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货三人组还有蒋小勇一众半大小子,一直收拾了一个多礼拜,连着孙小欠的家里也给收拾干净。
家里人都回来啦,两个妈把被褥,等等一切潮湿的东西都晾在院子里,各家各户都一样。胡同里就跟挂上万国旗一样。
街道大喇叭宣传着不要喝生水,食物一定要热透了再吃的一些防病,防疫知识。
长海他们造纸厂也恢复了生产,刚上班陈厂长就催着二货三人组赶紧去牙林把粮食换回来。
二货三人组不情不愿的跑了一趟,谁愿意去呀!三个人的媳妇儿马上就要生了。
要不是日子不好过谁他妈这时候跑这么远,好在这时候不像冬天那样,天寒地冻的,还得等着装木材。
去了交接完,杨书记安排的装卸工给他们装完车马上就往回走,铁路的关系,沈局这面是造纸厂负责,哈局那面是杨书记他们林业局的关系。
以前跑一次得十来天,现在一个礼拜就是一趟往返。
二货三人组回来后,下了车把货一交接,长海把他们那份扔给李老四,三个人骑着边三轮赶紧往家跑。
欠嫂已经去医院了,抗美和白小白还得几天。
小院里,抗美坐在椅子上看着医学书,白小白做着一件婴儿的小衣服。
长海和援朝满头是汗的跑了回来,抗美和白小白现在对于他俩出差这事儿已经不咋感冒了,一开始他们一走,总是有点恋恋不舍,现在就跟送他们正常上下班一样。
白小白还是跟以前一样,总是把援朝放在第一位,这点让长海和孙小欠很羡慕。
白小白进屋去抱西瓜,要拿出来给长海和援朝切着吃。
援朝赶紧跑过去把她拉住,摁在椅子上,然后把白小白有些水肿的腿放到自己腿上,用手揉着。
抗美看的眼气,一个劲儿用眼睛剜着长海,可能是体质问题,抗美除了一开始有些害喜以外,再没有其他症状,也没像白小白一样腿有水肿。就是一如既往的能吃,干吃不长肉那种,怀了孕很能吃。
长海进屋把西瓜切开,又投了两条毛巾,扔给援朝。
然后就是各人顾各人的媳妇儿,问东问西的。
两对小两口正腻歪呢,小红红和小乐乐跑过来,后面跟着小东升,小东升身上还趴着两只雪貂。
“大哥,大哥!小欠哥来电话让你们赶紧去医院帮忙,爷爷接的电话,让我们过来喊你们”
三个小崽子一边争先恐后的喊着,一边对着切好的西瓜动了手。
长海和援朝一听,赶紧安顿好各自媳妇儿,骑着边三轮就往医院跑。
半路上还碰到了孙小欠他哥和他嫂子,两个人大包小包的拿着东西,骑着自行车也去医院,孙向东把东西放在边三轮上,长海骑着边三轮先走了。
他俩到的时候,欠嫂刚进产房,孙小欠跟不能活了一样,趴在门口鼻涕眼泪抹了一脸,嗷嗷叫唤的喊着“媳妇儿,坚持住呀!我等着你和孩子”
孙小欠他爹正拿着鞋底子在他后面拍他,欠哥跟没感觉一样。
援朝上去搂着孙小欠的腰就要把他拖走,结果这货两只手死死的拉着门把手不放,援朝往后面拉他,整个身子都成了一条直线。
直到产房里传出来欠嫂带着痛苦的喊声“孙小欠,你给我消逼停的,再喊一句我就让你见识见识啥叫一尸两命”
孙小欠一听,立马没了动静,两只手一松,紧接着头就拍地上了,援朝赶紧给他揪起来,两个鼻孔往外冒血。
孙小欠父母,欠嫂父母,孙小欠哥嫂,再加上二货三人组,甚至两个妈还有长娟也跑了过来。一群人等在产房门口。
孙小欠抓心挠肝的一刻不闲着,援朝嫌他闹挺,夹着他去了旁边院子里的一个亭子里面。摁着他不让他动弹。
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一声婴儿的哭嚎声中,众人才放了心。
护士出来“穆秀兰家属!母子平安”
孙小欠一听,一拍手“儿咂!”一蹦高!抱着援朝就亲了一口,援朝一把把他给推了出去。
这货跟魔怔一样,嘴里念叨着“我当爹了,我当爹了,爹!老子也当爹了”
孙主席满脸是笑,一听他这么跟自己说话,脱了鞋就要抽他。人们拉着他,大喜的日子,就饶了他吧。
孩子抱出来,大人们围着看,人们都以为孙小欠能第一个冲上去抱孩子,要不说孙小欠自带高情商呢。
孩子出来了,可媳妇儿还没出来呢,孙小欠又趴着门喊上了“秀兰,秀兰你咋样啊!你咋还不出来啊!”
正喊着呢,护士就推着穆秀兰出来了,欠嫂很憔悴,出的汗跟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孙小欠一下子趴上去,给他媳妇儿擦着汗“媳妇儿!辛苦了!咱们有儿子啦!”
穆秀兰勉强的笑了笑,就发出“嗯”的声音,孙小欠的老丈人和老丈母娘对孙小欠的表现很满意,女婿没说先顾孩子,而是对自己媳妇儿很关心。
长海和援朝帮着忙活完,看着也没他们啥事儿就带着两个妈回了家。
长海给孙小欠拿了不少猪蹄子,奶糕,水果之类的营养品。这让孙小欠爹妈还有丈母娘跟老丈人很惊讶。
这都啥年月呀,还能弄到这玩意儿?啥关系啊!孙小欠无所谓,平时三个人混在一起,孙小欠也知道长海干啥滴!每个月光给他分的钱现在加一起都有一万来块了。其他粮食猪肉不算。
长海和援朝也没把孙小欠当成外人,从小到大,且不说小时候孙小欠装大个,帮他俩打架,就说参加工作以后,三个人出生入死的就好几次。
过命的交情,而且还是世交,长海爹还有王尚友跟现在的孙主席关系就相当不错。长海分给他钱也没想着等不等价,值不值得这类的想法。亲兄弟一样!
女人就是这样,抗美和白小白知道欠嫂生了,也开始着急起来,伴随着也开始紧张。
两个妈和长娟一个劲儿的安慰她俩,长海和援朝一商量,还是早点去医院吧。
两个妈也点头同意,虽说这个年代对于女人生孩子来说,不算个事儿,但是还是那句话“有条件为啥不用”
一般家庭,都是到了预产期再去,或者是啥时候发动啥时候生。农村条件不好的还是产婆接生,很多孕妇生孩子之前还在干活呢!这不就是各自条件决定的吗!
长海家里不差这个,且不说老爷子的权利待遇这块,就王尚友也是个副处级领导呀!长海还是正科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