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风云已然变化,然而权力的游戏远非只有表面上那些惊心动魄的对峙。凤绾深知,真正的胜利从来不只是看眼前的局势,而是要能掌控每一个细节,决策背后那看不见的手,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此时,丞相府内,凤绾坐在书案前,手中翻动着一本厚重的典籍,目光深邃。春杏站在一旁,她虽然没有直接插手这些事务,却深知小姐的每一个决定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考量和远见。
“小姐,朝堂上虽然表面风平浪静,但凤莘华并不会轻易放弃。”春杏轻声说道,她知道,虽然凤绾已经占据了上风,但凤莘华若死不悔改,依旧会成为一个难以预料的危险。
凤绾淡淡一笑,合上书籍,目光穿透窗外的光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凤莘华的威胁并不是直接的朝堂对抗,而是她那一系列已经开始运作的暗中棋子。”凤绾轻声道,“她若想翻盘,就必须依赖朝中的那些旧臣,尤其是那些被她收买的势力。”
春杏点点头,随即问道:“小姐的意思是,凤莘华已经开始在背后布局?”
“没错。”凤绾的眼中闪过一抹冷光,“虽然表面上她已经失去了太子和皇帝的支持,但她依旧有力量,尤其是那些朝中的老臣,他们不仅仅是为权力而活,还有许多人的私欲和利益在里面。凤莘华若能借此反扑,未必不会成功。”
春杏听后微微皱眉,她自然明白凤绾的意思:“所以,小姐打算如何应对?”
凤绾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景色,片刻后缓缓说道:“我们不能只是依赖朝堂上的风头,更要从根本上削弱凤莘华的根基。她那些依附的老臣和暗中支持她的人,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对象。”
与此同时,凤莘华确实没有放弃,她深知,若想恢复局势,唯有依赖那些仍然向她投去希望目光的朝中势力。虽然太子已经彻底转向了凤绾,但她仍然有一些支持者,尤其是那些年老的权臣,这些人看似对凤绾保持冷淡,实则早已暗中心存忌惮。
凤莘华开始有意识地与这些老臣建立联系。她的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而她用的,是那些深藏不露的策略——她选择通过皇宫中的一部分旧臣,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向皇帝耳边传递她的意见和看法。
她明白,皇帝虽然表面上支持凤绾,但心中依旧对丞相府掌控朝中的权力有所忌惮。她将自己的话语慢慢浸入皇帝的耳中,暗示若丞相府的权力继续膨胀,朝堂将不再平衡,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内乱。她巧妙地引导,悄无声息地把自己从对立面转变为“建议者”,以此在朝堂上寻找一线生机。
然而,她并未知道,凤绾已经洞察了她的一切动作,并开始主动出击。
丞相府的智囊团,已经在凤绾的指挥下进行着一场不声不响的清洗。春杏作为她的心腹,已经开始联络一些朝中势力的旧臣,暗中让他们明白,凤莘华的反扑只是昙花一现,真正值得他们依赖的是丞相府的稳定和凤绾的领导。
“春杏,你可以去联系赵老大人了吗?”凤绾一边整理书案上的文件,一边沉声问道。
春杏点点头,“已经安排妥当。赵大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毕竟曾经辅佐过丞相府,是一个非常有威望的人。我相信只要他表态,其他人也会跟着效仿。”
凤绾微微一笑:“接下来的局势,我们只需要稳住这一线就足够了。凤莘华或许能借用那些旧臣的力量,但她永远无法忽视朝中真正的中流砥柱。”
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一举解决这个隐患。她的每一丝反扑,都将成为她自己埋下的陷阱。”
在这些日子的博弈中,凤绾与凤莘华并未有任何直接的对抗,而是双方在背后各自布局,试图通过各自的力量来扭转局势。
凤绾的布局,既稳重又缜密。她并没有急于出手,而是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她的策略并非仅仅依赖眼前的朝堂,而是逐步通过影响力扩展到更多的地方。她不仅在朝堂上稳住了支持者,还在江湖和商界中暗中培植了一批忠诚的力量,准备在任何时候迎接她的胜利。
而凤莘华虽然暂时失去了皇帝的直接支持,但她依然保有一部分依赖的势力,尤其是一些看似中立,却有私心的老臣们。她开始通过这些老臣,向外界传递丞相府权力过度膨胀的讯息,暗中煽动更多的质疑声,试图破坏凤绾的稳定局面。
然而,她并未察觉,自己每一次的试探和背后操作,都在凤绾的掌控之中。凤绾以更加低调的姿态,默默排除着她布下的所有陷阱。
几日后,丞相府内传来消息,赵老大人已经决定公开支持凤绾,明确表示丞相府的稳重才是国家未来的保障。而这一举动,迅速成为了朝中新的风向标。
凤莘华的支持者逐渐减少,朝堂上的老臣们也开始意识到,若继续站在凤莘华这一边,必然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那些一度不明态度的官员,也纷纷倒向了凤绾,局势已然悄然倾斜。
凤莘华在暗中拼尽全力,但她发现自己所依赖的所有势力,竟然开始转向了凤绾。这一刻,她几乎无法接受自己已然被孤立的事实。
这一章主要描写了凤绾在背后操作和布局的细节,避免了过于直接的对峙。通过对朝中老臣、商界势力等方面的影响,凤绾稳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基础,并通过细致的策略和耐心的布局,逐渐消除了凤莘华的反扑威胁。
而凤莘华尽管还在挣扎,但已经彻底失去了主动权,未来的局势,似乎已经不再有翻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