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到晚,他们会在酒店房间里讨论热烈。
房间里的气氛紧张又充满干劲。
桌面上堆满了教材、笔记本和实验数据。
有时他们会拿白板或者纸笔奋笔疾书,边讨论边记录。
吕晓飞带来了物理课本,给大家讲解复杂公式与理论。
李明和赵文旭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点头赞同。
张悦则细致整理实验数据,确保每一步都完美无缺。方婷负责整体总结和安排进度。
他们讨论的内容不止局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实际操作技巧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互相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彼此启发,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争论也是家常便饭的事。
但这并不会让气氛变得尴尬或僵化,反而是这种激烈的交流促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常常深夜还灯火通明,但这群年轻人并未因此疲惫不堪。相反,他们的热情更加高涨,不断地开拓新思维,挑战极限。
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方菡菁的帮助。
要不是方菡菁擅长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教学,喜欢用鼓励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说不定有的人还在教室后面摆烂玩手机呢。
所以说他们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
这时候方菡菁也看出了他们的心情不太好。
她走到了他们面前。
“得了亚军也不错啊,怎么你们还在这里闷闷不乐?”
“老师,我们本来是想拿冠军的。”
方菡菁看着学生们拿着亚军奖状却面露失落的表情,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温和地说:
“同学们,拿到亚军已经很厉害了,应该为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人生很长,不只是这一次比赛,就像是长跑一样。”
学生们依旧有些失落,其中一名叫吕晓飞的同学忍不住说道:“但是我们本来想的是拿冠军,这次的亚军让我们觉得有点失望。”
方菡菁微笑着回应道:“当然我们都想拿冠军,但成绩并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关键是你们在这次比赛中付出了多少努力,取得了多大的进步。
这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小部分,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去实现梦想。”
她继续激励大家:“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冲刺。
你们要学会坚持和耐心,每一次的努力都在为你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赵文旭听着方老师的这番话,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她意识到这段时间自己确实有了很大提升,从刚开始对物理一窍不通到现在掌握了量子物理学,这份成长让她十分满足和自豪。
方菡菁接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不要被名次限制住了。只要不停地探索新知识,不断提高自我,你们将来一定能走得更远。”
同学们听了方菡菁的话,心里慢慢平静了下来,开始认识到成绩之外更重要的事——通过不断尝试与努力所带来的成长。
方菡菁笑着拍拍他们的后背安慰道:“孩子们,科研之路没有捷径可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你们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受到老师的鼓舞,学生们决定今后要更加努力,朝着理想前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给科学事业做贡献。
不仅仅是在场的方老师鼓励着这群年轻人,就连直播间的观众也在支持她们。
“这些学生们真的挺不错了,你们要是知道他们以前什么样子……哎!”
“楼上在说什么啊?具体点呗!我感觉这里有故事。”
“没错,详细说一下,这里面好像藏着不少好玩的事。”
“既然大家都好奇我就透露一点:比如那个吕晓飞跟我儿子是同学但不同班,她是班级里的捣蛋大王兼迟到专业户,没想到还能搞科研;另外有个赵文旭也很神奇……”
“然后呢?快说呀,你这样吊胃口真让人着急!”
“太讨厌这种说了半句就不往下说的人,简直憋屈死人了!”
“你赶紧讲完吧,否则我就顺着网线找到你家敲门去了。”
“快说快说,再不说我私信骚扰你不停!”
刚才说到一半就去做饭那位大哥回来了,发现手机信息都堆到了99+条,并且因为数量太多直接卡住了。
关机重启之后发现依然有很多人在催促他把话说完。无奈之下只好一一回复消息。
“好吧好吧,我服输了,这个赵文旭过去是个问题学生,什么都干过就是不爱读书。
但方老师似乎用了特别的办法让她变得非常爱学习。
不仅她个人转变明显,整个班级成绩也从垫底变成了第一。”
“老兄听你的口气好像你也有点儿羡慕啊!”
“真是太神奇了!如果能转到方老师的班上我也愿意付出所有代价,哪怕卖掉房子都可以。为了孩子的前途一切都值了。”
“孩子在同一所学校的家长们纷纷讨论如何争取名额进入方老师的班级。毕竟高考关系到一生的前程,在这个时候能够遇到这么优秀的老师简直是莫大的幸运啊。”
虽然大家热烈讨论半天却没有实质进展,毕竟班级容量有限且原有学生也不少,想加进来实在很难。
就在人们快要绝望时,突然一个名为向日葵的网友在一个36人群里给大家带来了希望的消息。
“各位家长您好,我是和方菡箐老师合作办学的文越教育机构负责人,现在面向社会招收60名适龄中学生,有意向的家长可以私信联系我。”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因为名额有限,如果报名人数太多,我们会有筛选程序。为了增加您孩子的入选几率,请勿广泛宣传此事。”
这个消息一发布,微信群立刻沸腾起来。
“这事儿真假啊?你说的那个方菡箐是不是就是咱们之前在直播间里见过的那个呢?名字重的人那么多,还是得小心点儿。”
“没错,会不会这只是同名而已?她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办课外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