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无垠的南洋海域。
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
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一艘艘巍峨的大明战舰。
如钢铁巨兽般乘风破浪。
在海面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航迹。
周世昌和吴三桂并肩站在旗舰的甲板上。
海风呼呼地吹过。
撩动着他们的衣襟和发丝。
二人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前方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
婆罗洲。
“吴将军。”
“瞧那前方。”
“便是纳巴卢港了。”
周世昌抬手一指。
声音沉稳而有力。
带着久经沙场的笃定与自信。
他身着一袭威风凛凛的铠甲。
胸前的护心镜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
腰间悬挂的宝剑剑柄上镶嵌着的宝石。
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
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吴三桂顺着周世昌所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远处的港口轮廓渐渐清晰。
岸边的建筑错落有致。
码头处人影攒动。
不时有小船在港口内外穿梭。
他微微皱起眉头。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
紧了紧手中的长枪。
开口道。
“这片地方如今由当地土着掌控。”
“局势怕是错综复杂。”
“这些土着部落之间关系微妙。”
“利益纠葛不断。”
“且民风剽悍。”
“对外部势力多有抵触。”
“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
“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周世昌微微点头。
目光依旧凝视着前方。
说道。
“确实如此。”
“不过。”
“摆在我们面前还有更棘手的抉择。”
“如今。”
“我们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爪哇岛的东印度公司。”
“这些西方列强在南洋横行霸道。”
“肆意掠夺资源。”
“早就该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二是文莱城。”
“那里的苏丹国王坐拥一方势力。”
“掌控着婆罗洲的部分区域。”
“对我们的行动也是个不小的阻碍。”
“我们究竟该先对付哪一个?”
提到文莱城的苏丹国王。
吴三桂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
他清了清嗓子。
缓缓说道。
“这苏丹国王的势力范围。”
“在婆罗洲可不容小觑。”
“文莱城位于婆罗洲的北部沿海。”
“是整个文莱苏丹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从地理上看。”
“它扼守着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周边港口众多。”
“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苏丹国王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
“打造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军队。”
“他的势力以文莱城为核心。”
“向周边地区辐射。”
“东部与一些臣服于他的土着部落接壤。”
“这些部落与文莱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军事上听从苏丹国王的调遣。”
“一旦有外敌入侵。”
“便会协同作战。”
“南部则深入婆罗洲内陆。”
“那里分布着广袤的热带雨林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苏丹国王派遣了大量的军队和官员进行管理。”
“以确保对这些资源的掌控。”
“西部海域是他的势力范围延伸的重点。”
“拥有多支强大的海军舰队。”
“负责巡逻和保卫海岸线。”
“防止外部势力的侵扰。”
“此外。”
“苏丹国王在外交上也颇有手段。”
“他与周边的一些国家和部落建立了联盟关系。”
“相互之间互通有无。”
“在必要时还能提供军事援助。”
“一旦我们攻打文莱城。”
“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招致其他势力的联合抵抗。”
吴三桂一口气说完。
目光紧紧盯着周世昌。
等待着他的回应。
周世昌静静地听着。
脸上的表情愈发凝重。
他双手背在身后。
在甲板上缓缓踱步。
思考着吴三桂所说的每一个字。
过了一会儿。
他停下脚步。
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神色。
说道。
“吴将军所言极是。”
“文莱城的苏丹国王确实是个棘手的对手。”
“但正因为如此。”
“我们更要先将他拿下。”
“东印度公司虽然实力强大。”
“但他们远在爪哇岛。”
“且内部矛盾重重。”
“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
“而文莱城就在我们眼前。”
“若不先解决苏丹国王。”
“他随时可能在我们背后捅刀子。”
“给我们的行动带来巨大的阻碍。”
“我们先去文莱城抓捕苏丹国王。”
“一个一个来。”
“只要拿下了文莱城。”
“我们就能在婆罗洲站稳脚跟。”
“进而逐步扩大我们的势力范围。”
“至于东印度公司。”
“暂时先不要招惹他们。”
“这些西方列强向来狡猾。”
“一旦察觉到我们的威胁。”
“很可能会联合起来对付我们。”
“如果让他们拧成一股绳。”
“到时候我们可就腹背受敌了。”
“所以。”
“我们先集中精力控制婆罗洲。”
“这么大的州。”
“足够我们经营和发展了。”
吴三桂听了周世昌的分析。
心中暗自佩服他的果断和远见。他微微点头。
拱手说道。
“周将军高见。”
“末将佩服。”
“就依将军所言。”
“我们先攻打文莱城。”
周世昌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即转身对身后的传令兵说道。
“立刻派出船只。”
“通知在后面的郑芝龙将军。”
“让他们也来文莱城会合。”
“告诉郑将军。”
“暂时不要招惹东印度公司。”
“一切行动听候我们的安排。”
“是,将军!”
传令兵领命后。
迅速转身跑下甲板。
执行命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