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发话,百骑省、御史台、大理寺三法会审,审判速度很快迅速。
嫌疑人、受害者、证人证言很完整,鸿胪寺卿崔明礼被揍明白了,戴罪立功。
大理寺判处高句丽使团三至五年的劳动教育,鸿胪寺罕见的对高句丽发出了外交抗议。
三日后,高句丽使团全部被送入了泾阳劳教农场,去砸石头搬砖头。
《大唐周报》大张旗鼓刊登了这件自《唐民法》颁布之后,首个涉外案件。
《周报》上再次强调了《唐民法》的严肃性,敦促在唐外国人严格遵守法律,要求各级法律部门严格执法,对涉外案件要严加办理,决不姑息。
不过,经过高丽使节辱唐案之后,李二凤鉴于百骑省、御史台、大理寺权力过大,又把刑部重新复立起来。
听取了陈昀意见,现在的刑部和以前的刑部,大相径庭面目全非。
有点类似于后世司法部的组织建制和机构职责,负责监狱管理和囚犯管理改造教育。
新的刑部成立之后,经过皇帝陛下签发,内阁发布了一条新的诏令。
以后全国状师统一由刑部管理,刑部会组织状师进行考试,通过之后颁发状师资格证。
只有拥有状师资格证的人,才能代理诉状,没有资格证的民间状师,各级大理寺不予受理。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内阁欢欣鼓舞,不知道给李二凤放了多少个彩虹屁,终于把手插进了法律机构。
虽然还是不能直接干涉司法,至少比之前密不透风的情况要好。
劳教场可是个油水很足的地方,产出除过给国库交上大部分,剩下的归地方官府所有,这就好啊!
内阁现在增加到十部,加上监察百官的式部,权力大增。
听说首相和次相府上,每天宾客络绎不绝。
大理寺卿于志宁和御史令魏征大为恼火,抗议了好几次,但李二凤决心已定,只好偃旗息鼓任命。
百骑令翟长孙其实就是个特务头子,不敢忤逆李二凤,不过对内阁把自己最大的一块肥肉捡走,很是不满。
三个重要的执法部门对内阁意见很大,多次在朝会上发难,不是弹劾就是反对。
陈昀感叹,果然是帝王心术,李二凤想必非常满意。
这才对嘛,你们要是一条心,其乐融融,那该担心的就是我李世民这个皇帝。
参议院和集议院的人员名单已经定下来,参议院全是皇室成员和伯爵以上的贵族,一共一百二十八位。
集议院由下级贵族和世家,以及全国二十道及军方三法、各界代表构成,一共三百六十位。
第一次两院大会定于贞观二年八月初一正式进行,《大唐周报》公告了两院职权、名单和两院大会时间。
陈昀虽然也在参议院议员名单之中,不过还有三月就要发动灭突战争,李二凤又让他“滚回”原州。
没等高句丽使节判决结果和两院大会,陈昀就“灰溜溜”离开长安。
走之前,陈昀进宫探视了长孙,小李治雉奴现在就几个月,是个小奶娃,吃了就睡,睡了就吃。
长孙生产之后,更显雍容华贵,一副母仪天下的感觉。
经过孙思邈的治疗和调理,长孙现在显得十分健康。
经过袁天罡面相,寿命至少增加了三十岁,将来会儿孙满堂。
长孙见陈昀来看她,非常欣慰,问了问李泰和长乐的情况。
拿出了亲手缝制的小衣服,说是送给陈昀四个孩子的礼物。
这可太贵重,陈昀千恩万谢。
出宫时,李二凤让陈昀带上了两人,太子李承乾,太子少师李纲。
李纲已经年迈,身体不太好,李二凤让陈昀带回原州,让孙思邈给调理调理。
至于李承乾,李二凤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的教育方式,采取放养模式。
还命令陈昀今年出征时,带上李承乾,而且把东宫六率也派到了原州。
现在的李二凤和历史上贞观前期的李二凤,完全不同,甚至有点像他的表叔隋炀帝杨广。
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更加的强势。
不过因为有陈昀这个外挂,贞观不仅没像大业那样崩溃,而是迅速崛起。
李二凤在全国建立了多达十所钢铁厂,河北道前线,建立了三座钢铁厂。
到年底,大唐钢产量会突破二十万吨,完全够军队换装所用。
陈昀带着李承乾李纲,率领着四千多东宫六率的人马,浩浩荡荡地返回原州。
大唐贞观第一次两院大会,也在陈昀离京十日后开始。
经过半个月的激烈讨论,两院大会正式颁布了《大唐贞观宪法》,规定了国体政体,内阁职权。
总体上有点一战之前德意志和小日子的样子,不过还是保留了更加浓厚的封建体制色彩。
李纲东山悟道之后,成为圣人,被李二凤贞观季圣,陈昀感觉有点不伦不类。
李纲和孔颖达等人,重新搞出来一套“新天人感应”学说。
认为皇帝是三皇五帝合一,是上天意志在人间的投影,天人合一。
《大唐贞观宪法》按照“天人合一”的学说,确立了皇帝主权的原则。
规定皇帝是大唐最高领袖,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大权。
拥有所有宗教的解释权,是众神之神。
也就是说不管这个教那个教,只要入了大唐,大唐皇帝就是所谓上帝的在民间的化身。
很是复杂,陈昀这帮人和神棍差不多,有种耶教那种,三位一体的感觉。
陈昀不求甚解,只要他们能糊弄住天下人就行。
回到原州,陈昀开始全力备战,把李承乾丢到原州小学。
这下可苦了鼻涕娃李承乾,白天接受小学教育,晚上接受李纲儒家教育。
来了原州每天营养充足,肉蛋奶管够,就这样,这娃竟然还瘦了,可见压力很大。
不过不用受李二凤压迫,倒也心情舒畅,尤其还能见到太子妃,别提多开心。
本来历史上席卷关中的蝗灾,这次没闹出什么大动静。
李二凤和陈昀知道历史,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小小蝗虫不足以惧。
时间慢慢往前走,九月到了。
今年种下的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虽然经过旱灾蝗灾影响,取得了大丰收。
关中二百万人,上百个集体农庄,玉米和土豆、甜菜堆得如小山一般。
各个州县的官员们激动的奔走相告,李二凤答应,会把集体农庄的高产作物分配给地方。
因为旱灾,很多州县都没人了,当个光杆司令有何意思。
拜陈昀到处搞得饭庄,人们早早知道了土豆和玉米等作物的吃法。
各地的彩虹屁如化雪一般飞入长安,李二凤大喜,专门写了一首诗,刊登在《大唐周报》上。
诗名曰:天下无饥!
扫灭突厥的战争已经成熟,兵精粮足,李二凤觉得找颉利麻烦的时机已经成熟。
贞观二年十月二十,朝廷下诏命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并州都督英国公即李世绩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原州都督雍国公秦叔宝为萧关道行军总管。
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霍国公驸马柴绍为恒安道行军总管,晋阳大都督鄂国公尉迟敬德为畅武道行军总管。
几十余员大将共率兵二十余万,受李靖节度,兵分六路准备出击突厥。
这次出征是大唐军事改造之后,第一场战争,比历史上足足多了十万余人。
这十万人是新军,已经装备了火器。
原州刺史高平县侯陈昀和鲁国公程知节作为副将,由秦叔宝统辖,一路北上,攻击突厥复地。
太子李承乾秘密随大军北上,东宫六率也被纳入军中,真正的锐士需要饮血才能成长起来。
远在草原的颉利,还躲在牙帐中每日饮酒不息。
得到消息之时,已经大军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