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雍王府内,宗邺昭正在细细翻阅一份地方士绅的名单。这些人是他多年深耕江南地方势力的关键节点。尽管东厂与监察司的调查对宗亲议会造成了一定打击,他依旧显得冷静从容。
“江南的士绅与商会才是真正的根基,”宗邺昭对幕僚说道,“朝廷的强势手段不过是一阵风,而地方的利益才是士绅最在意的东西。只要我们抓住这一点,东厂与监察司便不足为惧。”
幕僚担忧道:“殿下,最近数名士绅因水利工程的收益转向东宫,这是否意味着太子正在逐步渗透我们的网络?”
宗邺昭冷笑:“士绅逐利而居,东宫的所谓‘恩惠’不过是暂时的。我们要让他们明白,谁才是江南真正的靠山。”
与此同时,润州成了东厂与监察司的权力博弈中心。在东厂的密室会议上,提督魏守敬眉头紧锁:“我们已查封了雍王的数家织造工坊,但地方士绅对他的支持仍未松动。这些隐秘的联系远比想象中复杂。”
苏子恒沉思后提议:“水利工程是地方士绅最关心的利益点。我们若能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加快进度,让更多士绅参与监督,他们便会被迫表明立场。谁的利益更多,他们自然会站向谁。”
魏守敬认可了这一提议:“好,由你负责此事。我会调派东厂密探协助,全力配合你对润州的掌控。”
在京师,太子宗邺文对润州的局势也保持密切关注。从苏子恒的密报中,他得知雍王正暗中通过商会操控资源,试图制造地方对东宫的不满。
宗邺文在密信中指示苏子恒:
“润州的士绅并非铁板一块,水利工程是分化他们的突破口。地方支持者需要看到实际成效。用工程的利益打破他们对宗亲议会的幻想,才是根本。”
与此同时,太子通过户部与工部协调,从中央拨付一批新的工程经费,并命润州知府加快实施进度,以尽快展现成效。
雍王宗邺昭决定借水利工程制造舆论混乱。他派遣心腹巡视工地,并指使数名士绅公开质疑工程进度,将这些问题放大后散播至润州的集市与茶馆。
“朝廷的工程看似为民,实际上剥夺了地方的自主权!”一名士绅被授意后在茶馆大声疾呼。
此言论迅速传播,引发部分商人的担忧。然而,苏子恒早已预料到雍王的计谋。他立即命监察司与东厂密切合作,将水利工程的规划、资金流向等细节向地方公开。同时,苏子恒组织地方成立民间监督委员会,邀请士绅与工匠共同参与工程管理,化解了大部分质疑。
当雍王得知这一消息后,神色暗沉:“苏子恒这一招精准无比,逼得地方士绅无法借题发挥。看来,这一局需要再进一步布局。”
雍王试图通过润州商会切入水利工程的关键供应环节。他命令与宗亲议会关系密切的几家商号中断原料供货,并趁机大幅提高物价,企图拖延工程进度。
然而,苏子恒很快通过萧家在润州的商路弥补了这一缺口。他不仅在朝廷名义下为新的供应商提供优厚奖励,还迅速调集其他商会资源,将物资问题化解在最短时间内。
东厂提督魏守敬对此评价道:“雍王的试探虽然巧妙,但低估了我们的反应速度。这次行动再次稳固了我们对润州局势的掌控。”
润州的风波很快传回京师,引发朝堂震动。在御前会议上,梁王试图借润州士绅的不满为宗亲议会争取更多的权力。他奏道:“陛下,润州的水利工程固然重要,但步伐过于急促,导致地方士绅与商会怨声载道。臣请陛下缓和对地方事务的干预,给予更多自主管理的空间。”
天武帝冷冷注视着梁王,目光中透着威严。他转而问道:“苏子恒,你以监察司之职参与润州整顿,认为地方局势如何?”
苏子恒从容答道:“陛下,润州的水利工程正稳步推进。地方士绅的不满多为个别利益受损者所言,不能代表江南大势。只要朝廷继续支持,这些声音必然会消散。”
天武帝满意地点头:“润州之事,朕已有分寸。宗亲议会切勿再借此事挑动地方士绅情绪,若有不法,东厂与监察司当严查无误。”
梁王面色微变,不敢再言。
润州的风波暂告平息,但太子与雍王的较量却越发隐秘。宗邺文清楚,这场博弈的胜负不仅在于水利工程的推进,更在于对江南士绅的长期影响力。苏子恒的表现令他十分欣慰,他在密信中写道:
“润州一役已见分晓,雍王虽败却未全失。你与东厂需更紧密合作,趁机深入挖掘其网络根基。”
而在润州,宗邺昭则在幕僚面前沉声说道:“水利工程不过是一场试探,真正的决战尚未到来。江南士绅与商会的命脉,我必须掌握得更紧。”
两股隐秘势力在江南的对峙,愈发扑朔迷离。这场围绕权力与经济的博弈,注定会掀起更大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