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包拯与几位江湖豪杰商议后,众人兵分三路展开调查,雷刚与展昭追查黑衣人组织,萧逸寻找玉佩鉴定高手并打听“暗影教”消息,林婉儿调查清平王。
且说萧逸领命后,凭借着他在江湖上广泛的人脉,四处打听玉佩鉴定高手的下落。经过几日的奔波,他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找到了一位隐居的奇人——莫老先生。这莫老先生曾是前朝宫廷的玉器鉴定师,对各类玉器的鉴别有着极高的造诣。萧逸向莫老先生说明来意后,莫老先生被包拯为民请命的精神所打动,决定随萧逸前往开封府。
众人在开封府齐聚,莫老先生仔细端详着从清平王府密室中取出的玉佩。他时而用放大镜观察玉佩的纹理,时而放在灯下查看色泽,时而又轻轻敲击,听其声音。一番检查后,莫老先生神色凝重地说道:“包大人,此玉佩确为真品鸳鸯血玉佩。从这独特的纹理、温润的质地以及隐隐透出的血色光泽来看,世间绝无仅有,正是前朝皇室所制的那对鸳鸯血玉佩。”
包拯听闻,心中一沉,看来清平王的嫌疑陡然增大。包拯立刻下令,再次将清平王带到开封府审问。清平王被带到大堂,仍一脸无辜地喊冤:“包大人,本王真的不知这玉佩为何会出现在王府密室,更不知它竟是真品啊!”
包拯一拍惊堂木,严肃地说道:“清平王,莫老先生已鉴定此玉佩为真。你还想狡辩?这玉佩在你王府密室被发现,你说不知情,如何能让人信服?”
清平王见事情败露,脸色变得苍白,犹豫再三,终于坦白道:“包大人,实不相瞒,这玉佩是有人暗中送来的。几个月前,本王收到一个神秘人的来信,信中说要将这对玉佩献给本王,还说这玉佩能给本王带来无尽的好处。本王当时并未在意,谁知几天后,这玉佩就被放在了王府密室之中。本王虽觉得此事蹊跷,但见这玉佩精美异常,便留了下来,真的不知这背后隐藏着如此大的阴谋啊!”
包拯皱着眉头问道:“那你可曾见过那神秘人?信中可有提及玉佩的来历和用途?”
清平王摇头道:“本王从未见过那神秘人,信中也未说明玉佩的来历和用途,只说让本王妥善保管,日后自有用处。包大人,本王真的是被蒙在鼓里啊!”
包拯沉思片刻,觉得清平王所言或许属实,但仍不能完全排除他的嫌疑。就在这时,展昭与雷刚匆匆赶来,禀报道:“大人,我们发现了‘暗影教’的一处隐秘据点!”
包拯闻言,神色一振,说道:“来得正好!本府即刻带领众人突袭据点,绝不能让他们有所防备。”
包拯、展昭、雷刚以及一众衙役,在展昭与雷刚的带领下,迅速朝着“暗影教”的隐秘据点进发。这处据点位于一处山谷之中,四周树木繁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包拯等人行动迅速,趁着夜色,悄然靠近。
当众人接近据点时,并未发现有异常动静。包拯一挥手,众人如鬼魅般潜入据点。然而,当他们进入据点内部时,却发现这里空无一人,似乎“暗影教”的人早已得知消息,提前撤离了。
“不好,他们肯定是察觉到了什么,提前跑了!”展昭懊恼地说道。
包拯说道:“大家莫要气馁,仔细搜查,看看能否找到有用的线索。”
众人立刻分散开来,在据点内仔细搜查。终于,在一间密室中,他们发现了一批信件。包拯打开信件,仔细阅读,脸色愈发凝重。
信件显示,清平王确实与“暗影教”勾结,“暗影教”企图利用清平王的身份和势力,借助玉佩谋取宝藏。但信件中也透露出,“暗影教”背后似乎还有更强大的势力在操控一切。这个神秘势力究竟是谁,信中并未提及,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阴谋绝非简单的寻宝那么简单,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大的野心。
包拯拿着信件,对展昭等人说道:“看来这案件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暗影教’背后还有神秘势力,而清平王也牵涉其中。我们必须加快调查进度,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展昭说道:“大人,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包拯思索片刻,说道:“展护卫,你继续追查‘暗影教’的下落,务必找到他们的新据点。雷壮士,你联络江湖豪杰,让他们帮忙留意神秘势力的线索。本府则继续审问清平王,看看能否从他口中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另外,通知公孙先生,让他加强对京城内外的监控,防止幕后黑手再有什么动作。”
众人领命而去,包拯望着手中的信件,心中暗暗发誓,无论这幕后黑手隐藏得多深,他都要将其揪出来,还大宋一个太平盛世。案件发展到如今,真相似乎越来越近,但前方的路依然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包拯深知,这将是一场艰难的较量,但他毫不畏惧,坚定地踏上了揭开真相的道路。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