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宝被麦苗拉着,心下即高兴又害怕。
他怯怯的觑着王婆婆的神情,见王婆婆没有开口赶他,心下松了不少。
“我可告诉你,去了我家可没人照顾你,还要做活下田,你若不乐意趁早走。”
王婆婆心里不别扭那是假的,又有些生气无奈。
赵家宝见她如此,一时不知所措,只以为王婆婆不喜他。
李氏连忙凑在他耳边道:“还不快谢谢奶奶,她这是留下你了,日后懂事听话些,她不会赶你走的。”
赵家宝眼睛一亮,立马“扑通”跪地,对着王婆婆就是感激。
“谢谢,王奶奶,我一定听话。我会干活,我不要人照顾。”
“行了行了,快起来,动不动就磕头,让别人瞧见还以为我王慧芳苛待你呢。”
说罢,王婆婆也不理,自顾自的往牛车那儿去。
麦苗示意赵家宝赶紧跟上,她自己则是快一步追上王婆婆。
“奶奶谢谢你。”
王婆婆侧目看着她这个孙女,没做声。
只是心里不免又多了份担心。
几人处理完王氏的身后事,回了陈家村。回前,与邻里知会了一声,若县衙的人问起,告知去处有得寻。
回了村,王婆婆为了答谢村长等人的帮忙,特约了日子请几家吃了顿饭。
赵家宝来了后,抢着洗衣拾柴,帮着打扫喂畜,表现的极其勤快。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王婆婆将他的表现看在眼里。
某日,“明日你去村里的学堂上学,我跟村长那处已经说过了。”
干巴巴的一句话,却是将赵家宝近些时候的不安彻底消除了。
县衙那处近些时候还未有进展,赵大不知所踪。
赌坊的人倒是上门来过一次,只赵家宝一个六岁的孩子,他们倒是想上点手段,可陈家村他们也不敢放肆,只得悻悻的回去。
赵家宝这一住,便是一辈子。
时间过得极快,转眼便进了九月。
因着谭春与许宝如的婚期订在九月初九,这些时候谭月梨与谭月芽姊妹俩几乎都住在娘家。
陈长江与石双虎将家中的事情安排好,便一道跟过去帮忙。
谭夏、谭秋二人,婚期前两日便告了假,家去帮忙。
正式迎亲那日,个个打扮的喜庆。
谭家那也是极其舍得,单招待客人的点心瓜果都是福生记的。
原先青柠想着不收钱,奈何谭老爷子如何也不答应,最后还是对折的价谈妥。
十里八乡的都愿意过来凑个热闹,图个喜庆。
孩子们不断围着谭家说着喜庆话,叶氏也不吝啬,让谭夏与谭秋二人给孩子们抓糖。
除了乡亲邻里、自家亲戚,谭家将于老爷子、薛老夫人等人都邀了来,只想着让他们都热闹热闹。
毕竟,前段时间事情一桩接一桩,他们也没有个放松清闲的时候。
他们也乐得来,一个个的还没见过农家娶亲,再者有这样的喜事谁都想沾沾喜气。
这里的流程,初八是女方家。来得都是女方的亲朋好友,为的是给女孩子添妆送喜。
同时女方家还会在这一日,请喜人前往男方家辅设新房,这喜人可不是谁都能做的。
需是家族美满,多子多福的人家才行,也是讨个好寓意好彩头。
第二日,新郎一家最是忙碌,算好吉时出发迎亲。
谭春这里可是将孟谨怀、于家兄弟、青松四兄弟都带上了,心里那叫一个胸有成竹。
一路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谭春这里早早的与于老爷子打了招呼,借了马匹车架,用做迎亲用。
又将各处的牛车也都借了来,这里与县城离着也不算近,单赁脚程怕是有得走呢。
骏马壮牛,被装扮的喜庆。
进了县城,早就有许家的侍从盯着,见他们来立马让人回去禀告。
许家门前早围满了人,待他们近了,司仪立马让人去放火鞭。
谭春等人下了马,被孟二等人簇拥着往里进。
“唉,今日谭郎君若想进我许家门,娶我许家女,可不好这么进的。”
一位年轻男子,拦住谭春。
谭春行礼,“这位郎君待要如何?”
“自然请谭郎君做催妆诗一首,才是。”
谭春一听,倒也不难,这可是早早备下的。
立马朗声道:
“许府娇娥貌若仙,红妆待嫁意绵绵。
今朝吉日迎佳偶,莫使檀郎久立前。
春风已至花将绽,鸾凤和鸣在眼前。
速整云鬟出绣阁,同乘花轿结良缘。”
此诗一出,周围众人皆赞。
那年轻男子亦含笑点头,随后又道:“一首可不够,还请郎君再来一首。”
周围的人也都纷纷起哄,谭春却道:“各位兄弟叔伯,这一首催妆诗可将我肚子里的文墨都榨了个干净,不若换个别的吧?”
另一男子道:“行,那就问个旁的。请问谭郎君,这日后你们夫妻二人谁当家啊?”
谭春笑道:“自然是娘子当家,我都听她的。”
“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
“即是许娘子当家,那谭郎君就不怕旁人说你惧内?”
“嘿嘿,我可不惧,我家娘子自然一等一的好,她不当家谁当。”
谭春可不在乎他们,他与许宝如那可是自己瞧上的,各自的性情那也是熟悉的。
拦门的还想着在闹,被青松几人几下一挡,便开出了一条道。
谭春便趁机进了院子,入了正堂,拜见了岳父岳母。
那里喜娘算着时辰,给许宝如梳妆。
时辰到,新娘由娘家兄弟背着出门上轿,新娘家中的女子此时用棍子轻敲新郎,以示警示。
日后不可欺她许家女,这叫下婿。
待新娘入了轿,谭春骑马绕车三圈,凑热闹的人向彩车要酒要钱要吃的?,此为障车。
这边迎了新娘往回去,那里鞭炮送亲远去。
许掌柜夫妇二人,满是不舍,眼泪是抹了又抹,高兴又不舍。
进了村,吹打至谭家。
新娘下轿双足不能履地,早有人为之递传麻(布)袋铺于地,使之踏袋而行?。
行至正门,众马鞍上跨过,寓意婚后生活平平安安。
再拜灶台,此时男方的亲属从侧门出,再从正门入,踩着新娘的脚印沾喜气。
经过这些,新娘直接送人洞房,入账皆在黄昏之时。
谭春怕她饿,便让谭秋备了吃食送去新房。
许宝如见谭家人如此关爱她,心下不免又少了几分不安。
外头的宴席正热闹,不住的有人劝酒,虽有人挡,谭春也喝了不少。
撤了席,离着吉时不远,正堂快速布好,谭家长辈入座。
司仪高喝:“吉时到”
新郎与新娘正式拜堂,待拜过了天地,新人被齐齐送入洞房。
全福人撒账说着各种吉祥话,二人共饮合卺酒此后便是夫妻一体。
原本外头的人都等着闹新妇,都被谭春档了回去,只道今日新娘累了,闹不得。
个个见谭春如此维护许宝如,又是揶揄又是打趣,倒是将谭春闹了个大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