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江中段的玉田囦关,有一座古老的小镇。这里山水环绕,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然而,真正让这个小镇焕发出新活力的,是一个名为“囦关讲坛”的基层学习平台。
2014年,玉田县委金书记来到囦关镇调研。他此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这个由镇党委书记茗子一手创办的“囦关讲坛”。早在来之前,他就听说过这个讲坛的影响力,但当他真正踏入讲坛现场时,他被深深打动了。
讲坛设在镇文化中心的礼堂里,虽然简陋,但布置得井井有条。台上,一位基层干部正在讲述自己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台下座无虚席,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金书记找了个靠后的座位坐下,静静地聆听。
讲座结束后,茗子向金书记致意:“金书记,欢迎您的到来!”
金书记微笑着点头:“茗子同志,你们这个讲坛办得真不错!我早就听说了,今天亲自来看,果然名不虚传。”
茗子谦虚地笑了笑:“我们只是想为基层干部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有机会‘充电’‘加油’。”
金书记点了点头:“基层党组织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镇村干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不断学习。你们这个讲坛,正好满足了这个需求。”
茗子接着说:“是啊,镇村干部说的是农民的话,做的是农村的工作,想的是三农的问题。他们的工作性质和对象,决定了他们需要提升理论高度和视野宽度。我们希望通过讲坛,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这时,一位基层干部走上前来,对金书记说:“金书记,我们真的很喜欢这个讲坛。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还能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金书记笑着点头:“你们的想法很好。‘老祖宗’不能忘,‘大道理’还要讲。这些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真理。你们通过讲坛,让基层干部系统地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茗子补充道:“我们还邀请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来分享‘草根理论’。这些经验结晶,对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
金书记赞许地说:“这很好。你们找到了学习大政方针与研讨农村工作的结合点,传承了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这是基层干部的福音。”
茗子又说:“我们还邀请专家讲国际形势等内容,让基层干部开阔视野,增强国防意识。”
金书记听了,欣慰地说:“这很重要。基层干部不仅要干好农村活,也要关心国家大事。通过讲坛,他们可以坐在‘家门口’看‘世界’。”
这时,一位老干部走上前来,对茗子说:“茗书记,你们这个讲坛还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人生感悟和礼仪修养。”
茗子笑着点头:“是啊,学史可以知兴替,学诗可以养性情,学伦理可以辨是非。我们希望通过讲坛,让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陶冶高尚的情操。”
金书记听了,感慨地说:“茗子同志,你们这个讲坛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还是一颗‘嫩芽’。但只要用心去做,坚持去做,它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基层干部增长知识才干的重要平台。”
茗子坚定地说:“金书记,您放心,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金书记离开囦关镇时,已是夕阳西下。他回头望了望那座小小的讲坛,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相信,在茗子的带领下,“囦关讲坛”一定会成为基层干部的精神家园,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