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的意思就是主持日常工作的意思,但是一般情况下,常务领导比常规领导权力要大,比如常务副市长比副市长权力要大。但是雍正朝有个常务副皇帝。以雍正皇帝对其他兄弟的手段,对这位那真是能做到的都做到了,做不到的也要变着法的做到,甚至还有人戏称他是雍正一朝的常务副皇帝。
雍正把他的兄弟们差不多都给收拾服帖啦,不过呢,只有一位得到了他的信赖和重用哦。这位是谁呢?就是后来成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的十三阿哥允祥啦!说起这位十三阿哥,那可真是了不得,能文能诗,书画还都超棒的。而且呀,他还精通骑射,所以打小就特别受父皇康熙的宠爱呢。从康熙三十七年,12 岁的胤祥第一次跟着康熙帝出去巡游,一直到废太子事件发生之前的整整十年,康熙皇帝只要离开京城,不管去哪儿,那是肯定要带上胤祥的。只可惜到了康熙四十七年,胤祥受到第一次废太子事件的牵连,被关了一小段时间呢。同时呢,康熙对所有的皇子信任都大打折扣,所以就让陪伴随行的阿哥们轮流值班。每个人都要轮流陪着康熙帝出巡,这样做的目的呢,就是为了防止他们拉帮结派。不过胤祥一直都很特别哦,解禁之后,还是每次都能作为皇子陪着父皇呢。只不过呢,在父皇面前就没那么得宠啦。在所有这些阿哥当中,十三爷跟雍正的关系那是最好的。早在雍正还没当上太子之前,这位弟弟就坚定不移地站到四爷党这边啦!
康熙皇帝把太子胤礽给废了之后,那宫廷里的政治斗争可真是激烈得很呐!好多皇子都争着抢着表现自己,就盼着能把太子之位给夺过来。胤祥也没闲着,积极地参与其中,表现得那叫一个活跃。可谁能想到,他这么快就被清圣祖给关起来了,说是他跟政治阴谋有牵连。不过呢,他在审问的时候,可没把别人的名字说出来,自己一个人把所有责任都扛了,就为了保护他四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所以呀,雍正登上皇位之后,那肯定得给这位忠心耿耿的弟弟一些奖赏。你瞧,十三阿哥就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啦!而且呢,雍正皇帝还让十三爷掌管户部和会考府。这户部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那会考府又是啥呢?会考府呀,是雍正元年专门设立的,负责核实钱粮,其实就跟现在的审计局差不多。雍正心里可清楚了,康熙末年的时候,钱粮奏销体系的漏洞那叫一个大。各省向户部上交税银或者报销开支的时候,户部都得收点部费。这部费是啥呢?说得好听点,就是好处费、茶水费,说得不好听,那就是贿赂官员的小费。交了部费的,就算浪费、亏空上百万,也能一笔勾销。没交部费的,哪怕是正常开支,户部也不准奏销,甚至拒收税款。为啥会这样呢?因为当时各部院动用的钱粮都是自己用自己报销,根本没人监督。这么一来,贪污的风气可就盛行起来了。到了雍正这儿,他想改变这种状况,可他也知道跟官员们讲大道理没用,杀一儆百也不是个好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改革制度,这不,就有了会考府这个审计单位。从这以后,各地方上交税银或者报销开支,各部院动用钱粮或者报销经费,都得通过会考府稽查核实,谁也别想耍花招。而管理会考府的大权,就交到了十三爷的手里。说起来,十三爷掌握的那些基础财务知识,还是雍正以前教给他的呢,现在兜了一大圈,终于派上用场啦!
嘿,果不其然,老十三可真没让四哥失望。掌管会考府还不到三年呢,就处理了 500 多件部院钱粮奏销的事儿。结果他仔细一查算,哎哟喂,居然亏空了二百五十万两银子!这还了得,赶紧把这事儿禀报给皇上呀!雍正一听,火冒三丈,行啊,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是吧?这钱之前是不是在你们户部出了岔子?那就从户部给我补回来。接着下令,户部历任堂官、司官还有各级官隶,都得赔偿一百五十万两,剩下的一百万两就由户部逐年补上。这下可好,大家全都傻眼了,合着不管谁贪污,都得一起往回贴钱啊。这可牵扯到好多贵族和高级官僚呢,不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十三阿哥那叫一个不含糊,全都得按规矩来。就说十二爷允陶吧,因为查出亏空,手头又没现成的银子往回补,只好把家里的瓷器玉石都卖了,换成银子往窟窿里填。当然啦,也有可能他是在装穷呢,你想想,皇子都到这份上了,下面的官员能好到哪儿去是吧?所以被抄家的可不在少数。
嘿,这下可好了,大家都开始数落起十三爷来啦,说他这审计官当得也太较真了,简直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嘛!这时候雍正皇帝站出来说话啦:“你们可别怪朕的十三弟,这可是朕让他干的!有怨言,冲朕来啊!”大家一听,纷纷摸摸自己的粗脖子,谁敢跟皇上发牢骚啊,那不是不要脑袋了嘛!一个个吓得气里咔嚓咕咚的,感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这下子,再也没人敢瞎叨叨啦!后来查地方亏空的时候,十三爷又当起了急先锋,可真是得罪了不少人呢!光是被抄家的就有湖广布政使、湖南广西的按察使、江南粮道、江苏、山西巡抚等等。整个官场啊,上上下下几乎都被十三爷给抄了个遍。不过呢,雍正皇帝还是坚定地站在他十三弟身后支持他。所以后来雍正就得了个雅号,叫“抄家皇帝”,整天就知道抄家!不过呢,这么多贪官,光靠抄家整肃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啊,还得从政策上研究怎么避免官员贪污,不能让他们欺负老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