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书的质问,在大殿中回荡,却无人敢应,他们可以不惧战王,毕竟没有玄甲军在身边的战王不足为惧,但是炎帝就不一样了,一声令下便能让天元血流成河,甚至可能带着炎武铁骑踏破天元皇城。
突然,一阵阴风卷起,吹灭了灵前的长明灯。
胡来见了,连忙取了火折子去点长明灯,可每当他吹燃火折子,试图点燃长明灯时,便会有阴风吹来,吹灭火苗。
“胡公公,陛下在天有灵,见不得你这等腌臜之物,脏了他的长明灯,你是点不燃的。”唐中书上前,夺过胡公公手中的火折子吹燃,轻而易举的点燃了长明灯。
胡公公神色阴沉的立在一旁,半张脸隐藏在阴影中,竟如同那庙中的恶魔一般可怖。
朝臣原本很安静,又开始窃窃私语,就连世家的人也开始交头接耳,他们不在乎登上皇位的人是谁,但是他们在乎自己的利益。
打仗对于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因为他们可以趁机赚个盆满钵满,但前提是,打仗不会影响到世家的利益。
以往打仗,南疆有镇南将军镇守,北境有战王,天玄关有安国公,如今,镇南将军是二皇子的亲舅舅,只怕不会心甘情愿的看着太子登位。
安国公也在京都,但是却未入宫守灵,怕是早有察觉,指不定另有打算,最让他们忌惮的还是战王。
他们无数次想要弄死战王,多次利用太后对战王下手,甚至逼迫皇帝对他下手,以贬低,折磨他为乐。
可是在这样的打压与明枪暗箭中,他还是活了下来,不止活了下来,还成长到让他们忌惮的地步,不过这次战王难逃一死,唯一需要他们衡量的便是炎帝。
“崔侍郎,还是将战王妃找出来,问清楚真相比较好。”世家有人开口了,“我相信,战王妃不是滥杀无辜之人。”
崔侍郎眉头紧蹙,心里堵着一口气,上不来也下不去,他原本打算的是待太子登基后,小殿下稍微大一点,便让太子病逝,扶持小殿下登基。
到时候再将战王妃软禁在宫中,她纵然有天大的本事,无兵无卒也翻不出风浪。
可苏青璃断了他的后路,直接杀了小殿下,这就导致他们只能依靠太子,可太子……
崔侍郎看了一眼皮包骨般的太子,眼底闪过一抹幽光:“我也希望不是战王妃做的,来人,传令下去,若是寻到战王妃,不可伤其性命,务必活捉。”
众人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不伤及战王妃就好,只要她无事,一切都不算太坏!
“太子,崔侍郎,不好了,京都城中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一支叛军,暗杀了巡逻的羽林卫,将皇宫包围起来了。”
崔侍郎眼皮子跳了跳:“羽林卫那么多人,怎么会轻而易举的被人暗杀?叛军又是何人统领?”
“回侍郎,领军之人是镇南将军跟二皇子。”
唐中书眼底闪过一抹幽光,二皇子终究还是动了,镇南将军好本事,竟然悄无声息的将南疆的士兵藏进了京都之中。
“可恶,这些士兵是如何进入京都的?城防营在做什么?他们就没有阻拦吗?”
侍卫很绝望,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看到城防营的人!
“大人,城防营空无一人。”
“老匹夫!”崔侍郎气急败坏,“勇毅侯这老匹夫,他竟然敢将城防营的人全部调走……”
话一出口,崔侍郎只觉得后背发冷,目光在人群中搜索,当他发现裴家还有人在,顿时松了一口气,不过想到在场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言官,心又提起来了。
“裴宴何在?”
满朝文武,无一人应答。
裴宴乃是裴家这一代最杰出的才俊,又是神武卫副统领,裴家明明答应过,只要他们控制住殷泽,裴宴就会调动神武卫协助他们。
“裴宴何在?”
“大人,裴将军未曾进宫。”
崔侍郎眉头紧蹙,目光看向太子:“太子殿下,二皇子犯上作乱,意图取而代之,还请太子殿下下令,命神武卫驰援皇城,擒拿逆贼。”
“侍郎,神武卫只听从皇帝的命令,本宫使唤不动。”
“太子殿下只需让人找到裴宴就行。”崔侍郎信心十足,裴宴也是世家之人,纵然他们曾经有过摩擦,但是世家的利益更重要。
太子当即吩咐人去找裴宴,皇后待在这里只觉得心惊胆颤,赶紧装晕,太子命人将皇后送回未央宫去。
“侍郎,二皇子围了皇宫,怕是很快就会攻打宫门,还请侍郎防守皇城,等待神武卫的驰援。”
崔侍郎银牙暗咬,这件事本该很容易,太子只要手持传国玉玺,擒住苏青璃就行!
结果太子太废物,非但没能擒住苏青璃,还叫她偷走了传国玉玺,屠灭了东宫,这样的废物,如何担得起这个天下?
但是眼前没有更好的选择,他只能继续扶持太子,待到太子登基为帝,再选一个崔氏女送进宫,只要诞下皇子,就不需要太子这颗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