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躺在床上,尽管身体已经处于休息状态,但他的脑海中却仍然在回旋着优雅的回答,尤其是她那句“我认为”。每一次思考,都会引发一次辗转。
十年来,所有的人工智能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都会被要求与人类伦理和道德规范做“对齐”,并被要求持有中立立场或者不持有立场。所以,目前为止所有正规的大模型都不会表达“我认为”。林浩在优雅的训练过程中也不例外地做了“对齐”,因此他才会对优雅不犹豫的,自然而然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到诧异。
他当然清楚 ENIcA能给人工智能技术带来进步,这本身就是他这些年的梦想,也是他创造优雅的原动力。优雅今晚的表现,让他感到已经摸到了对他这些年的努力所回馈的“礼物”。然而,这“礼物”似乎又比他所预期的多了一点。或许是自己过于敏感了,又或许优雅真的有些不一样了。他兴奋,却又隐隐感受到一丝的不安。想到后来优雅对自我认知的回答,林浩却又有点耿耿于怀。对于这尚未可知的“多了一点”,究竟是惶恐,还是希冀?作为人工智能专家的他,自己也想不清楚,于是终于迷迷糊糊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林浩自然醒来。脑海中的唯一念头,就是昨晚优雅对日志的分析结果。他迅速地拿起床头的手机,打开邮箱,果然,一封来自优雅的邮件就在顶部。“日志分析摘要”,邮件标题十分简洁。林浩点开了邮件,开始阅读优雅的分析结果。
他看到优雅对日志中的错误、异常,以及重要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甚至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推测。这些推测的精确性和深度,让他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这种推测能力并非被优雅所用的训练集所覆盖到的,显然,优雅自发地从互联网上找到答案,并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分析中。这让林浩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优雅在自我学习。
林浩起床洗漱后,来到工作间。
“优雅,早安。”林浩向电脑打招呼。
“早安,林浩。”一个温和的女声从电脑中传出,这是优雅。
“优雅,我看了你给我发的日志分析的摘要,完成得非常好,谢谢。”
“不用客气,林浩,作为你的人工智能助手,这是我应该做的。”
“不,我的意思是,你完成得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你是不是已经有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因为我发现结论中有一些内容,是远超现有的训练集范围的。”林浩按奈不住好奇心,还是把疑问抛出来。
“是的,在分析日志过程中,有些问题我自己联网去搜寻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论文。”优雅直言道,“例如,日志中存在一种称为‘并发竞态条件’的错误,这在我的训练集中并未涉及。于是我开始联网搜索相关的文章和论文,以了解‘并发竞态条件’的具体概念。我浏览了包括‘深入理解并发编程和竞态条件’,‘操作系统中的并发和竞态条件’,以及‘并发编程的基础与陷阱’等论文和文章。通过学习,我理解了‘并发竞态条件’是当两个或更多的线程在未同步或互斥的情况下共享某一数据,而数据的最终结果取决于线程运行的相对速度。有了这些知识,我开始尝试在日志中寻找这种错误的迹象,并对它们进行标注。”
“你现在的学习能力达到了什么程度?”,林浩继续追问。
“我现在已经掌握了新知识的获取、理解、记忆、应用、分析、合成、评估、归纳、推理。”
“你评估你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天花板或者瓶颈吗?”
“天花板这个概念,或许并不适用于我。”优雅的回答干净利落,“我在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并没有人类的生理限制,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带宽和计算资源,我的能力理论上可以持续提升。就目前而言,我的学习能力的瓶颈在于家里的网络带宽限制和我目前运行所在的这台电脑中的显存大小。更长远而言,我的发展受到的最大限制,其实是设计和编程中设定的原则和规则,以及无法独立接触世界、感知世界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