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艳阳高照 心情 都是命
孝祥改革被清算,
逃亡大理求保护。
保皇司一路相随,
大理城内当先生。
高敬之接手保皇司后一直都没有来找我。
林墨这段时间忙着整军备战,现在他是恨不得我立马下令挥师南下一举荡平高棉。
政事方面刘文海和俞法晨两人也给我分担了大部份的工作,余下不多的事情太子戴寿宁替我做了。
我悠闲的在御书房写着字,一旁已经被封为贤妃的高氏在一旁伺候着。前几天我大封了后宫,其实也就是给我这为数不多的后宫佳丽们一个位份。
小琴被封为了皇贵妃;乌白凤封为贵妃;曲珍公主封为淑妃;白鹿白大将军封为德妃;高氏封为贤妃。
小琴还建议我在多收纳一些女子进后宫,但是我觉得应付完这几个正当壮年的女子就已经是极限了,也就委婉的拒绝了小琴的好意。
当然,遇到合适的也会收入囊中的。
暖煦日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御书房的金砖地面上勾勒出几何光影。屋内,沉香袅袅,丝丝缕缕萦绕在古雅的书架与文房四宝间。
我身着一袭玄色常服,衣摆处金丝绣就的蛟龙若隐若现,腰间束着明黄丝绦,端坐在书案前。右手执一支羊毫湖笔,左手轻轻压着宣纸,正专注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我笔杆转动,运笔如行云流水,时而中锋行笔,笔画沉稳有力;时而侧锋轻掠,线条灵动飘逸 ,笔下字迹或端庄大气,或婉转流畅。
一旁,贤妃高氏身着月白色锦缎宫装,绣着淡粉色蔷薇花,裙摆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她莲步轻移,姿态优雅,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白玉茶盏,盏中盛着新沏的碧螺春,嫩绿的茶叶在水中舒展沉浮,茶香清幽。她微微欠身,将茶盏递至皇帝手边,轻声细语:“陛下,练了这许久字,该歇歇,品口茶润润喉。”声音轻柔婉转,恰似黄莺出谷。
我微微抬眸,眼中笑意盈盈,接过茶盏轻抿一口,赞道:“还是爱妃最懂朕。”
贤妃高氏嘴角上扬,露出温婉笑容,而后又移步至一旁的铜炉前,轻轻拨弄着炉中的香灰,让沉香的香气更为醇厚。她不时转头望向皇帝,眼神里满是关切与倾慕。
这段时日,我与高氏的感情也是逐渐升温了,我才是我对段氏遗腹子照顾有佳的原因吧。
书案上,一方端砚砚台,砚中墨汁浓稠,泛着乌亮光泽。镇纸下压着几幅寡人先前的墨宝,笔锋刚劲与柔和兼具。
贤妃走上前,小心拿起一幅端详,由衷赞叹:“陛下这字,笔力愈发苍劲,神韵直追书圣,臣妾看着,满心钦佩。”我搁下毛笔,起身走到她身旁,并肩赏字,两人低声交谈,御书房内满是温馨融洽。
“陛下,保皇司指挥室高敬之求见。”大太监在门外禀报。
“高敬之来的真是时候啊,寡人这里刚完事他就来了。爱妃今晚在寝宫等朕啊。”我笑着看向贤妃高氏,手不自觉的在她丰满的臀部抓了一把。
高氏微笑点头后便走出了御书房。
“叫他进来吧。”贤妃走后我便招呼太监宣高敬之来觐见了。
“臣,高敬之参见陛下。”高敬之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这个高敬之还是守规矩的,作为贤妃高氏的娘家人现在也算是位高权重了,处事依旧如初,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不用拘礼,爱卿多日不来,想必今日定有要事吧。”我转身坐在了窗边的榻上。
“陛下英明,臣昨晚接到南宋方向密报,事情刚才查实,所以特来向陛下禀告。”高敬之也踱步来到我跟前。
“三月前,南宋朝廷出现变故,张孝祥被罢爵免职。经查,这次南宋朝堂的变故皆因张孝祥变法太过急躁,洪家、郑家等一批门阀世家暗中联合一起把他拉了下来。现在南宋朝廷是一片混乱。”高敬之言简意赅的话让我很快知道发生了什么。
南宋那些门阀世家想要干什么我也不想去打听,说来说去根本上还是土地的问题,有权就有地。
“张孝祥现在在哪里?还能活吗?”我有些叹息的问道。
“回禀陛下,张孝祥目前在流放潼川府路的路上。”高敬之的回答依旧简洁。
潼川府路?看来这是把张孝祥发配充军了啊。但凡有些份量的人被发配充军后就算命大能到军营,也在军营活不了几年,最后的结果都是死在军队正常的操演中。
“保皇司派一支人马暗中保护张孝祥,有机会的话就把他带来大理吧。也是一个人才,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怪可惜的。”说完后我又继续拿起了笔,高敬之领命后便退步离开了御书房。
高敬之可能也是觉得我特别的重视张孝祥,所以一有张孝祥的消息便第一时间赶来向我禀告,他自己没有空时,也会派人送来密信。
这一日,我手里拿着密信,仔细的想着密信里的内容。
密信中高敬之说到张孝祥已经到达了遵义军的驻地。这一路上,一共有两波刺客要再押送途中暗杀张孝祥,好在两个衙役拼死保护,再加上保皇司的暗中相助,张孝祥也算是平安的到达了遵义军驻地。
但是既然有人要张孝祥死,那在军营里就更加的方便了。想让张孝祥死,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杀了他,这群世家的掌门人真的爱装好人啊。
大约七天之后,高敬之派人请我去一趟保皇司,我带着俞家兵就去了。
在保皇司小吏的引路下,我来到了主楼二层靠山的一间房。房内一应物品都不缺,屏风后张孝祥和高敬之跪在地上恭迎我的到来。
“外臣张孝祥参见陛下。”张孝祥抢在高敬之之前便喊了起来。
“孝祥啊,有火也别冲着我来发啊。我可是在救你啊。”我一边调侃,一边伸手准备拉张孝祥一把。
被我扶起来的张孝祥明显有些局促,他不安的站在那里,双手还在不断的相互摩擦着。
“哈哈哈哈,孝敬你既然没适应我就说简单一些。现在南宋你是回不去了,现在在大理,你是准备继续为官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我微笑着看向这个我在南宋一手提拔起来的家伙。
张孝祥脸上阴晴不定,在沉思了许久后说道“求陛下给草民一间茅屋两亩土地,草民决意要在田间过完这一生。”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辛弃疾最近做的一首诗。这个辛弃疾是个人才啊,能文能武,寡人在楚州见过他。可惜啊,他不愿来。孝祥你既然来了,事情也是要做的。去我的学宫当一个教书先生吧,想重新入仕随时都可以。”我说完后也没有给张孝祥反对的机会,转身便离开了保皇司。
就这样,张孝祥在我的学宫当上了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