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劲生也是一头的雾水,他连忙拉着沉着脸的周宇坐下,“姐夫,你先坐,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好好和我们说说。”
“还能是怎么回事?周小青这贱人就是故意的,她把我儿子换走了,然后又扔了,自己一走了之,还想我们养着她的儿子,这算盘打的可真好。”周宇咬牙切齿道。
“走?她上哪儿去了?不是说是附近村里的人吗?”江心白是越听越糊涂了,怎么就没听明白呢?
周宇见江心白两人还是不明白,于是看着桌面把自己发现的事说了一遍。
周宇刚一到周小青住的村里就随手抓了一个小孩,给了他两颗奶糖,哄骗道:“小孩儿,知道周小青吗?她家在哪里?”
小虎子捏紧了周宇给的糖,瞪圆了双眼问道:“知道啊,你找周婶子干什么?”
周宇瞥了他一眼,吓唬道:“你管我干什么,还想白拿我的糖啊,不说就把糖还给我。”
小虎子把糖往兜里一塞,往后退了两步,嘟囔道:“你自己给我的,不能拿回去,我带你去周婶子家就是了。”
说着就往村里走去,周宇推着自行车也跟了上去,但没走几步就又碰上了一个老太太,她一把拉过小虎子,警惕地看着周宇,“你是什么人?看着眼生,肯定不是我们这附近的,你找我孙子做什么?”
说完还扯住小虎子的耳边,吓唬道:“你小子,都和你说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哪天人家把你拐走卖了你就知道后悔了……”
“嘶嘶,疼,奶奶,奶奶,他不是坏人,还给我糖了,让我带他找周婶子……”小虎子从奶奶手里解救下自己的耳朵后就躲到了一边,边说边气哄哄地看着奶奶。
老太太也就是王老太一愣,眯着眼睛看向周宇,“你找哪个?我们村多是姓周的。”
周宇看了老太太一眼,然后递了五毛过去,笑着问道:“大娘,我就是打听下周小青住哪里,没别的……”
“哦~,我知道了,你也是想要孩子的?你来晚了。”王老太没等周宇说完就可惜地看了他一眼,心想道,看着人高高大大,想不到还有那方面的问题,真是看不出来。
周宇心里一紧,忙追问道“大娘,你说孩子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还瞒着呢,你不就是想抱个孩子回去吗?我和你说,周小青已经把孩子送人了,你啊,来晚了。要我说,你们要真想抱养一个孩子,那就要趁早,哪有等人家孩子都生出来了才跑来问。”
王老太说着还摇了摇头,哎,男孩子呢,怪不得抢着要养,要是个丫头估计白送都没人要。
周宇从老太太的话里知道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这村里的人估计都知道周小青把孩子送人了,但为什么送人呢?他们知道周小青换了人家的孩子吗?
于是他也跟着叹了口气,“哎,怪我,耽搁了。不过周小青人呢?我找她问问。”
王老太白了周宇一眼,“问问?难不成你还想预定人家下一个?你啊,就死了这条心吧,周小青把自己亲生儿子送人是因为她丈夫没了,娘家婆家都不管,她也养活不了孩子,就想着给孩子找条出路。”
“啊,是这样吗?真看不出来……”
“看出来什么?你又没见过周小青。”王老太一脸的怀疑。
周宇连忙笑了笑,把手里的五毛塞到王老太手里,“大娘,你拿着,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吧,想知道周小青去哪里了?其实我是她丈夫生前认识的朋友,这冷不丁地人走了我都不知道,就想着来看看周小青,谁知道,哎,你说这事闹的。”
王老太一听周宇这话就信了一半,她捏紧了手里的钱,笑呵呵地说道:“你也别怪周小青,她啊,也命苦,这不,把自己亲生的孩子送了人后就支援边省去了,前两天就走了吧!这辈子能不能再见到她都是两说了。”
周宇听见这话眉头就没松开过,心想道,她命苦?自己夫妻两个才命苦呢,差点就帮着外人养孩子了,就该让她一辈子都待在边省,苦死她算了,天杀的。
“哦,那您知道周小青把孩子送给哪家了吗?”周宇试探地问道,要是村里人知道,那么以后也是个麻烦事。
王老太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周宇,“你傻啊,这都是保密的事,谁会到处说,反正我是不知道的。周小青爹妈估计也是不知道,要不然早就嚷嚷地上那家要营养费去了,毕竟是一个男孩子呢!”
周宇听了这话后才放下心来,不知道就好,既然始作俑者跑了,那这事就先这样了,最好是不要让他再碰到周小青,要不然,呵呵!
“所以姐夫你就这么回来了?”杨劲生看着周宇问道,这就相当于放过了周小青一样,平白让自己生气。
周宇无奈地叹了口气,“不回来能干嘛?我还留她家吃饭啊?我就是不想把事情闹大,一来怕你大姐受不住,二来也怕外面的人说来说去,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江心白点点头,说道:“是啊,要是被人知道了,就算大外甥是亲生的,他们也能编出其他谎话来,说外甥是被抱错的,又哪里和姐姐姐夫不像了,反正,人啊,吃饱了就长着一张嘴胡说八道,你管也管不住,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让他们知道。”
周宇听完江心白的话后连连点头,“对,就是心白这个意思,算了,暂时放周小青一马。”
既然孩子亲生父亲都这么说了,杨劲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是他指了指喝完奶粉又睡觉了的孩子问道:“那这个怎么办?总不能就养我家里吧?奶粉也有喝完的一天,我们可供不起。”
周宇也犯了难,这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办呢?
江心白想起昨晚丈夫和自己的说,她张了张嘴说道:“姐夫,要不这孩子交给我们,你也别问了,我们给他找户人家送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