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再见李公子!!
王剑飞突然闲下来了,天天就跟着工人一起学习柑橘的栽培。
孔雀山庄这一面山都是橘子树,一共有五千多株,从今年开始就要进入丰产期,估计一年的产量就高达几十万斤。
每天参加劳动,劳动之余读一读平常想读却没有时间读的书,然后多陪一陪老婆,王剑飞感觉心身都很放松。
印第安谚语:如果我们走得太快,停一停,让灵魂跟上来。
王剑飞现在就是停一停,彻底放下,然后再去沉淀,去思考,他想得最多的还是西连村那个极其偏远,极其贫困的小村落。
08年这个年代,各项的发展都起来了,在县城里面,老百姓的日子也都过得相当不错了。
王剑飞从沙州到昌河县, 每一天都生活在正常的环境中,他之前就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贫穷的地方。
结果短短半个月的调研,他的思想被彻底颠覆,他才意识到自己过去几十年观念都存在偏差,我们总认为别人的生活跟我们是差不多的,是一样的。
只有真正的深入调研,尤其是深入偏远农村调研之后,才能懂得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方亟待扫除贫困。
王剑飞甚至明白省委李康书记多次讲话强调,我们一定要把发展的红利惠及到民生,如果国家发展了,老百姓没有得到利益,那我们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没有意义。
他再想唐宜书记对他叮嘱,让他一定要想办法到基层去,扎根基层深入调研,他就觉得特别的感动!
一个领导干部是不是接地气,关键在于他是不是了解基层人民的生活状态,那些高高在上,坐在办公室里面的所谓专家教授,他们之所以被老百姓所唾弃,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了解基层,站着说话不腰疼。
甚至有些人还频繁闹出笑话来,有些官员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做的决策就不能考虑到底层老百姓,这样的官员想要有成就着实很难。
很多不懂体制的人喜欢讲,说混官场关键是要看关系,看背景, 好像有背景有关系那就能平步青云,毫无阻力的往上爬。
现实情况真是如此吗?
我们经常讲要制度自信,共和国的制度虽然主要人治,但是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还是很有先进性的!
人治也不是领导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搞定的,这里面有很多程序的东西,另外,正因为人治,但凡是领导都需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在选拔任用干部上面, 尤其要通盘考虑被遴选对象的口碑,能力,素质等等。
王剑飞有优势,他能干事,肯干事也会干事,同时他有人脉,相对来说缺的就是扎根基层!现在王剑飞可以很骄傲的讲,在昌河历练的这几年,他应该是达到了唐宜书记当年对他提出的要求。
“嗨,王哥!”
王剑飞正在桔园里面去芽呢,冷不丁听到一声喊,他扭头一看, 好家伙,一年轻小伙儿大大咧咧从梯田上面一跃而下。
“哎?李公子,你不是去上海了吗?咋来昌河了?”
“检查,检查!我这么大的山庄在这里呢,偶尔不来视察一下算什么事儿?我可不能让大家觉得我失职!”
李公子来了,王剑飞丢下手中的活计回去陪他喝茶。
李南问:“王哥,怎么回事?听说被停职了,是不是被小人陷害了?”
王剑飞道:“哎呦,李公子真是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我这点小事儿都传你耳朵里去了?”
李南道:“你的性格就不懂得反击,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情,就要果断反击,不反击别人还觉得你是软柿子,很好捏呢!”
王剑飞哈哈大笑,他很羡慕李南的年轻,年轻就可以不管不顾嘛。
只是体制不是那么回事,不是遇到了事情就一定要反击,恰恰想法,搞不清情况,看不明白局势,首先需要的是冷静。冷静下来等一等,看一看,让子弹飞一会儿,然后再徐徐图之。
当然这些话李南也不懂,王剑飞也不会跟他讲,两人就闲聊。
李南道:
“要不王哥,你也别在体制内混了,下海算了,我们一起联合成立公司做生意!我的老爸是个榆木疙瘩,跟他讲不明白!
我其实做地产策划咨询挺好的,在雍州也有人找我做这方面工作,可是他就是不让!”
王剑飞道:
“李公子, 我觉得你应该听李书记的,未来一切行业都是替金融打工!你进入金融行业,那其他的生意都毫无价值了……”
李南摆摆手,道:
“行了,行了,跟你们没法聊!我今天就是来转一转,陪你喝喝茶,对了,晚上我们搞点酒?我又带了一个菜单过来,厨子也带过来了,我们‘孔雀山庄’又有新菜单了……”
李南虽然是公子哥儿,但是他见识广,“孔雀山庄”的经营这一块,他自己管不好,因为这个工作很繁琐,管人的事情很麻烦。
但是这些宏观的东西,大方向的东西,山庄经营一些策略性的东西,他还蛮有想法。
比如现在“孔雀山庄”的菜单更新速度比以前更快了,而且大厨的流动性也比以前更加健康了,这样就可以保证“孔雀山庄”招牌菜不褪色的情况下,菜单在不断的变化,口味在不断的丰富。
口味丰富了,昌河社会各界追捧的就多了,而且李南的口味也的确在线,他增加的一些菜品都是湘南其他地方很有特色的东西。
比如现在“孔雀山庄”的蒸菜就搞得很有名气,另外,衡州小炒也特别有特点。
沙州的特色是钵子菜,相比而言小炒的水平整体就差一些,而衡州厉害的是小炒,三湘四水就就衡州小炒最有名气,而且口味也的确好。
李南就把衡州小炒带到了“孔雀山庄”,一下就抓住了昌河人的味蕾。
晚上王剑飞和他喝酒,酒过三巡,李南又来戏码了,他泪流满脸的讲:
“哥啊,我在上海待着就是坐牢啊!真的一天都待不下去啊,在昌河这里,每天住别墅,呼吸新鲜空气,比啥啥都强啊!我就喜欢这种生活!”
“哥,我没有野心,我不想当金融家!人他妈一辈子几十年而已,我想轻松的活一下行不行?你看我们家老头子,天天活得像狗一样累,有什么意思?
我被他管得像孙子一样,啥啥都不能干,在湘南这一块地面上,我放个屁都要小心翼翼,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给他惹麻烦呀……”
王剑飞一般不笑场,除非是忍不住!
也就李南这小年轻敢说话,怕整个湘南省也就只有他敢说李康书记一天活得像狗,其他人谁敢说?
但是想一想李康书记的幸福指数还真不一定高,他担任省委书记,一天要处理多少事情?这么几千万人口的大省,多少决策需要他去敲定!
领导当到了省委书记,可以说身体就不属于个人了,整个人都交给国家了,我们平常经常讲奉献精神,李康书记他们真就是在做奉献者!
李南绝对是官二代里面的奇葩,有点陶渊明的那种影子,想做隐士!
不过李南待在昌河他真的快活,在昌河呼朋唤友玩一玩,然后又去沙州折腾几天。身边不缺朋友,更不缺女孩子,年轻人的生活实在是美妙,不缺钱,又有闲,上无天管,下无地管,日子别提多逍遥。
沙州,随着省纪委工作组的撤退,沙州轰轰烈烈的整顿整肃行动似乎也告了一个段落。
韦强综合了各方面的反馈,他和纪委书记赵承刚做了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这一次沙州的整顿整肃行动是比较成功的,或者说相当成功的。
他们得出这个结论主要是基于老百姓的反馈,社会上普遍的积极正面的声音,的确也处理了一些案子,甚至有些案子还特别的贴合当下沙州整个社会公平环境缺失的状况,的确为老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
有了这个结论之后,韦强就兴致勃勃的跑雍州,他是政府一系的干部,最大的老板肯定是苗道全省长。
韦强干过政府信访工作,干过政府副秘书长,和苗道全的关系相当熟悉。
这一次他直接就约了苗省长,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苗省长见他第一句话就是:
“韦强,你在政治上的很多做法显得非常不成熟,这一次沙州给闹腾得,我们雍州都跟着心惊肉跳,这么闹腾下去,你们的那点发展基础要全部折腾光!”
苗道全顿了顿,继续道:
“这一次沙州首富出事,这本来就是极大的打击了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我一直强调,我们经济建设要保持一些宽容,民营企业的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甄别!
是不是非得要抓人?有些问题内情能不能先搞清楚?就算要抓人,抓了人之后,先把一个案子理清理顺,把负面影响消除或者降低,然后再看怎么工作!
结果沙州这一次搞了很多矫枉过正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