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的烛火摇曳,寇然单膝跪地,额头贴着千年倒生榕的树根。他的呼吸有些急促,既是因长时间的政务操劳,也是因为这场交易的代价即将降临。
树根缓缓蠕动,盘绕着他伸出的双手,一道低沉而诡异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回响:“汝欲得气运,需献何物?”
寇然抬头,目光深邃而冷静:“我愿献上——执念。”
阴阳尸解仙的笑声仿佛来自幽冥,带着一丝玩味:“痴者求得万事无碍,而汝竟愿割舍求索之心……”
话音未落,树根猛然穿透寇然的掌心,一股木属性的力量顺着血液流淌,蔓延至他的四肢百骸。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眼底闪过一抹痛楚,但他的表情却未曾动摇。
在这一刻,他感受到命运的脉络在指尖重塑,一种难以言喻的“顺遂”感涌上心头。
——从此刻起,他的每一步都将被无形的气运所庇护,所有的障碍都将迎刃而解。
但代价随之而来,他能感受到身体某处正在不可逆转地崩坏或许是生命的流逝,或许是某种未知的腐败诅咒。
他缓缓收回手掌,掌心的伤口已然愈合,唯有一道树根状的暗红色印记深深烙印其上。
帝都大厦的议政厅,华美的水晶灯投下柔和的光,雅言端坐在长桌一侧,手中捏着一封厚重的公文。
“……你想让我,修改军备税赋?”她的声音微微发颤,眼神中透着犹豫。
寇然坐在她的对面,修长的手指轻敲着桌面,嘴角含笑:“这对帝国来说是件好事,毕竟……你知道的,战争需要资金,而资金从哪来?”
雅言抿紧嘴唇,指尖微微收紧。
她明白这份修改后的税赋提案将会加重部分地区平民的负担,但寇然的理由却无懈可击——帝国需要更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她身为贵族,自然应该为帝国贡献力量。
她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这件事是正确的,为什么她会犹豫?
但很快,这个想法便被另一种念头取代——如果寇然说的是对的呢?
她看向寇然,他的神情温和,带着些许鼓励与包容,无论她做出什么决定,他都会支持她。
“雅言。”寇然轻声唤她的名字,“你还不信任我吗?”
她微微一怔,心脏仿佛被什么东西攥住了。她曾经对这个世界充满怀疑,所有的交际都不过是利益交换,但寇然……寇然是唯一对她坦诚相待的人。
她的手指松开了,落笔,在提案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乌云密布,沉沉地压在帝都皇城之上,中午的天色比往常暗了几分,就好像天地间有无形的巨掌正逐渐收拢,将所有光亮吞噬。
冬季的冷风在广场上呼啸,吹得王城外围的旗帜猎猎作响,掠过青铜雕像的裂缝,带起隐约的呜咽声,像是在述说着旧时代的幽怨。
皇城核心处,帝国大厦,会议厅巍然矗立。这座建筑由白曜石和暗金共同铸造,黑白交错的色彩展现着帝国的权威与不朽。
穹顶高耸,阳光透过精雕细琢的琉璃窗投下斑驳的光影,使得整个大厅宛如一座沉稳而神圣的庙堂。中央的皇座之上,女皇端坐,眼神如霜雪般冷冽,目光扫过大臣们各异的神色。
一位身穿银纹锦袍的老臣躬身向前,声音低沉而肃穆:“陛下,近日北境传来消息,寒灾加剧,凛霜永苍脊附近的渔村已经断粮。帝国补给虽已派遣,但仍有三成未能抵达。”
另一位黑袍官员翻阅着手中的奏折,微微皱眉:“南方的海盗活动愈发猖獗,护航舰队屡屡遭遇袭击。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目击者称,这些海盗开始使用疑似军械局制造的武器。”
言罢,议会厅中顿时响起窃窃私语,大臣们相互交换目光,空气中弥漫着焦躁与不安。
女皇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她的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近些日子,帝国内忧外患接连不断——北境的天灾、南方的乱贼,还有暗处那些不安分的势力。各位……”她停顿片刻,目光缓缓落在一人身上,“我们需要应对的,不只是当下的问题,还有隐藏在阴影中的野心。”
女皇的视线停留在寇然身上,他站在众多贵族大臣之中,衣着并不浮夸,举止低调而谦和,与那些身披华服、挂满徽章的权贵格格不入。但即便如此,他依旧能让人无法忽视——他身上有一种奇特的气质,既谦逊克制,又锋芒暗藏。
“当初把你留下来,就是让你为帝国出一份力。”女皇微微颔首,声音不紧不慢,带着帝王惯有的从容与试探,“你在逆贼赫尔曼身边那么久,我知道你有能力。脱离了他的掌控,你感觉如何?”
厅内一片寂静,所有目光都落在寇然身上,有人带着探究,有人则带着审视与戒备。
寇然缓缓走出一步,微微低头,行了一记恭敬的帝国礼,随即抬起头,唇角含笑,语气温润而谦卑:“承蒙陛下信任,臣才能有今日的机会。赫尔曼确实掌控着不小的势力,但在我看来,他不过是个狂妄的赌徒。他所求的,不是帝国的强盛,而是满足自己无穷的私欲。”
他的话音不疾不徐,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愤慨和唾弃:“他信奉的,是毫无章法的夺取,他妄想推翻王权,却从未真正思考如何治理帝国。陛下的宽容与远见,是这片土地的基石,而他只懂得破坏。”
“至于臣的感受……”寇然轻轻一笑,语气变得柔和而真诚,“自赫尔曼覆灭后,我才真正明白,帝国需要的不是一个狂妄之徒,而是能够为它提供稳定与秩序的人。如今,臣唯一的心愿,便是能将自己所学所得,尽数奉献给陛下,为帝国添砖加瓦。”
女皇静静听完,轻轻颔首,似乎对他的回答颇为满意。她并未立刻开口,而是让沉默在厅内多停留了一瞬,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然而,寇然却没有给她过多思考的时间。
在众人尚未察觉之际,他缓缓站起,身形挺拔,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卑之色,却并不显得卑微。他的声音温润而坚定,打破了沉默:
“陛下,北境的灾情刻不容缓,帝国正值多事之秋,粮草调配、人力调度皆有诸多难处。此时,若无人挺身而出分忧解难,恐怕……北境百姓将陷入更深的苦难。”
他的目光扫过四周,落在女皇身上,声音不疾不徐:“臣愿意接下北方天灾的赈灾官一职,统筹赈灾物资,协调军方护送,确保每一份救济都能落入百姓手中。”
此言一出,众臣皆是一怔,随即议论声此起彼伏。
“他竟主动请缨?”
“赈灾的任务可不轻,粮草不足,盗匪横行,若是出了差池,连女皇的信任都会受到影响……”
“他这么做,是想在帝国政坛彻底站稳脚跟。”
有人眼露深思,也有人微微皱眉,但不可否认的是,寇然此举确实让人惊叹——他精准地抓住了时机,在女皇尚未下决断之前,主动提出解决方案,让自己成为最佳人选。
女皇缓缓睁眼,眼神中带着一丝锐利。她端坐王座,盯着寇然片刻,随后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温和,但其中的意味却让人琢磨不透:“寇然卿,你愿意接手此事?”
“臣愿倾尽全力。”寇然微微低头
女皇轻轻点头,视线从他身上移开,看向站在一旁的另一道身影:“雅言,你是帝国财政厅的执政官,此次赈灾所需的银两调度、税收调整,皆需你全权负责。”
雅言站得笔直,听到女皇点名,她微微一怔,随后立刻低头应道:“谨遵陛下旨意。”
她的眼神下意识地望向寇然,后者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与笃定,仿佛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内。
“很好。”女皇目光扫过二人,语气意味深长,“你们二位需精诚合作,赈灾之事关系到帝国百姓的生死安危,绝不可有半点疏忽。”
“是。”寇然和雅言同时俯身行礼。
寇然低头,双手恭敬地接过女皇递来的手谕,指尖碰触到那冰冷的玉玺封印时,他的眼中掠过一抹难以察觉的光。厚重的金色卷轴映着大殿的光辉,如同一份无上的权柄,他微微收紧手指,掌心稳稳握住。
转身迈步离开,他那朴素的黑色长袍曳地,随着步伐微微摆动,在金色光辉的映照下,像极了一道幽深而沉静的影子。他未曾回头,唯有微垂的眼睫掩去眸底那一抹深沉不见底的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