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九年,咱们这位乾隆大帝,那可是真不含糊,一拍龙案,发了道御旨,那言辞犀利得,跟扔刀子似的,直接把达瓦齐那小子的恶行给“晒”了个底朝天。这不,等于是大白天的,皇上亲自扯着嗓子喊:“嘿,你小子不地道啊,咱得开练了!”
话说回来,要打仗,光靠嘴炮可不行,得动真格的。乾隆爷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老理儿。于是乎,他老人家一声令下,那些地方官啊,还有那些个足智多谋的大臣们,一个个跟领了军令状似的,忙着规划起两条进军的“黄金大道”来。这路得修得又平又宽,还得保证后勤补给畅通无阻,毕竟,大军出征,吃喝拉撒都是大事。
更绝的是,乾隆爷这手笔,那叫一个豪迈!准备了15万匹战马,那马儿们一个个膘肥体壮,随时准备撒开蹄子狂奔;还有十万头骆驼,它们可不光是沙漠里的“导航”,更是移动的货仓,驮着军需物资,稳稳当当。至于吃的嘛,皇上更是想得周到,十万头牛羊备着,活生生的“移动食堂”啊,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保证士兵们吃得香、吃得壮,有力气打胜仗。
这仗还没打,气势上就已经赢了三分。乾隆爷这招“粮草大动员”,简直是古代的“后勤保障学”典范,让人不得不感叹:这皇帝当的,既有威严,又不失风趣,连打仗都能玩出这么大的阵仗,真是服了!
说到这肉食和主食,那简直是“肉山粮海”啊,士兵们吃得满嘴流油,估计打完仗都能直接转行去当摔跤手了。可说到新鲜蔬菜嘛,那就得靠士兵们的“心理素质”了,得学会把沙子当成“自然调味料”,毕竟在那会儿,想吃口新鲜菜,简直比登天还难。
你说这交通运输,那真是“古色古香”的慢节奏啊。没有高速公路,没有厢式货车,就靠那些马儿、骆驼一步步挪,还得穿越荒漠,那简直是“沙漠徒步旅行”加强版。这路上,东西带多了就成了累赘,带少了又怕士兵们饿肚子,这后勤啊,真是让人头疼。
可咱们乾隆爷呢,那可是个大气的主儿,银子?那都不是事儿!花就花了,跟泼水似的,一点都不带眨眼的。他啊,更擅长的是“外交手腕”,整天忙着设宴款待那些蒙古部落的“王爷们”,跟他们说:“你们得理解朕的苦心啊,朕打这准噶尔,那是为了大局,你们可别站错队了!”
乾隆二十年,1月23日那天,乾隆爷在承德的避暑山庄摆了个大场面,接见了阿睦尔撒纳这位“准噶尔贵族界的网红”。宴会上,那排场,简直是“满汉全席”加“蒙古风情”的大杂烩,乾隆手下的重要官员们一个个西装革履,哦不对,是官服笔挺,都来凑热闹了。
酒过三巡,乾隆爷突发奇想,要跟阿睦尔撒纳比试剑术。这哪是比试啊,简直就是“皇上秀剑”嘛!比试完,乾隆爷还用蒙古语跟阿睦尔撒纳聊起了西部边防的调兵遣将,那蒙古语说得溜的。
乾隆爷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阿睦尔撒纳这小子政治价值高,但就是不信任他。为啥?因为乾隆爷是“鉴渣”高手,一眼就看出了阿睦尔撒纳的“狼子野心”。所以,乾隆爷决定来个“借力打力”,让阿睦尔撒纳统帅他的辉特部,但得归经验老道的清军名将班第统领,这简直就是给阿睦尔撒纳套了个“紧箍咒”。
当阿睦尔撒纳带兵离京的时候,乾隆爷还特意送到了京师城门之外,封他为定边左副将军,那场面,跟送亲似的,其实心里想的却是:“小子,你给我老实点,别想着耍花招!”
早在正月的时候,军机处就已经开始策划对准噶尔用兵的计划了,打完了达瓦齐,下一个目标就是阿睦尔撒纳。二月,清军出兵,直指伊犁,那伊犁啊,今天可是新疆的一个重要城市,当时叫伊里,意思就是“光明显达”,等到新疆归入大清版图之后,才改称伊犁,这简直就是“改名换运”的典范啊!
阿睦尔撒纳带兵前行,一路上那叫一个风光,其他准噶尔贵族看到阿睦尔撒纳有大清力挺,知道达瓦齐必败,纷纷来投奔,这简直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生动演绎。此次出征,一路上长驱直入,基本上做到了“兵不血刃”,达瓦齐调集兵马想抵抗,结果前线将领纷纷投降,清军很快就进入到了伊犁,那场面,跟凯旋归来似的,真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啊!
乾隆皇帝对达瓦奇那关注度,简直比追剧还上心,军机处那边也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飞马传书给前线将领:“哎呀妈呀,千万别让那达瓦奇给跑了,得把他逮住,不然咱们这戏可咋唱下去!”
达瓦奇呢,也是条汉子,带着近万士兵退守到了伊犁南部的格登山,依山扎营,准备来个“最后的晚餐”,哦不对,是“最后的血战”。
结果呢,到了5月23号深夜,清军这边出了个“超级英雄”——阿玉锡,他带着两名军官和22名准噶尔降兵,一共25个人,就敢去查探山路,准备天明时进攻。这阿玉锡啊,原来是准噶尔的军官,以骁勇闻名,犯了事儿差点被砍手,结果他机智地逃离准噶尔,归降了清军。乾隆皇帝一听说他有空手夺枪的本事,立马把他调到身边当御前侍卫,这简直就是“从囚犯到保镖”的逆袭啊!
这一次攻打达瓦齐,阿玉锡带着的24个小伙伴,个个都是骁勇善战,趁着夜色直扑达瓦奇大营。他们纵横决荡,来回冲击,那达瓦齐军啊,就像个充了气儿的气球,外表看着挺大,实则虚弱得很。阿玉锡他们就像拿了根针,轻轻一扎,“嘣”就爆了,达瓦齐军立刻泄气,全军不战自溃,彼此践踏。
到黎明时分,你猜怎么着?7000达瓦奇军竟然向这25名清军投降了!这场战役简直就是“闪电战”的典范,胜利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后来啊,乾隆皇帝最宠爱的画师还亲自画了一幅《阿玉锡持矛荡寇图》,这画儿现在可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宝贝,名画中的名画!阿玉锡呢,也因为这场大捷被赏了顶戴花翎,简直就是“一战成名”的典范啊!
达瓦齐这家伙,逃跑的功夫那是一绝,往南窜得跟兔子似的,想找个穆斯林盟友当“避风港”。结果呢,嘿,被出卖了,在一次宴会上被逮了个正着,然后就被“打包”送给了清将班第,接着就被“快递”到了北京。
乾隆皇帝这回可大度了,没直接把达瓦齐给“咔嚓”了,反而是宽容地接受了他的归顺,还封他为亲王,这待遇,简直就是“从阶下囚到亲王”的华丽转身啊!不过呢,这亲王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乾隆皇帝把达瓦齐的家人都编入八旗,在北京赐了块地儿,说白了就是给软禁起来了,这“亲王”当的,也是够憋屈的。
清军这次可是奏凯而还,比平定大金川那会儿露脸多了,皇帝一高兴,奖赏那是哗哗的来啊!阿睦尔撒纳这些立功的官员们,各个都是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是阿玉锡,那更是倍享殊荣,乾隆皇帝直接派他入京觐见,还把他列入了平定准噶尔的50功臣之一,选画像于紫光阁,就是那个郎世宁画的《阿玉锡持矛荡寇图》,这可是名画中的名画啊!
今天伊犁苏县边界线的格登山上,还屹立着由乾隆爷亲自撰写的《平定准噶尔勒明格登山之碑》,这碑文里可是详细记录了阿玉锡等人的壮举。乾隆皇帝还创作了一首诗,表达他的得意之情,那诗写得,简直就是“得意洋洋,溢于言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