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安和瞪大双眼,“这是多少钱?”
“有一百文,够买书了吧?”孩子说。
兰宝儿还在犹豫,七岁的商安和可是个狡猾聪明之人,马上抓了那串钱,塞到兰宝儿手里,“兰宝儿,成交,快把书给他!再去别的地方买一本就是了。”
兰宝儿的书不可能要一百文,这是商安和想到的。
兰宝儿眨着眼,一百文呀,挺多的呢,可以给大阿婆买好多大米了。
至于那本书,可以让明姨姨再买一本吧?
兰宝儿收下了钱,“好吧。”
这孩子得了书后,在中间的休息时间里,开始在学堂里炫耀起来。
引得不少孩子都来问兰宝儿还有没有书,他们也想买。
虽然这学堂里不少孩子是图便宜的束修来念书的,但有一部分的孩子是殷实之家只求路近才来的。
兰宝儿被一众孩子围住问,忙乱得手忙脚乱起来。
年纪大的商安和替她回答,“可以帮忙买,一百文一本,概不还价啊,要买的从速啊,来晚了没有了啊。”
商安和吆喝,杨月帮忙记录数人头,兰宝儿回答。
可真正带着一百文钱币的,只有三个人。
但兰宝儿手头又没有现成的书,“我得明天给你。”
“你先收着钱,有书了一定要给我书。”有孩子说。
有人抓着头皮,“我没有一百文,我的镇纸送你换书行不行啊?”
商安和接过他的镇纸,“多少钱买的?”
“不清楚,我爷爷说是从府城买的。”孩子说。
这个镇纸是一只铜狮子,商安和替兰宝儿做了决定,“成吧,先收下你的物品,我们有了书马上给你。”
孩子满意地回坐了自己的座位上。
没带钱的,则说明天会带钱来。
连孙远和孙康,也心里痒痒的,决定回家找商夏兰要钱买兰宝儿的图画书。
中午回家吃饭,商安和和杨月说话去了,兰宝儿跑进卧房,给刘佳和明晓云留言,“我的书被同窗买走了,他们给了我一百文钱,安和哥哥让我再买些书卖给他们。”
又说自己收了多少人的钱,还有一人给了铜狮子镇纸。
刘佳和明晓云马上打来视频。
“太棒了,宝儿,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啊!好,我马上再给你书本。”明晓云夸着兰宝儿。
“晓云,全学堂的孩子都有了注解版课本,他们将来的成绩不得超过兰宝儿吗?咱们的宝儿年纪最小,哪里竞争得过那些大她的孩子?那学堂里,还有十二岁的呢。兰宝儿还不到五岁。”刘佳担忧说。
明晓云笑了起来,“咱们图书馆的幼儿书籍可不少,可你看见哪些孩子不用老师教就能自学成才的?他们可是未成年的幼儿,还学的是新时代的拼音,怎么可能自学得会?顶多比没看书的孩子聪明那么一点点而已。可兰宝儿则由我亲自教啊。”
刘佳被提醒,恍然过来,她笑着拍拍额头,“对对对,我是杞人忧天了。”
明晓云朝兰宝儿挥挥手笑道,“姨姨再打印几本给宝儿,不,我再打印三十二本!”
她给兰宝儿打印的课本,才用了二十张A4纸,加上油墨,成本一块钱。
三十三本也才三十三块钱,但能让兰宝儿赚三千多文,这生意太值了。
兰宝儿以为刘佳会批评她不爱惜书,没想到得到了表扬,兰宝儿很高兴,将得到的铜狮镇纸拍给了刘佳和明晓云交换更多的新书。
两人看到镇纸直接呆住,“……”
家里有人爱收藏古董的明晓云识货,她吸了口凉气,“这个镇纸,少说也值万元了。”
她们的成本只花了三十三元,却得到了估价上万的铜镇纸?
发了发了又要发了!
两人激动之下,午饭也不吃了,马不停蹄地给兰宝儿打印起了彩图讲解版课本。
拍过去后,又不忘叮嘱她,书是怎么来的。
“嗯呢,我记下了,是爹爹买的,放在老屋里的,被我找到了。”兰宝儿说。
“对对对,就这么说。”刘佳道。
反正兰宝儿那位爱买奇奇怪怪物品的爹去世了,家里的物品也大多没有人去动用,可以往这上面编借口。
兰宝儿听着刘佳的安排,假装去老宅跑了一圈,回来时,对商安和说,“安和哥哥,我找到我爹更多的书了,在老宅的箱子里。”
商安和笑着道,“我去拿过来。”
他跟着兰宝儿来到了老宅,打开那个箱子,果然看到了齐齐整整的三十二本书。
兰宝儿给了一本商安和,“给安和哥哥一本。”又拿了一本,“这本给杨月。”
“嘿嘿,我也有图画书了。”商安和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商安和抱起书本,关了屋门,和兰宝儿回到家。
杨瑞丰已经带着杨月候在院门外了。
兰宝儿拿了一本书给杨月,“杨月,给,不要钱的。”
刘姨姨说了,自家人不能收钱,杨月和商安和的送给他们就好,外人是要收钱的,一百文一本不讲价。
杨月睁大双眼,这本跟兰宝儿的一模一样呢。
可她拿什么送兰宝儿呢?杨月抓抓头皮,“兰宝儿,明天我让我娘做好吃的给你吃。”
兰宝儿眼睛放亮,“好。”
杨瑞丰莞尔一笑,“上车了,去学堂了。”
三小娃坐上驴车,说笑着来到了学堂。
给了钱的几个孩子,马上朝兰宝儿围过来,“商兰宝,什么时候给我们书呀?”
商安和拍着鼓鼓的书包,“这时候就给你们!”
他拿出一本书,先给了那个给镇纸的,“你的。”
这孩子喜滋滋拿着书走到一旁看去了。
另三个给了钱的,也一起围了过来,商安和也同样给了书。
又有两个回家拿了钱的,走来买书,“商安和,给你钱,快给我书。”
“当然当然,还有几本书。”商安和收了钱,将书递了过去。
除了兰宝儿和商安和杨月三人,学堂里还有十个人买了兰宝儿的书,其中七个人是给钱,三个人是给物。
给物的一个给镇纸,一个给砚台,还有一个将自己的银镯子换了书本。
剩余没有买书的,看着十三个人翻着彩图课本,羡慕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