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建安七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孔融(153 年 - 208 年),字文举,鲁国人,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少年成名:

让梨之举:四岁时,与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主动拿小的,把大个的梨让给兄长,并说这样做才符合孝悌的规矩,这一行为使他年少时就闻名乡里。

少年“登龙门”:十岁时随父亲到京师洛阳,独自拜会“天下楷模”、河南尹李膺。他声称是李家世交子弟得以进门,在与李膺及宾客交谈中,反应敏捷、对答如流,让李膺赞赏有加,由此扬名于洛阳。

2. 步入仕途:起初州郡官府争着聘请他做官,他都推辞不就,直到接受司徒杨赐的聘请做了司徒府掾属,才步入仕途。曾历任侍御史、虎贲中郎将、北海国国相、青州刺史、少府、太中大夫等职。

3. 主政北海:

董卓把控朝政时,因孔融说话不合其意,被转任到黄巾军闹得最厉害的青州北海国任国相。在北海,他招集士民,扩充军队,并联络附近各州郡,希望共同抵抗黄巾军,但曾多次兵败。其中一次被黄巾军围困,他派太史慈向平原相刘备求救,刘备派兵为其解围。

4. 与曹结怨:后来孔融被征召到许都,曹操逐步成长为北方霸主,孔融则成为许都清流名士之主。因戒惧曹操的野心,孔融常常以偏激放宕的言辞嘲戏曹操。例如曹操攻屠邺城后,曹丕私自纳娶袁熙之妻甄氏,孔融致信曹操,杜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典故进行讥讽;曹操颁布禁酒令,孔融两次致信表示反对,信中多有嘲戏、侮慢之辞。

5. 悲惨结局:曹操对孔融非常不满,最终授意他人罗织孔融罪名。建安十三年(208 年),孔融被以任北海相时招募军队意图谋反、私下会见东吴使者讪谤朝廷、不着官服出入皇宫违反礼仪、与祢衡互相吹捧行为放荡以及宣扬“父母于子女无恩论”大逆不道等罪名逮捕,连同妻子儿女一并处死。

孔融能写诗,善作文,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散文。他的文章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引喻精妙、气势充沛,颇受魏文帝曹丕喜欢,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孔融列为“建安七子”之首。其散文代表作有《荐祢衡表》《难曹公禁酒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

陈琳(?—公元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政治家,“建安七子”之一。以下是他的主要经历:

1. 依附何进:汉灵帝末年,陈琳在大将军何进门下任主簿,为其整理文书,处理事务。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何进想诛灭宦官,太后不听,何进就想私自引兵进京胁迫太后,陈琳劝谏何进不要召兵入京,认为何进手握重兵,直接采取行动消灭宦官即可,一旦大量军队汇聚在洛阳,局势就会失控,但何进未采纳他的建议,不久便死于宦官之手,陈琳于是避难冀州。

2. 投靠袁绍:

陈琳到冀州后,被袁绍用为记室令,负责执掌章表、书记、文檄,并谋划军机事务十余年之久。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绍派兵攻打东郡太守臧洪,久攻不下。因陈琳与臧洪有姻亲关系且关系友善,袁绍就让陈琳给臧洪写信,陈说利害,劝他投降,臧洪回信回击了陈琳的观点。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起,袁绍大举进攻公孙瓒,截获他给儿子的书信后让陈琳改写。次年袁绍攻破易京,陈琳写下《武军赋》,记录击破公孙瓒的过程,张纮对此赋评价很高。

袁绍死后,陈琳继续服务其子袁谭和袁尚。二人为争夺权位,都试图拉拢名士崔琰,崔琰对双方均坚辞不受,因而获罪下狱,陈琳参与营救,最终崔琰得免。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袁尚听闻邺城告急,班师营救,被曹操迎面击破,奔逃中被曹操包围,陈琳作为袁尚的代表,向曹操乞降,但被曹操拒绝。

3. 归于曹操:官渡之战前,陈琳曾撰写声讨曹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在文中猛烈攻击了曹操及其祖上三代。建安九年曹军攻克邺城并俘虏了陈琳后,曹操的手下都力主杀掉陈琳,但曹操认可了陈琳“当时身不由己,不得不各为其主”的解释,加之怜惜其才能,便赦免了他,还任命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和阮瑀两人共同掌管曹军记室。

4. 后期创作: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征讨乌桓,陈琳随军前往,乌桓平定后,创作了《神武赋》。次年曹操任丞相后,陈琳随之升迁为门下督。随后他跟随曹操大军南征刘表,可能参加了赤壁之战。赤壁战败后,曹操退军至襄阳,与王粲、陈琳等一众文人在此设酒赋诗,陈琳写下了《神女赋》。

此后,陈琳等文人与曹丕、曹植兄弟常常在邺城游玩宴饮,甚至跟随曹氏父子外出围猎,曹氏父子常会要求陈琳等人创作命题诗赋。陈琳在这些活动中创作了《宴会诗》和《止欲赋》《武猎赋》《大暑赋》等作品。建安二十至二十一年(公元215-216年),陈琳又先后从征张鲁和孙吴,作《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檄吴将校部曲文》等公文。

陈琳擅长写作章表公文,文章喜好用典,讲究对偶辞藻,具有骈体化的倾向。其作品结集十卷,约在宋代亡佚,后人辑录各类作品共27题(篇),另有三篇归属有争议。代表作品有《为袁绍檄豫州文》《檄吴将校部曲文》《饮马长城窟行》等。其中《饮马长城窟行》以秦朝修筑长城的故事为背景,通过筑城小卒与妻子的对话,描写繁重的苦役对广大人民的摧残,表达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诗以对话形式写成,五言、七言杂用,诗风朴实、生动,具有较浓厚的汉代乐府民歌的色彩,是最早的文人拟乐府作品之一,对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徐干是东汉末年着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个人生平:

出生时间:公元170年。

出生地:北海郡剧县。自幼勤奋好学,15岁前能“诵文数十万言”,20岁前“五经悉载于口,博览传记,言则成章,操翰成文”。当时正值汉灵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但他不受世俗干扰,专志于学。他不慕名利,对州郡长官的征召多次拒绝,“轻官忽禄,不耽世荣”。后来曹操任命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等职,他曾以病辞官,曹操又任命他为上艾长,他仍称疾不就。

2. 文学成就:

作品风格:徐干的作品以诗、辞赋、政论着称,其赋语言华美,情感丰富;诗歌清新自然,文笔流畅。

代表作品:代表作有《中论》《答刘桢》《玄猿赋》等。《中论》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文章风貌,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学者影响深远。其中《治学》篇强调了主观努力的重要性;《虚道》篇用比喻形象地说明谦虚能使人受益的道理。

3. 历史地位:徐干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与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玚、刘桢并称为“建安七子”,为建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歌和散文被誉为建安文学的典范之作。

徐干于公元217年不幸染病去世。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虽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阮瑀(约165 - 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人,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在个人经历方面,他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建安初,曹操雅闻其名,召他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与陈琳一起负责军国文书的撰写。曹操很多重要的檄文、书信等都出自他们之手。

阮瑀的文学成就颇高。其诗存世不多,以《驾出北郭门行》较为着名,该诗通过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悲惨遭遇,反映社会现实问题,情感真挚深沉。在散文方面,他擅长表章书记,文辞清峻。如他为曹操所写的书信等,既体现曹操的意图,又富有文采,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情境来组织文辞。

阮瑀为人比较恬淡,在政治上不太热衷权势。他的儿子阮籍是魏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在文学和思想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应玚(? - 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人,是“建安七子”之一。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擅长作赋。被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其作品风格较为平和,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中有自己的特点。代表作有《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反映出建安文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在文学活动中,应玚和建安七子中的其他人交往密切,他们相互唱和,共同对建安文学的繁荣。

刘桢(186—217 年),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人,东汉着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祖父刘梁为汉朝宗室后裔,官至尚书令,是东汉后期思想家、文学家。以下是对刘桢的具体介绍:

1. 文学成就:

诗歌方面:刘桢在五言诗创作上成就颇高,与曹植并举,被后人称为“曹刘”。他的诗多以壮美山川为背景,借景抒情,风格清新刚劲、气势激宕、意境峭拔,不假雕琢而格调颇高。其存世的诗歌只有 15 首,代表作《赠从弟》三首,以松柏等为喻,抒写诗人的胸怀志节,具有悲凉慷慨、高风跨俗的气概,其中第二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怆,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尤为人所称道。此外,《赠徐干》诗被钟嵘评作“五言之警策”。

赋作方面:他着名的赋作有《鲁都赋》《黎山阳赋》《遂志赋》《瓜赋》《大暑赋》《清虑赋》等。其赋文风格独特,一改粉饰太平的世俗,以清新的笔调、娴熟的技巧、朴实准确的语言,描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讥讽时事,咏物抒情,实现了汉赋内容由宫廷转向社会,由帝王转向平民的转变,篇幅也由长篇宏制转向短小精粹,为以后的文学发展开创了先河。

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刘桢 5 岁能读诗,8 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被众人称为神童。公元 197 年,因避兵乱,11 岁的刘桢随母兄躲至许昌,在驿馆中结识曹植。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将其领到丞相府,两人日夜解文作赋,志同道合,关系日笃。后来他又结识孔融等其他五学子,他们常聚论学问。

仕曹经历:刘桢被曹操征辟,任丞相掾属,追随曹操南征北讨,参谋军机。建安十六年(211 年)后,出任平原侯曹植庶子,不久即改任五官中郎将文学,随侍曹丕。

“不敬”事件:刘桢性傲,不拘礼法。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酒酣忘情,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诸人都匍伏于地,不敢仰视,独刘桢平视不避。曹丕对此并未介意,但曹操听说后,要治以不敬之罪。经过援救,刘桢才“减死输作”,但是罚为苦役,终身未再受到重用。

3. 历史评价:刘桢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才华,在当时的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被人称赞,而且光景常新,能楷模身后。他与其他建安七子一起,共同构成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三路异世之帝王路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系统再拉也得用着隋末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世子贤婿,快请上位!异世权谋:重生智者王爷有点懵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从小乞丐杀到一统天下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嫡妻难惹九龙夺嫡:废材成皇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开局杀穿曹营,看呆刘皇叔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穿越异世,成就千古一帝大唐天下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之祸害补天前传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官居天子废除昏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圣人齐出,华夏人杰进修班开课了魏臣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乾暴君万界之我是演员大人,得加钱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南宋弃子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全日谈说唐演义画河山诸葛亮魂穿崇祯【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金融帝国之宋归女帝的内阁首辅绛色大宋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江山名士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