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过完了生日,又在家过了元宵节。正月十六学校开学了,她上学去了。
接下来就盼着奶奶生日了。
她在家反复推算了几次,奶奶生日是农历二月二十,周六,她刚好放假。
德福也没出门,过年时大家都劝他不去搬运水泥了。他准备等奶奶过完生日了,出去修房子或是修路。
转眼已是农历二月十七了,正值春天好时光,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村里人都在准备春播了。
德福也在地里忙活着,不种那么多蔬菜了,他打算多种点玉米。
奶奶在家把黄豆找出来了,准备晒一晒,选一选。她想着娇娇明天就会放假回来了,她们可以一起做豆腐。
每次做豆腐,娇娇都会帮着烧火,撑口袋。
她拿了两个凳子摆在院子里,上面放着一个大簸箕,接着把一口袋黄豆提了出来。她攒足力气一把抱起口袋,正准备把黄豆倒进簸箕里。
突然,德祥老婆小凤跑过来了,大声喊到,“三婶儿,您在家吗?快出来,出事儿啦。”
小凤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听出事儿了,奶奶吓得手一抖,黄豆不小心撒到了地上,蹦蹦跳跳的,到处都是。
她似乎也没力气了,只得把口袋放在了地上。里面还剩一些黄豆。
她转过头来,小凤已到她身边了。
“你咋咋呼呼的,干嘛呢?出什么事儿了啊?慢慢说嘛。”
“三婶儿,您别激动,我说,大翠回来了。”
“谁回来了啊?你再说一遍。”
“大翠!”
奶奶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听错了。她盯着小凤。
小凤过去扶着奶奶了,再说道,“是大翠回来了,有人看到了,很确定。我刚知道了就赶快过来找您了。”
“她回来啊?那好啊,到哪里了?需要去接吗?我马上做饭,对了,小凤,你帮我去把你三叔叫回来,他在窑湾那块大田里挖地。”
奶奶激动地不知道干什么好了,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小凤却愣在那里,不知道从何说起。
“三婶儿,您听我把话说完,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和您说了。大翠是回来了,不过她去别家了。您明白吗?”
“不明白,她先回娘家了吗?”
小凤也着急了,她把奶奶扶进屋里去坐下了,才继续给奶奶讲述着。
原来头一天,大翠就回来了,村里有人在镇上碰见她了,准确地讲是他们。她和村里的单身汉刘旺平一起,她还抱着一个大约一岁多的男孩。
后来又一起坐面包车回村的,他们在刘旺平家门口下车的。那个人看见他们三人一起进屋了。
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炸在了田家村,已传得沸沸扬扬。只是德福一家还不知道。
小凤听说了,她不敢相信。早上,她特地走去村头了,想去证实一下。没想到大翠拉着孩子就站在院子里,小凤只好假装路过,要去小卖部买东西。
大翠主动和她打招呼了。她也就直接问了,“大翠,你什么时候回村的啊?这孩子是你的吗?”
“昨天回村的,是我的啊,快一岁半了。”
小凤买了点东西就往回赶了,放下东西,就来找奶奶了。
奶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真有点接受不了。
她捂着胸口,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大翠和村头的刘旺平好了,两人一起回来的,他们儿子都一岁多了,是吗?”
小凤点了点头。
奶奶真是没想到,谁也想不到啊。
大翠原来是和刘旺平在一起了。
刘旺平家就在村头,过去往镇里去的大路旁,现在的公路边上。
刘旺平,30好几,是一个单身汉。自小没了父亲,他母亲拉扯着他们姐弟俩长大。姐姐早嫁人了,他一直和母亲在家。后来就出去打工了。
谁能想到,他和大翠好上了。
大翠出去两年多了,都以为她跑去了外地,没想到她竟然就从村南跑到了村北。
“三婶儿,现在不是难受的时候,要想想怎么办。关键是德福,他怎么办,要不要告诉他啊。”
“小凤,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浑身无力,腿也软了,心里也乱跳,感觉要出事儿。”
“三婶儿,您别慌,要稳住啊,德福又不会说话,您是主心骨。您马上给大姐和德秀打电话,让她们快回来。我去地里把三叔和德福先叫回来。”
“好的,那先这样办。你记得也给德祥打个电话,问问他的意见。”
小凤跑着去找爷爷和德福了,她心里很不安,担心他们已经知道了。
他们还在地里,爷爷在收拾田坎,德福在挖地,忙得很起劲儿。
看来,他们还不知道。
小凤喊到,“三叔,别忙了,回家吧。”
“是小凤啊,怎么了?没出什么事儿吧?”
“没事儿,家里来客人了。我来叫您和德福回去。”
爷爷很纳闷儿,奶奶生日是二十,今天才十七,就有客人来了,是不是记错日子了。
他们收拾好工具,一起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