只要赵匡胤还活着,那么他俩就别想再有出头之日。至于这个李檝,与他的两位同事相比,他几乎就是啥事没有,只是罢官,而且后来还当上了朝廷御史。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曾经是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孝明皇后王氏的老爸王饶的幕僚,也就是说他曾经是赵匡胤老丈人王饶手底下的一个的宾客,而且赵匡胤在其早年还与李檝颇有交情。

是不是觉得这事有点黑色幽默?不必讳言,从古至今,人脉都是行走江湖的第一大杀器或最强护身符。

冯瓒到底干了啥事会被如此严重地处罚?他可是朝廷的高官(正三品的枢密直学士)且主政一方,而且赵匡胤对他非常欣赏并有意将他派到地方上去锻炼准备将来让其进入宰执大臣的行列。另外,赵普为何会执意要杀掉冯瓒?要知道,当初宋朝平定后蜀之后正是他推荐冯瓒去镇守川东重镇梓州。

按照宋史白纸黑字的官方说法,赵匡胤对冯瓒毫不掩饰地欣赏和夸赞让赵普大为嫉妒,所以赵普就想着法子要整垮冯瓒,但大人物出手收拾人怎么能像瘪三打架或是泼妇骂街呢?于是,赵普就想着来点高明的、有点技术含量的法子。

先声明一下,对于宋史中说赵普嫉妒冯瓒受宠这种说法我是有些怀疑的,在理论上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皇后因为皇帝老儿在她面前夸了某个妃子,于是皇后娘娘就想着搞死这个可恶的女人。不过,我不认为赵普会这么的没身价,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决定要向冯瓒动刀子一定是另有原因,比如冯瓒跟那位“伟光正”的开封府尹赵光义同志之间暗中有些什么故事发生。

我们来看事件的具体过程:就在冯瓒刚在梓州以区区数百守军打退一万三千名土匪和暴民对梓州城的进攻之后,一个赵普之前安插在冯瓒身边的卧底急速跑回了开封,然后他敲响了登闻鼓向赵匡胤告御状。

这个人见了赵匡胤之后就说了冯瓒、李美和李檝三人在梓州的种种不法之事,具体是啥不清楚,反正就是各种贪赃枉法之事。赵匡胤急召这三人回京对质,而冯瓒等人当然是拒绝认罪,于是赵匡胤开始走司法程序。告状的这人尽管口若悬河但却苦于没有证据,这案子就陷入了僵局。眼看快要煮熟的鸭子要飞,赵普急了,他派人千里飞奔到潼关去翻冯瓒等人的行囊。结果是,他们在冯瓒的行囊里找到了价值不菲的金银细软,而这些都是打包封好的,上面的封条上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刘嶅(áo)。

那么这个刘嶅又是谁?这人是开封府的判官,是赵光义的重要幕僚之一,这也就是说赵普的这个千里查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冯瓒因为丑事败露而决定向刘嶅行贿,他希望通过刘嶅向赵光义讲情,然后让赵光义去向他的皇帝哥哥说情以减轻甚至是免除追责。

在赵普派人千里跋涉才辛苦找来的这份“铁证”面前,冯瓒最后低头认罪了。这件事怎么看都会让人觉得这情节太熟悉了,这不就是宫廷争斗剧里常用的栽赃嫁祸大法吗?没错,因为这事涉及到了未来的太宗陛下,所以宋史里的官方说法就是将这事定性为了赵普蓄意陷赃冯瓒。

刘嶅因为此事而被罢官——因为别人试图对其行贿但他又根本没拿到甚至是没有见到这笔钱而被罢官,这事说来刘嶅也真的算得上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不过,这件事牵连最大的还是赵光义,赵普这一次出手不但打倒了可能会威胁自己宰相位置的政敌冯瓒,而且还砍了赵光义一条臂膀,而他付出的代价或许不过就是一袋子金银细软。

事情的前后就说到这里,有没有发现诡异之处?作为日理万机的宰相竟然费尽心思去查一桩贪腐案,而且还主张弄死他口中的赃官冯瓒,但他自己不就是一个赃官吗?如果冯瓒该死,那他自己呢?照他的逻辑是不是得把自己五马分尸才行?另外,赵普为何要在这起事件里把赵光义的得力助手刘嶅给卷进来?因为赵普他大公无私?所以他丝毫不顾忌刘嶅是赵光义的手下?还是说他早就看这个曾经以兄视己的光义小朋友不顺眼了?为啥不顺眼?开封府尹、皇帝的亲弟弟、京城的一号地方行政长官私下里结交朝臣,而且这人还是他赵普的眼中钉,还是主政地方的大员——身在京城的皇室亲王结交地方大员,别说是赵普,这事就算是赵匡胤都是没法容忍的。

史书当然不会记录赵匡胤是否因此而惩戒过他的这位亲弟弟,但这完全是不用去猜的。退一步说,就算这件事真的是赵普在潼关做了手脚陷害了冯瓒和刘嶅,可赵光义未必就和冯瓒毫无瓜葛,也正因如此才会让赵普逮着机会来了个一箭双雕,毕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补充一点,赵匡胤对冯瓒的处分是流放且永不赦免,可在赵光义刚当上皇帝后,这个在海岛上待了十年的冯瓒就回京当官了,后来还成了主掌全国刑狱的大理寺卿。

还用再多说什么吗?这其中的弯弯绕大家各自细品吧!

只是,在这里关于冯瓒又想多说几句。落难之时的冯瓒已经快到花甲之年了,十年之后当他被赵光义召回京城并出任高官之时他已经快到古稀之年。十年,让一个老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待十年且不沉沦、不堕落、不绝望,这种心性和修为实乃非常人所能及。别说是一个快到花甲之年的老人,你现在让一个二十或三十几岁的人在海岛上与世隔绝地待十年,你看看他会变成什么样,而且还是因为受到责罚而被圈禁在这个地方。古代有太多的官员因为各种原因被外贬出京,其中不乏一些正值壮年的当世才俊,可这里面有好多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郁郁而终。在并无什么重病的情况下,这些人活生生地把自己给折磨致死了。相比之下,冯瓒在这方面不可谓不是一个伟丈夫,要知道他可不是被外贬被下放,而是被流放,这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罚。如果说他当时就肯定知道赵光义迟早会当皇帝,然后他就会再度东山再起,那这无疑是在胡扯。既是如此,那么问题来了:这十年里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冯瓒好好活着?或者说,这十年他为何活得好好的?

接下来再说公元968年(开宝元年)10月的一件事,这时候正值北汉的那位宰相郭无为想跟赵匡胤来个里应外合把北汉给卖掉,但我们现在要说的事与这件事并无关联。

这天,宋朝的屯田员外郎兼判大理寺雷德骧怒火冲冲地跑去找赵匡胤奏事,也不知道这时候赵匡胤在忙啥,反正人如其姓的雷大人在外面等得实在是不耐烦了,他最后没等宣谕就直接闯进了赵匡胤当时所在的讲武殿。赵匡胤也没有立即治他的不敬之罪,而是问他究竟何事。

有句话叫做蹬鼻子上脸,雷大人这时候就是如此,他不但不为自己擅闯讲武殿之事感到后怕,反而赵匡胤的温和态度让他更加地不顾君臣之礼。他满脸通红且唾沫横飞地高声揭发赵普的种种不是,他说大理寺的好多官员刻意讨好赵普,按照赵普的意思随意修改既定的刑法,而且他还说赵普强买他人宅邸且大肆贪污受贿。赵匡胤静静地听完,表面上他看起来似乎内心毫无波澜,但他实际上却已经是怒火上头了。他问雷大人:“有事你就好好说,可你干嘛火气这么大?”

雷大人不知道是不是进来之前喝了烧酒,他不但脾气冲而且这时候竟然还逗了皇帝陛下赵匡胤一把。他说:“臣知道陛下这么晚了还没有吃饭,我怕你没有精神,所以才这个样子好让你能够提提神。”

这下赵匡胤可就再也忍不住了:你这个老小子态度恶劣不说,现在竟然还敢玩我?

赵匡胤起身就将随时攥在手中把玩的一把玉斧砸向了雷德骧,这把斧子不偏不倚地砸在了雷德骧的人中位置,雷大人的两颗门牙就此没了。然后,赵匡胤对雷德骧大怒道:就连锅碗都还有对耳朵呢!何况我大宋!你难道不知道赵普是国家社稷之重臣?来人啊,把这个家伙拖出去,让赵普找人把他给砍了!”

这件事单论起来怎么看都觉得赵匡胤简直是个暴君和昏君,他杀雷德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雷德骧君前无礼,而是雷德骧竟然敢说赵普贪赃违法、强买宅邸。赵普是赵匡胤的什么人?跟赵匡胤又是什么交情?可你雷德骧竟然敢告他?就算这些都是真的,可这也轮不到你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来说三道四,赵普跟赵匡胤可是铁哥们儿,没有赵普或许也就没有赵匡胤今天的天子宝座。

可以说,赵匡胤的雷霆之怒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情感,而非是出于一个帝王的意志。然而,赵匡胤在极短的时间内还是意识到了一个现实问题:他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皇帝,雷德骧这样的人如果真的因此而没了脑袋,那他毫无疑问就不是一个好皇帝,而是一个残暴的昏君,可他不想成为一个残暴的昏君。于是,他马上收回了成命,雷德骧可以不死,但必须要治他君前无礼之罪,雷德骧就此被贬为商州司户参军。

这件事还没完,六年之后,当雷德骧的儿子雷有邻登上舞台之时这出戏才会上演最高潮的部分,而那时候雷公子的所为将成为压垮赵普导致其被罢相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现在要记住的就是雷德骧和赵普之间的梁子就此结下了,而雷德骧敢于如此大胆地揭发赵普,这背后是否有人指使或撑腰就很是值得深究。

可能有人觉得我这是心理太过阴暗了,什么事都要扯上阴谋论,什么屎盆子都想往赵光义同志的头上扣,但事实就是雷德骧在赵光义当了皇帝之后步步高升且深受重用,雷德骧的另一个儿子雷有终在赵光义登基之后也是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当然,如果有人认为赵光义纯粹是出于欣赏雷德骧父子的才干所以才对其特别加以重用,那我自然无话可说。

再来说另一个关于这起党争的碎片。

我们在这件事里从头到尾都找不到赵光义的影子,而这同时也涉及到了这起党争的另一个主角,但这个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甚至是一个非联盟性质的对赵普心怀不满的集团。简而言之,这些人既不属于赵普的人,也不是赵光义的人,他们只是一些对赵普深感不满的人,或是公开作对,或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却小动作不断的人。至于赵普被人如此针对的原因,很简单:太高人欲妒,高处不胜寒。

你赵普又不是金银珠宝,怎可能人人都喜欢你?你这么深得赵匡胤的信任,而且还是宰相且独相,你简直红得发紫,万人堆里你最高且还一点也不谦虚低调,再加上你平日里在工作上飞扬跋扈,根本不懂得团结同志、更不懂得关心和爱护下属,虽然你是国之重臣且对国家有贡献,可那是公事,换了谁在你那个位置,只要不是酒囊饭袋就都会做点利国利民的实事,可你实在是贪得无厌,你的个人操守和品德也令人不敢恭维。如此之人,你怎能不招人嫉恨和讨厌?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971年(开宝四年)3月,而这个事的主角叫做赵玭(pin)。这人的资历比赵普高得多,他早在后周时期就已经是主政地方的大员,不过因为此人脾气大了点,性格也直了那么一点,因此他的人际关系不怎么好,所以赵匡胤登基之后他一直都没有在官场上火起来。

赵玭此时的身份是右监门卫大将军,但这只是一个荣誉头衔,他此时并无具体的职权。早在四年前赵玭就因为无法容忍赵普的种种行为怒而请求辞去权判三司的职务,得偿所愿之后他又多次上密奏给赵匡胤揭发赵普贪赃枉法,可是都没有得到什么回应,于是他又怀疑是赵普在暗中搞鬼私自扣下了他的奏疏。

或许是实在是太烦这人了,赵匡胤最后给赵玭下了一道诏令叫他老实待在家里面壁。眼看赵匡胤是彻底不想搭理自己了,赵玭便请求外放为官,可赵匡胤不同意。这下赵玭可就更加认定这一切的背后肯定是赵普在搞鬼,他彻底地愤怒了:赵普明明就不是个好东西,我代表着正义前去消灭他,可那个被人称颂的圣君却反而怪我错了,还治了我的罪,真是岂有此理!

赵玭同志虽然年龄大了,可斗志和激情丝毫不比那些愤青们少,他决心和赵普斗到底。在这一点上他和前面那位雷大人可是有的一拼,说难听点就是都有那么一点头脑简单但脾气又很冲,而这种人最容易被某些喜欢躲在背后的人拿来当枪使。至于可能存在的那个躲在他们背后的人是谁,这个我不敢妄下结论,因为我不是在写小说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想象和发挥。

在被勒令居家面壁后的第三年,赵玭特意选了一个赵普入宫面圣的时机去给赵普难堪。当他看到赵普骑马过来后,他立即从某个角落里钻了出来,然后就在大街上当众对着赵普一顿破口大骂,口中所言全是赵普的一些没法见光的事。或许是因为这个老愤青的资历真的是太高了,赵普对这人相当客气更是相当克制自己,反正他当时一句反驳和辩解的话也没有说。可是,这件事被传入了赵匡胤的耳朵里,当朝宰相在宫门外被退休干部一顿大骂,这影响实在是太坏了。于是,赵匡胤把他们俩都叫了过来,要他们当着他的面把事情说个清楚。

赵玭慷慨陈词:“皇上,赵普明明知道朝廷禁止私人贩运秦、陇之地的巨木,但他却派遣亲信去当地贩运木材盖房子,而他的手下还把这些木头拿到市场上去贩卖,你说这该当何罪?”

听罢,赵匡胤大怒,他下令召集百官要把赵普给罢免了。不过,不知为何他突然又变卦了,他命人去向后周朝时期的那几位老宰相询问此事该如何处理,而后周朝的前宰相、现大宋朝的太子太师王溥毫不掩饰自己的立场和倾向,他直言赵玭这分明是在诬陷赵普。

王溥可是个老人精(没有贬义),也是一个相当爱惜自己羽毛的人。在他当上后周的宰相后,他的那个靠着他而捞了个一官半职的老爹办了一场生日宴,宰相父亲的生日宴自然会有一大批人来捧场,可王溥当天穿着宰相的朝服出现在他父亲的生日宴上,一时间那些人都不敢与之靠近,就连落座都不敢,他就这样搅了他父亲的生日宴会,原因无非就是让那些想趋炎附势之徒少动歪主意。他还劝自己的老爹辞官,然后他又通过自己的权力和手段批准了他父亲的辞呈,这可把他老爹气得当场就想收拾他这个“不孝子”。

如此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趁机跟着赵玭一起把权势熏天的赵普给搞下台呢?赵普和赵玭的实力和分量他还是分得清的,就是他这句话让赵匡胤改变了想要严惩赵普的心思。退一步说,赵匡胤此举也有些想以此来试探赵普的根基和影响力到底几何的意思。眼看赵普此时仍然“深得人心”,赵匡胤也知道此时还不到收拾赵普的时机。

赵匡胤转过头就将枪口对准了赵玭,他命侍卫鞭打赵玭并要治他诬陷大臣之罪。赵匡胤此举明显有做戏给赵普看的意思,皇帝如此给面子和台阶,赵普也知道见好就收。在赵玭的阵阵哀嚎声中,赵普开始给赵玭求情,赵匡胤也就坡下驴地饶了赵玭,但为示惩戒他还是把赵玭这个倒霉鬼给贬为了汝州牙校。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大秦之召唤群雄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