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怀月谦虚地摇了摇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将赈灾物资分发下去,帮助郴州的百姓渡过难关。”
负责人点了点头,立刻指挥手下开始分发物资。
苏怀月也带领着难民青壮劳力,协助赈灾队伍清理废墟、搭建临时住所。
很快,她让衙役传回去的消息引来了卫彻。
卫彻到底时候,临时住所已经搭建完毕,他们带来的能帮忙的青年难民起了大用处,马不停蹄的帮忙。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苏怀月和卫彻不仅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还组织了一些简单的医疗救助,为受伤的百姓提供基本的治疗。
傍晚,苏怀月正在临时搭建的医疗帐篷里为一位受伤的老人包扎伤口,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她走出帐篷,看到一群灾民围在一起,似乎在争论着什么。
苏怀月走上前去,发现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正抱着一个婴儿,焦急地向周围的人求助。婴儿的脸色苍白,呼吸微弱,显然是生病了。
“怎么回事?”苏怀月问道。
年轻母亲看到苏怀月,仿佛看到了救星,急忙说道:“我的孩子发高烧,已经两天了,我们找不到大夫,求求你救救他!”
苏怀月心中一紧,立刻接过婴儿,仔细检查了一下。
她发现婴儿的体温极高,呼吸急促,显然是感染了严重的风寒。
“快,把他抱进帐篷里!”苏怀月一边说,一边迅速指挥周围的人准备热水和干净的布。
在帐篷里,苏怀月用湿布为婴儿擦拭身体,试图降低他的体温。
她还从自己的行囊中取出了一些草药,熬制成汤药,小心翼翼地喂给婴儿。
经过一夜的悉心照料,婴儿的体温终于降了下来,呼吸也逐渐平稳。
年轻母亲激动得泪流满面,紧紧握住苏怀月的手:“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的孩子!”
苏怀月微笑着安慰她:“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你好好照顾孩子,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我。”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卫彻掀开帘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焦急:“怀月,刚刚接到消息,郴州城外的山体出现了滑坡的迹象,可能会再次引发洪水。”
苏怀月心中一沉,立刻站起身:“情况严重吗?”
卫彻点了点头:“很严重,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到整个郴州城的安全。”
苏怀月沉思片刻,果断地说道:“我们必须立刻组织人手,加固堤坝,防止洪水再次泛滥。”
卫彻赞同地点头:“我已经安排了一些人手,但还需要更多的人。”
苏怀月毫不犹豫地说道:“叫上幽州来帮忙的难民朋友们,大家一起行动。”
卫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我们一起。”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苏怀月和卫彻带领着难民青壮劳力,日夜不停地加固堤坝。
他们搬运石块、填土筑堤,甚至不惜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挡住汹涌的洪水。
经过几天的奋战,堤坝终于稳固下来,山体滑坡的迹象也逐渐消失。
郴州城的安全得到了保障,百姓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天将亮时,苏怀月和卫彻累瘫在堤坝上。
二人相视一眼,默契地笑出声。
赈灾队负责人天亮时在堤坝上找到熟睡的二人,听到周围有声音,苏怀月率先睁开眼睛。
实在是太累了,不知不觉就在这睡着了。
看到来人,她缓慢站起身子,“张大人,怎么了?”
听到声音,卫彻也逐渐醒过来,立即起身相迎。
“苏姑娘,我们准备这就启程,灵州的百姓还在等着我们,据我们所知,灵州的难民目前还在幽州城对吧?”
苏怀月当然知道,他们在这里多耽误一天,难民们的生活就会越艰难。
现在解决了山洪问题,他们也该回程了。
“好,张大人,你组织队伍,我们也叫上人,咱们一起回去。”
张大人点了点头,迅速开始组织队伍。苏怀月和卫彻也叫醒了还在休息的难民们,简单说明了情况后,大家都没有丝毫犹豫,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启程。
经过几天的相处,这些难民早已对苏怀月和卫彻心生敬佩和信任,他们知道跟着这两个人,一定能够度过眼前的难关。
队伍缓缓开拔,苏怀月和卫彻骑在马上,不时回头查看队伍的情况。
大家虽然疲惫,但眼神中都透着坚定,这让苏怀月心中稍稍安慰。
张大人带着的朝廷赈灾队要想到灵州必会先经过幽州,刚好在幽州拜别苏怀月和卫彻。
苏怀月和卫彻带着队伍回到幽州时,景方春带着一众人马和灵州的难民们正在城门口恭迎他们。
苏怀月和卫彻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景方春面前。
苏怀月微微一笑,说道:“景大人,我们回来了。灵州的难民们情况如何?”
景方春点了点头,说道:“多亏了你们在郴州的努力,幽州城的百姓们对难民们的印象大为改观,如今大家都愿意伸出援手,共同帮助难民们重建家园。”
苏怀月心中一暖,说道:“这真是太好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就在这时,灵州的难民们纷纷围了上来,他们看着苏怀月和卫彻,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一位年长的难民走上前,深深鞠了一躬:“苏姑娘,卫公子,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们现在估计早就已经饿死在街头了,你们又是帮我们安置,又给我们提供粮食,又是教我们手艺的,我们真是不知道怎么报答你们卫家。”
苏怀月连忙扶起他,说道:“老人家,您客气了。大家现在能够度过难关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接下来,大家若是有想继续留在幽州的就留在这,想回去的我们也不拦着,我们的手艺培训班也是一直对你们开放的。”
难民们听到这话,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