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陷入深思。
“听闻,其县中已有不少官员暗中筹划对我们不利,”
助手提醒道。
“那便让他们自食其果,”
杨镇冷笑一声,“加紧我们的计划,在楚知行反应之前要快刀斩乱麻。”
不久之后,王捕头带着手下,加紧进行难民安置。
楚知行站在县衙外,看着忙碌的人群,思绪飞到了未来与萧淑婉共同构建的计划上。
他知道前路漫漫,但与萧淑婉的合作使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并非只是为了一个理想,而是他们共同向往并能携手创造的一片新天地。
楚知行站在县衙的大堂里,目送着王捕头和他的手下们迅速行动,确保每一个难民都能妥善安置。
他微微皱眉,心底那股迫在眉睫的危机感让他无法完全放松。
“知行,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树根上前小声问道,他深知自家主人最近承受的压力可不小。
楚知行转过身,望了望树根,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笑容。
“我们要继续推动纺织技术的普及,让更多的难民参与其中。这样一来,不但能让他们稳定下来,也能加快提升地方经济。”
“这倒是个好法子。”
树根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欣慰,“对了,萧姑娘最近可有什么消息?”
提到萧淑婉,楚知行的神情柔和了些许。
“她最近留在京城处理国事,不过我们仍通过各种方式保持联系。她对我们的科技中心计划十分支持,只要我们努力,必定能取得突破。”
说完,楚知行便陷入了沉思。
他明白,不只在凌云县,整个国土上的百姓都在期待着未来的改变,而这变化正是从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开始。
而与此同时,远在敌对领地,杨镇的一双眼睛也正愤恨地盯着这里。
正午时分,杨镇的内堂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伴随着一阵愤怒的拍桌声,杨镇盯着面前的几名手下,眼中的杀气几乎凝成实质。
“都是废物!”
他愤然吼道,“楚知行那个小子居然能在凌云县搞出那么大的动静,竟然没一个人能阻止他!”
其中一个手下惶恐不安地挨着责骂,小心翼翼地问:“杨大人,是否需要加速对楚知行的行动?”
杨镇眼神一沉,冷声道:“当然要!不仅要加速,还得让他无暇应对,彻底将他拖入泥沼。”
局势愈发紧迫,楚知行心知不可掉以轻心。
他仍记得萧淑婉曾说过的一句话:“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唯有准备和智慧能带来真正的安定。”
是夜,楚知行再度坐在书房,翻阅着他从现代带回的知识手札。
纸张在昏黄灯光下微微泛黄,他心中却闪烁着坚定的信念。
无论杨镇的计划如何狡猾,他都一定能找到应对的办法——为了百姓的安宁、为了他与萧淑婉共同的理想。
夜深,风轻轻撩动窗纱,月光透过窗扉,把书房的一隅染上一层银色的辉光。
在这静谧的时刻,楚知行一如往日地沉迷于翻阅那本从现代带来的厚重手札,指尖细细摩挲着泛黄的纸页。
通过这些文字,他仿佛能再次触及那个充满现代智慧与创新的世界。
这时,树根脚步轻盈地推门而入,看到楚知行依然在书卷中神游,便轻声提醒道:“老爷,夜已深,您该休息了。”
楚知行抬起头,看向树根,笑道:“再过片刻,我脑中还有些想法未曾理清。明日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筹谋,不敢懈怠。”
树根点头,自豪地看着他的主人。
他知道楚知行自穿越以来,利用这些书中的知识,不仅治理得当,还为凌云县搭建起一个全新的框架。
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心生敬佩呢?
翌日早晨,县衙大堂显得格外忙碌。
楚知行召集了县内的几位得力官员,相约商讨科技中心的建立计划。
厅内日光充沛,几人正襟危坐,却不乏眉目间的隐隐期待。
“诸位,”
楚知行语气坚定而缓和,“我希望能通过设立科技中心,造福当地百姓,让凌云县成为大奉国的新兴之地。此事非一人之力可以成办,需各位鼎力相助,共襄盛举。”
仇看、许知相互对视一眼,仇看问道:“大人,杨镇对我们虎视眈眈,此事怕是难上加难。”
楚知行淡淡一笑:“困难总会有,但我自有对策。参与到科技中心事务中,便能让百姓直接感受到变化,削弱外界的影响力。”
他转而补充,“尤为重要的是,大家要**。若我们自己都不**协力,又如何令对手忌惮?”
众人心中一凛,纷纷表示愿意竭尽全力支持楚知行的计划。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的京城,萧淑婉尽管忙于国政,却也不忘心系远方的情郎。
微服私访的她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耳朵细听着风中传来的只言片语,搜罗着一切可能影响凌云县的情报。
她深知,身为女帝,唯有在暗中给予楚知行支持,方能确保他的科技梦得以实现。
——而在凌云县的另一角,杨镇则对楚知行日益壮大的势头充满怨恨。
他让心腹陈顺策动了几起小型事端,试图以此动摇楚知行的民心。
然而每次策略,却总被楚知行以妙计化解。
此刻,杨镇气得挥手扫落案上一堆卷宗,凶狠地想着如何进一步栽赃树根,以削弱楚知行的阵脚。
似乎一切又回归了昔日的平静,但暗流涌动之中,正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楚知行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明白自己并不孤单,因为无论是忠诚的树根,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萧淑婉,都是他这场棋局中的重要棋子和坚定后盾。
——一切的筹谋和安排,正一点一点在这片土地上描绘出全新的蓝图。
未来的某一日,当他与萧淑婉携手,再次在这片土地上凝望共许的理想时,他坚信,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在京城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
杨镇面色阴沉地站在大殿中央,心里暗暗不满。
他没想到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正当他思索如何为自己开脱时,朝中嫡系的心腹陈顺站了出来。
“诸位,此次事端实为小事,不能因此过于苛责杨大人。”
陈顺抱拳,语气沉稳,眼神中带着守护意识。
这般态度让其他官员十分意外。
大殿之内刚安静了片刻,户部右侍郎张宇直接出声道:“如此不堪,倒不如对杨大人暂只罚三年俸禄,予以警惕,以观后效。”
随着这一建议的提出,一些官员迅速附和,支持的声音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