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院长也开始对膏药上心起来,“娘,还有几贴?”
蒋母斜睨了儿子一眼,“昨天都跟你说了,高波只买到了一贴,就这一贴他还是好容易才买到的。”
他昨天就没太注意母亲说的话,何况提到那小子,他就全身心戒备。
蒋院长找高波没有找到~
第二天还是没找到,蒋母的腰明显比原来好很多,能下地溜达,能自己去厕所。
作为心疼母亲的儿子,蒋院长肯定希望母亲的腰疼完全好起来。
何况他自己就是医生,知道,再好的药,也不可能一次就好,说不定母亲的腰什么时候又会像原来那样疼的不敢动。
一连三天都没找到高波,他家里人说他有事出门,应该很快回来。
第三天晚上,高波来到蒋院长家,带了两斤猪肉。
当蒋院长下班回来后,看到正和蒋母聊聊热络的高波。
“叔,下班啦!快坐下来歇歇。”高波招呼着他。
让蒋院长有一种来到别人家的错觉。
很快话题引到了膏药上,“高波,你这膏药哪里来的?”
“叔,看您说的,当然是求来的。”高波巧妙地回答。
家里的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两人来到蒋老太太房间。
老太太知道他们有事要谈,也没跟着回房。
蒋院长开门见山地问:“这贴膏药就是你上次跟我的,想在医院里卖的药吗?”
高波也没转弯,老实点头,“叔,对,这就是我说的,一位隐居神医的独家秘方。真的很厉害!”
他说的信誓旦旦,好像见过神医治病似的。
蒋院长心想,如果早知道药效这么好,自己的母亲怎么会多受了这么久的苦。
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狠狠捶打自己一顿。
“他打算怎么卖?”蒋院长现在只想,尽快买一些回来,早点把母亲治好。
而且这么好的东西,医院里的病人肯定也需要。
高波将和赵茹怡研究好的说辞,和蒋院长一番说。
反而令蒋院长很满意,果然是神医的作风,不为钱,只为祛除病人的病痛折磨。
原来两人商量好,先拿膏药出来,其他的药以后再说。
给病人用的时候,第一贴不花钱,当然病人必须当着医生的面贴上去。
如果感觉病痛有所缓解,说明药效对这个病人有效,那样从第二贴开始收费。
其实用的就是,现代人先尝后买的方法罢了,只是这个时代的人,没听过药还能这么卖而已。
镇医院的药房,每天二十贴治疗伤痛的药膏,免费发放的消息一经传播,几乎每天从天不亮就开始排起了队。
蒋院长见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找来高波研究,看神医的膏药能不能每天加量?
高波笑着说出他早就准备好的话,每天免费的就那么多,想要可以买呀!
一语惊醒梦中人。蒋院长用拳头敲了敲自己脑袋,真的笨死了,人家神医的药也需要成本的,怎么可能一直免费送。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来专门买膏药的人,络绎不绝。
蒋母从用完第三贴膏药之后,腰竟然奇迹般的一点都不疼了,每天家里的饭她都能帮着儿媳妇一起做。
根本看不出来之前曾卧床不起。
蒋院长专门找医院里懂中药的老医生看,膏药里都加了具体什么药材~
老中医研究了一番之后,只看出十几味中药材,还都是名贵药材,其他很多药材由于炮制的方法不同,所以他也看不出。
真的是神医呀!不但药效好,处理药材的方法也特殊,卖的价格真心不贵。
其实这位老中医不知道的是,名贵药材只要配比的好,不需要用太多的量,就能起到想要达到的药效。
一般的病痛一到两贴就能药到病除。像蒋老太太这样严重的病人,也只用了三到四贴就好了。只是蒋院长还是愿意让母亲再多用几天,巩固一下。
别说让蒋院长给母亲花十几,二十几块钱就能让母亲从卧床不起,到下地做饭。就是让他花几百,几千他都愿意。
很快市里的,其他地方的患者纷纷来医院,就医,买药。
甚至很多大医院,名医都来打听膏药的来历。
蒋院长和高波之前已经说好,只说他们买的只是一副膏药的药方,其他的一概不知。
赵茹怡最近一直和陈老头做膏药,她也没想到师傅膏药的效果这么好,医院已经把师傅以前做的全部买走。
他们需要加紧做,不然很快就将断药。医院那里已经找高波催过一次,问下一批药什么时候送去~~
“师傅,药材的处理过程太繁琐,咱们有没有更高效的办法来完成?”赵茹怡看着面前堆放如山的药材,一部分都需要慢慢磨碎,还好烘干的环节在村里时已经完成。不然她真的会哭。
原来只打算帮师傅将手里的库存卖完,谁能想到她将自己搭了进去,整个就是一个小药童。
就连她炼气的时间每天都缩短了。
陈老头看着徒弟那皱巴着的小脸,想笑又忍下,“你自己想办法吧!我的师傅就是这么教我的。我不会其他办法。”
他快而不乱的忙碌着~~
赵茹怡眨巴着亮晶晶的狐狸眼,从地上的药材里,装出一布袋子上了二楼。
进入空间,意念起,布袋子里的药材很快从根根,变成了粉末状。
啊——哈——欢呼声在空间里回荡。
很快她一趟趟来回跑,把成堆的药材都转化成了粉末。
成为粉末的药材,她没敢拿出来,怕让师傅发现,她磨的太快。
观察着师傅在做的其他工序,将每个磨成粉末的药材,按比例分别加入专门用来熬药的特制木桶里,将药加完,把木桶放进大铁锅里,隔水进行熬煮。药味儿从浓郁熬着熬着变淡,慢慢又变香。就是药香味。
桶从锅里拿出来,一点点将药涂抹到裁剪好的白色棉布块上,再晾干。完成。
整个过程需要注意什么,什么时候需要搅动药材,如此,这般~
陈永良仔仔细细讲给赵茹怡,赵茹怡打起十二分精神去记,去理解。
第二锅,由赵茹怡操作,陈永良看着,哪里出现问题,提点出来。
很快出锅,药香味和陈老头熬的不差上下。
陈老头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