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是,我知道这个人,他打败过我的同事。”
“哦,是有这么回事,当时代tKo了一名叫孙韬的国内散打运动员,你在国家队的时候肯定听说过。”
“让我想想——校长,你找颂巴来是不是准备给我和大师兄当陪练,而阿兹是留给你自己用的?”
“嗯,其实颂巴给驼子当陪练正好,他俩体重基本一样,给你当稍微轻了点,但85公斤级的好手不好找,要么有意前来但实在没时间要么实力不够,太水了来了也是浪费感情,所以得凑合一下了。
不过你放开练就是,我已经给他说明白了,他也表示自己正打算和更大级别的选手试试手好提高对抗能力,为出征日本做准备。”
“好!这次能战个痛快了!孙韬那小子办不了的事我来试试行不行!”
而开练之后项骜和彼得.阿兹之间的对搏只要是在场馆里,便几乎每次都能引来所有人的围观,看着两个都以力量见长的高手拳来脚往,比任何一部动作片都要震撼。
除此之外,两人互相拿靶的过程也很引人注目,尤其是后者那四舍五入可以按一吨算的扫踢每次击中长方拳靶发出的震动都能在偌大的训练室里引起经久不散的回音。
对于前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终于可以不必再担心让赵佗、付山受伤之类的事情而使出全力了;等这么一连练了二十多天后,即使是“格斗暴君”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少年强悍到超过自己碰到过最难对付的对手,如果现在专修武技去参赛,绝对能拿冠军拿到手软。
但在翻译的帮助下,几次私下交流又发现他并无这个意思,而项骜也自是不能说真实目的,只能用“爱好”作为搪塞。
与此同时,每一个观战的学员和教练都能看出来,这边出腿的力道一点不比彼得.阿兹差,双方都能给对手以重创;其中打的最狠的一次,他前脚大腿挨了一下中位扫踢,后脚以低位扫踢反击,击中对方小腿,然后将这位三次捧起K-1Gp重量级“最强王者”称号的拳王被直接扫翻在地,等坐起来时整个小腿都肿了,眼看着膨胀到和刚挖出来的超大号水萝卜一样。
万幸去医院检查只是肌纤维在巨力冲击下大面积撕裂了,而没有骨折,这对于一个格斗家来说属于家常便饭,所以并不以为意。
项骜这里则看着稍微好一点,因为他没被击倒,仍然站在原地,但只是表情镇定的将地上之人扶起来安排好医疗介入后再走进休息室时,才迅速抬起受创的左腿,用一条右腿跳着走。
跟着一起过来的赵佗看的眨眨眼,随后笑道:
“骜哥,你这咋了?”
“废话,你让他踢一脚看看能不能和没事人似的。”
“哎呦那可是够严重的,我印象里能给你打成这样的,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吧?”
“之前和疯子对打被一下踹飞起来也不差,但这次的确更重一些,‘荷兰伐木工’真不是白叫的。”
“对啊,他为啥有这么个外号?前面俩字是说国籍没毛病,那后面仨呢?难道彼得.阿兹之前还干过这一行?”
“当然不是,这是在形容他的扫腿抡圆了如伐木用的大斧,无坚不摧,可以砍倒一切目标。”
“得,今天这金身可是破咯,全力一击愣没踢动你;骜哥,你说你这身体咋这么牛逼呢?那可是800多公斤的力量,我觉着换根拇指粗的螺纹钢来也得给干弯了,你的骨头居然受得住。”
项骜单腿撑着身体慢慢坐下后道:
“我这么高的雄激素是闹着玩的呢?”
“哦对对,这个指标高了会增加骨密度和肌密度,难怪;现在说你是‘钢筋铁骨’已经不是形容词了,而是一个很客观的描述。”
“也没这么夸张,彼得刚才那一下大概有半吨到600公斤左右的力道,肯定没到800以上,要是真这么重我也吃不住,腿肯定得断,最起码要骨裂的。
毕竟那是他的极限水平,是对着测力计以最优化的发力模式踢出来的,实战状态下较为仓促的出招更不可能次次都能达到顶峰,所以我扛住了算是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吧。”
“但他可让你给撅趴下了,你说你能把拳王打成这样,是不是表明你已经比拳王还强了?”
“假设我专心去干这事的话,弄几条金腰带和冠军头衔回来自然没问题,不过我志不在此,练拳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这个。
另外,彼得和我打其实在体重上还是吃亏的,我103公斤,而他落地时就称过了,98公斤,比我轻了整十斤,然后他又比我高,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93的样子,如此一来肌肉总量必然不如我,所以要按照我的系数,那他这个个头在体脂不变的情况下,差不多得到115公斤上下才对。
若是这样的话,我再想和他打的有来有往就没这么从容了。”
“反正我觉着这人打不过你,你还没用摔法也没拼拳呢,这几次看下来我也发现了,他腿法凶狠不假,但技术比较单一,拳法也很粗糙,打不出组合拳,最多是用刺拳给扫腿打打掩护的样子。
如果你能高效闪避攻过来的重腿,钻进去一套直摆勾准能当场带走。”
“这倒是,这也是踢拳的常见问题,练这个流派的大多拳法都不怎么样或者说缺乏连贯性,这跟它诞生初期受极真空手道影响较大有关系。”
“你不说我还不知道他是练踢拳的呢,我一直以为是泰拳。”
“彼得是‘欧式踢拳’的代表人物,在技术上吸纳泰拳的东西比较多,比如很重视膝击,扫踢时拧腰转胯内翻脚掌的发力模式也和泰式扫踢一脉相承,所以你看着像很正常。”
“这玩意儿还分欧式?那有别的式吗?”
“当然有,另外俩是美式和日式,其中日式是踢拳的起源,说得简单点就是日本人在接触泰拳后感觉这东西好厉害,便和自己已有的技术攒到一起,再以泰拳规则创办比赛的产物,而我刚才说跟极真空手道渊源大的源头就在这里。
美式和欧式比较接近,但美式的拳法要好一些,毕竟美国是职业拳击最发达的国家,所以打起来的时候注重拳腿组合,多以‘x’形交叉模式进攻,即出腿压制步步紧逼后再用拳法轰击对手因为闪避、格挡腿法而暴露出来的腹部和头部,攻击性非常强。
但这两种的影响力都没有欧式的大,所以现在一提到踢拳,基本上都是欧式的风格。”
“为啥呢?我听着感觉美式的好像更全面一些啊。”
“这个就得说到‘萨瓦特’了,这是一种法国的传统武术,大概起源于19世纪早期吧,它最大的特点便是很少用拳或干脆不用,全部用腿法对打;上百年的演进下来研究出了很多刁钻的招式,非常适合无规则街斗使用,当时法国贵族用这个决斗,被踢中命根子死了残了的不计其数。
当然,‘萨瓦特’也有器械,主要是短棍,但这个不太出名,因为风头都被更强势的菲律宾棍术和后来崛起的‘马伽术’中的相关部分给压过去了。
后来这个流派从法国扩散到了全世界,成了风靡一时的运动;而这里面还有一个关于文化传播方面的道理:国力愈是强盛,其文化影响力越高,而19世纪正好是拿破仑之后法国最鼎盛的时候,拥有号称世界第一的陆军,在制造业、医学、陆路贸易等方面非常强势,是当时唯一能和英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
如果说当时的英国是海权强国代表,那法国便是陆权强国代表。
‘萨瓦特’诞生于这期间,乘着母国威慑四方的机会广播于全球,奠定了后来欧美格斗高手多少都有它的技术的局面。
待踢拳传过来后,与之相互融合,就有了欧式风格;因为有上面说的那个基础,所以其地位要高于另外俩。”
“哦,明白了,反正是传到哪里便和那里的本地流派杂糅呗。”
“对,可以这么理解;别光说我了,你和颂巴练得怎么样?”
“那相当好,他这人太硬了,拳头硬腿更硬,我打到他身上感觉打的是一棵树,一点都打不动还震的自己疼,所以这阵子增加了拳头俯卧撑和对重沙袋扫踢的训练强度,已经有所成效了,起码从以前的没有招架之力到现在能拼个几个回合了。
但打到第三回合开始左右我还是不行,体力撑不住,可颂巴却跟个没事人似的,一看就这小子体能储备比我好很多。
我把早晨的10公里越野跑提到了15公里,有空还去游泳,心肺功能是撑得住,肌肉却不行,明明还有气但腿脚肩膀酸疼的不行,有劲使不出,我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烦死了。
骜哥,你有啥好辙吗?”赵佗道。
项骜一边给自己也肿起来的大腿冰敷,一边道:
“明天给你弄个新项目,等你练成了你的肌耐力自然就够用了。”
“哎!早知道早来问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