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初这两支大军是走的同一条路线,前去围攻邺城,等到完成对邺城的包围之后,刘备军才会继续向南方迎击来自并州的袁军。
所以这一支大军,由刘备亲自率领,手下也是将星云集,从张飞赵云和太史慈这样的骑将,到黄忠高顺魏延这样擅长拔城的战将,那是一个都不少。
至于其他人,则是被刘备安排到了各地驻守,以阻拦可能发动进攻的袁术军,乃至于曹操军。
关羽被正式任命为兖州牧假节,统领自荥阳到昌邑整条战线上几乎所有的部队,文有陈宫辅佐,武则有庞德和于禁等将辅助。
而徐晃也是接替了黄忠的位置,主导青徐防线,与徐庶合作,带着臧霸和陈到等将领,在顾南行的支持下,抵挡孙氏随时可能进行的进攻。
等到十月二十日,万事俱备,牵招和轲比能一路,率先向着赵国发动进攻。一万铁骑直接绕过太行山麓上的坚城,直接杀入赵国和巨鹿郡南部,扫荡各地,迫使袁绍军龟缩城中,与人敢缨其锋。把袁绍军要征收的粮食抢了不少。同时牢牢盯住了太行山上的通道,把邯郸以北区域里的敌人是一扫而空。把城池留给田豫那些秋天征召来的士兵一个个的夺取。
而与此同时,庞德和塌顿率领的八千乌桓骑兵则是沿着漳水一路南下,吸引袁绍军的注意力,并且策应攻入赵国的牵招和轲比能部,与他们在北线协同作战,完全切断冀州南部这些地区与邺城的联系。并且,他们还要拔掉袁绍军在清河上的据点,尤其是界桥的据点为刘备军的后续进攻提供方便。
而刘备军的步军主力,则是突然从白马出击,直取黎阳县,同时骑兵主力则是从濮阳过黄河,直取顿丘,向着清河沿线前进,准备策应步军。
一时之间,刘备南北两路大军,同时在多地同时向着袁绍发动进攻,确实是让袁绍有着混乱,但是在田丰和沮授等能臣的帮助下制定的的防御计划也并不是不堪一击。
所有人都知道,袁术给袁绍这个魏王的头衔,就意味着他已经提供不了什么帮助了。而这也意味着刘备军注定是会向冀州南部发动进攻的。
所有人都很清楚,以刘备军兵进荥阳的举动来看,刘备军所要做的就是一口吃个胖子,要直接吃掉整个冀州南部。
而如果刘备军想要这么做,那么最关键的无疑是一件事,那就是夺取邺城。
因为邺城不仅仅是袁绍的老巢,更是整个冀州南部的交通和商贸中心,更是控制整片区域最重要的城池之一。所以,想要取冀州南部非得打下邺城不可。
而袁绍军自然就按照包围邺城为中心的思路在设计自己的防线。
实际上,要进攻邺城,最容易的路线就是走漳水。逆流而上直奔邺城,那自然是最省事的方法。
可是这条路风险也不小,大军后勤全靠漳水,随着大军深入,就会遭到敌军袭击。毕竟,袁绍军的防御重心都在这条河周围,尤其是曲梁,袁绍特意安排自己的儿子袁谭率领一万精兵把守,防止北方刘备军南下,同时监视漳水动态。
而真正的主力,则是由袁绍率领,驻扎在邺城附近,守城的部队由沮授率领。而这支袁氏大军的核心,是袁绍亲自率领的三万精兵,以及华雄率领的一万匈奴与凉州骑兵组合。而作为这支部队的前哨,张合的一万人在黎阳前线狙击刘备军,背后的荡阴县是公孙瓒的一万兵马作为支援,以及在朝歌屯兵两万的高览作为后援。
当然,作为袁绍女婿的高干和儿子袁熙都已经坐镇并州上党郡和太原郡,帮袁绍留好了后路,随时准备让袁绍保留好退路。
作为和刘备对峙过最多次的诸侯,袁绍可是很清楚,自己的手下能不能打赢刘备军的主力。
凭借着城池关隘的优势,配合着大量的士卒死守还行,要是真的正面迎战。以他目前手中这不到十万的精兵,根本不能和几乎全军出动的刘备军主力对抗。
所以,袁绍的所有的策略的本质都只有一个字——拖,主打一个拖字诀,拖到袁术和孙坚能够聚集军队,拖到曹操这个老友能够派兵出关支持自己。
总之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能怎么拖就怎么拖。
只是,他这种想法,在其手下的心中确实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这种影响,足以在这场很可能影响整个中原走向的战争中产生巨大的变数。
毕竟,当所有的手下都感受到自己的顶投上司向对方示弱,而且几乎可以说是放弃了与对方对抗的心思的情况下,很难指望他们真的选择在战场上与对方真的拼命。
主君都不愿意以死相搏,那么属下怎么会真心服从呢?
这些可不是游戏里那些没有思想的数据,而是一群有自己想法的人,这些人又都是顶尖的人才,哪一个不会为自己的利益考量呢?
或许,他们不至于像是吕布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反复出卖他人。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的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就像是刘备,这次作战之所以把黄忠调到身边,并且提拔庞德去配合轲比能,都是在针对自己的内部调整关系,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得到更多的认可方便他们更进一步。
否则,这些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未来也未必不会和自己离心离德。而相比于刘备还能够用理想去号召自己的手下,袁绍这个袁氏自己,如今在一看就日渐日薄西山的情况下自然手下人的心思就会更多了。
这就让袁绍这个本就颇为具有防御性质的部署,变得更加保守。哪怕是公孙瓒这种曾经极端崇尚进攻,与刘备军野战的将领,也变得保守起来,真的是当起了缩头乌龟。
面对刘备军的进攻,这样的状态,自然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