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煜不知道自己的话对陈毅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就是他知道了也不会在意,他相信书院是培养人才最好的地方。只要他真心教授那些学子读书,自然会有人才出世!
时间一点点过去,半年之后,书院建成的消息很快便传遍北戎各地,众多百姓对这座书院充满了期待。
而陈毅听到消息之后,心中更加笃定要进入学院学习的决心了!不过,他明白自己天资一般,想要获得入学名额,并不容易。陈毅准备回去好好准备一番。
书院开学的日期很快就到来了,秦煜亲自前往书院主持此次招生事宜。
“今日开始招生,尔等前来报考者,一律上前!”秦煜大声说道。他的亲信也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众多前来报考者排好队形。
众人看到秦煜如此兴师动众,心中满是好奇。他们纷纷猜测这座书院究竟有何厉害之处,竟然能让秦煜亲自前来主持招生事宜?
书院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前来报考者都满脸期待的望着眼前的书院,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此时在人群中,一个身穿着书生袍的少年满脸激动,此人正是陈毅。陈毅知道自己没有天资,但他依旧想进入皇家学院就学。
秦煜看到陈毅后微微点头,心中对他还是有些期待的,毕竟他现在也缺人手,只要陈毅表现足够优秀的话,秦煜不介意给他一个机会。
而朝堂之上,众多大臣听到秦煜兴师动众的前来主持书院招生,心中满是不屑。
“秦小子这是在做戏给陛下看啊。”一位大臣阴阳怪气道。
“谁说不是呢。他以为自己是何等人物,竟然敢亲自前来主持皇家的书院招生?”另一名大臣开口说道。
“……”
众人对秦煜此举颇为不满,不过他们心中也有些担心,若是秦煜真的为书院招收到一些天赋过人的人才,那岂不是为他日后回归朝堂埋下了伏笔?
想到这里,众多大臣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给秦煜一个教训!让他明白自己的位置!
就在众多大臣议论纷纷的时候,福宝公公走了过来,“陛下有事询问诸位,还请诸位大人跟我前去觐见陛下。”
“公公放心吧,我等这就前去觐见陛下。”众臣纷纷说道。
他们跟着福宝来到勤政殿,见到拓跋天宝,齐齐行礼开口说道:“臣等参见陛下。”
“诸位爱卿免礼吧。”拓跋天宝看着眼前的众人,笑了笑开口说道:“听说皇家书院已经建成,招生事宜也已经开始进行,不知结果如何?”
“启禀陛下,这皇家书院果然不凡,只是那些前来报考者资质平平,恐怕难以招收到天赋过人之辈。”一位大臣起身说道。
众臣纷纷点头附和,“是啊。秦小子这招生工作,恐怕是要以失败告终了。”
拓跋天宝听完之后,微微摇头,“你们去看过吗?”
众臣听到这个问题后都愣了一下,他们确实没有亲自前去书院了解过情况。不过在他们看来,以秦煜的人望和地位,肯定能招收到不少学生,毕竟书院现在是皇帝钦赐的名字,又有秦煜这个大贵族挂名做名头,但有学生不代表就能成事!
这年头,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都是世家门阀的弟子,而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压根不会去什么皇家书院进修,毕竟他们家里多多少少都和秦煜有点矛盾,双方的立场一直都是对立的。
众臣听到这个问题后愣了一下,他们确实没有亲自前去书院了解过情况。不过在他们看来,以秦煜的人望和地位,肯定能招收到不少学生,毕竟书院现在是皇帝钦赐的名字,又有秦煜这个大贵族挂名做名头,但有学生不代表就能成事!
这年头,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都是世家门阀的弟子,而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压根也不会去什么皇家书院进修,毕竟他们家里多多少少都和秦煜有点矛盾,双方的立场一直都是对立的。
众臣纷纷开口说道:“陛下,臣等认为秦小子应该能招收到一些学子。”
“是啊。他现在也算是北戎的名人了。”
“……”
众人说来说去还是这么一句话,那就是以秦煜现在在北戎国内的知名度,再加上皇家书院这个金字招牌,他只要不是太作的话,肯定是不缺人来报名的,但至于招到的学生质量如何,他们是一句话都不提。
很正常,他们不看好秦煜,可这书院毕竟挂着皇家的名号,他们总不能说皇家的书院招不到人才吧?他们要真敢这么说,那拓跋天宝非得砍了他不可,毕竟这些世家门阀的家伙们心里很清楚,他们的利益都是依靠皇帝,也就是北戎的政权来维护的!
拓跋天宝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你们这样说,那朕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这样吧,朕给你们个机会,秦小子这次的招生,尔等家中可以派出一些子弟前去报名。”
“这……”众多大臣听到这个决定,心中颇为不满。
他们原本就不看好秦煜,如今又让他们把自己家里的子弟派过去,这不是给他们添堵么?
最关键的是,他们和秦煜是对立的关系,而他们家中的子弟又要叫秦煜老师?这未来要是他们和秦煜撕破脸皮,这帮世家子弟怎么办?站哪一头?
现在这世道主流的思想还是尊师重道,你背叛传授你学问的老师,在大众的眼里和背叛了你亲爹没什么差别,到时候他们就是真斗倒了秦煜,自己家里这批子弟也费了,民间的舆论是不会允许有这么大污点的人当官的。
他们都清楚拓跋天宝这个决定就是在分化他们家族的势力,防止他们集体针对秦煜,但是他们还偏偏没有办法明面拒绝!
这可是皇家书院!虽然只是挂名,但是那也是皇家有关系的书院,你敢嫌弃?
见到众臣满脸为难之色,拓跋天宝开口说道:“你们若是不想送自己家里子弟去读书就算了,朕也不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