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也知道自己是理亏的一方,既然这样还不如退一步!
“既然如此!那就此作罢”。
事情到此,安德海这件事已经算是彻底结束了,而丁宝桢事后也没受到慈禧太后的针对!
虽然说安德海死了,但是同治皇帝的婚还是要结的。
身为皇帝既然要结婚,那么就要先挑选秀女,
同治十年,这一年两宫太后下发诏书将选秀女这件事颁发全国。
随后便由内务府负责召来满蒙大臣家中适龄的貌美女子进宫选秀。
诏书颁发之后,这些个大臣家中的女儿纷纷想要选一下。
要知道,这无疑是一个能够让人飞上枝头变凤凰、从此过上荣华富贵生活的绝佳契机呀。
所以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朝中大臣们都为之沸腾起来。
那些家中有适龄女子的人家纷纷忙碌起来,精心打扮自家闺女,希望能借此机会一飞冲天。
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之中,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女子们陆陆续续地赶到了指定的地点。
一时间,这御花园中可谓是花团锦簇、莺声燕语,好不热闹。
而随着人员全部到齐,这场备受瞩目的选秀活动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此次选秀安排的场所乃是位于御花园中心位置的钦安殿,这座宫殿气势恢宏,装饰精美,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而负责主持本次选秀的,则是恭亲王那位出身高贵、气质高雅的女儿——荣寿郡主。
她身着华丽的宫装,端庄大方地坐在主位之上,眼神犀利且不失温和,仔细审视着每一位前来参选的女子。
在经历了一轮接一轮极为严苛且紧张激烈的选拔之后,此刻,站在舞台之上的女子仅仅只剩下十位。
这十位一个个宛如从画卷之中走出来的仙子一般,每一个都拥有着令人惊叹不已的美丽容颜。
她们每人有每人的特色,她们那一张张面庞犹如精雕细琢而成,五官精致得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
这十位女子不仅面容姣好,而且肌肤更是如同羊脂白玉般细腻光滑、白皙柔嫩,仿佛轻轻一触便能挤出水来。
那吹弹可破的肌肤,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出迷人的光泽,就像是被上天格外眷顾的宠儿。
不过这十位美女到底谁能被选上,这可不是荣寿能够说的算的。
能够真正决定他们去留的只有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
随后荣寿便令人通知太后们和同治皇帝,告知他们要做最后的选择了。
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两宫太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直接起驾赶往御花园。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而是关乎到给自己挑选儿媳妇这样至关重要的大事。
因为不管是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婆媳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身为皇室中人也是不能避免啊,所以,对于这两位地位尊崇的太后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儿媳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
而同治皇帝则是来的更快,毕竟是给自己选老婆,所以他怎么能不心急呢。
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来到之后便对着这十个秀女端详了起来。
只见同治皇帝和两宫太后三人立于殿中,左边瞅瞅,右边瞧瞧,目光流转之间,各自的心思也在悄然涌动着。
先说那慈禧太后,她微微眯起双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与精明。
此刻,她心里正暗自盘算着要挑选一个性格软弱能被自己牢牢掌控之人来担任皇后之位。
只有这样,她才能在这后宫之中继续巩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而一旁的慈安太后,则是一脸端庄肃穆,手中轻捻着一串佛珠。
她所期望的皇后人选,应当是一位知书达理、仪态万千且饱读诗书之气的女子。
她认为唯有如此贤淑之人,方能母仪天下,为皇室增添光彩。
同治皇帝则是不考虑这些,他想要的皇后只要满足肤白貌美大长腿就好了。
最终,在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抉择之后,慈禧太后终于将目光锁定在了年仅十四周岁的富察氏身上。
这位富察氏生得一副娇柔模样,看上去便是个性格温顺、柔弱可欺的女子。
慈禧太后心中暗自思忖着:若能让这样的女子当上皇后,那自己便可轻而易举地掌控后宫乃至清王朝的局势。如此一来,这偌大的后宫和朝政便能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与此同时,慈安太后则对蒙古状元崇琦的女儿阿鲁特氏青睐有加。
因为这位阿鲁特氏自幼便沉浸于书海之中,博览群书,积累了深厚的学识和文化底蕴。
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人一眼望去便觉其“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高雅与才情,深深地吸引住了慈安太后的目光,甚至让慈安太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所以在慈安太后看来,这样优秀的女子才配得上母仪天下之位,成为皇帝身边的贤内助。
但是这两位呢同治皇帝都没有相中,因为同治皇帝钟意的是赫舍里氏,因为这个赫舍里氏长相十分俊俏,况且也符合同治皇帝心中的肤白貌美大长腿的条件……
三方对于选谁都各执一词,一时间内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慈禧太后便直接下令改日再选!
接下来的日子,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便开始发力诉说她们二人所中意女子的好。
什么一看就是好女子啊等等的话层出不穷。
这个时候同治皇帝陷入了两难,因为不管自己选哪一个的话都会得罪另一方。
不过到最后,同治皇帝还是选择了慈安太后所建议的阿鲁特氏,因为在同治皇帝的心中慈祥温柔的慈安太后比他的生母好太多了!
日子来到了同治十一年二月二日。
这一天,同治皇帝要在入围中的四个秀女之中做出来抉择!
四名秀女究竟谁为皇后,谁为妃子,谁为嫔,全都在同治皇帝一念之间。
毕竟玉如意递给谁,谁就是皇后,大礼之上任何人都不能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