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当卫星群逐渐先后接近黄矮星时,它们开始与空间站进行对接。
第一颗卫星准确地驶向一座空间站,在接近的瞬间,卫星和空间站之间的对接装置自动识别并相互锁定。
两者完美地连接在一起,随后,更多的卫星如同归巢的鸟儿,纷纷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其他的空间站完成对接。
在这个过程中,卫星和空间站的组合方式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几何之美。它们并非构成单调的六边形平面。
而是如足球表面般,上下左右巧妙地错落分布,留出一片片空间。随着更多卫星与空间站相互融合,一万个巨大的六边形逐渐浮现。
这些巨大的六边形全部围绕空间站组成,平均一千台卫星和一座空间站组成一个六边形。
从远处望去,它们组成的戴森云如同一个梦幻般的近似不规则半球体,将黄矮星二分之一的表面积包裹住。
光是占据黄矮星二分之一的面积耗费的材料就快榨干了整个恒星系一半的资源,如果要建造真正意义上的戴森云,那么恐怕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
为此君逸只能设计成这种不伦不类的戴森云,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实验耗费掉海量的时间和资源。
光线在这一万个巨大的六边形之间穿梭、折射和反射,形成了五彩斑斓的光带和光斑。
这些光带如同宇宙中最绚丽的彩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它们的颜色变化多端,从红色到紫色,再从蓝色到绿色,每一种色彩都显得如此鲜艳夺目,令人陶醉其中。
随着所有的卫星先后与空间站组合完毕,空间站的子程序先是检查各个卫星与自己的连接情况、卫星是否有什么故障等。
子程序在完成检查任务后,确认没有任何异常情况,随后开始将各种数据源源不断地发送给君逸。
他在收到子程序发来的数据后就认真观察每一条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期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或者发现潜在的问题。
经过一番细致的查看、对比以及精确的测算,确定没有出现任何状况后,全息投影中的君逸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自言自语道:“太好了,对接前后并没有发生任何异常。这样一来,戴森云就可以正式投入运行工作了!”
说完,君逸立刻向一万座空间站的子程序发出指令,要求它们启动戴森云,开始收集恒星的能量。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万座空间站的子程序开始控制各自负责的卫星开始根据恒星的引力围绕恒星缓慢的旋转起来。
它们共同组成的戴森云,像是从沉睡中苏醒的巨兽,它的各个部分逐渐启动,开始吸纳来自黄矮星的无尽能量。
每一个负责吸收能量的单元都在高速运转。它们如同精巧的捕光神器,将恒星的光线捕捉、汇聚。
能量在错综复杂的传导线路中穿梭,发出微微的嗡嗡声,仿佛是戴森云在欢快地歌唱,为能够获取这宇宙中最强大的能源而欢呼。
戴森云收集的庞大能量,沿着连接它们的纳米超导线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空间站的超导储量器中。
这些能量如洪流般汇聚,仿佛在展示着科技的力量和无尽的可能性。而这一切,都被远在基地的君逸看在眼里,他知道,每一份能量都是迈向未来的坚实脚步。
以后当能量储满之后,空间站子程序会开始行动起来。它们将精准地控制着激光发射装置,把能量以激光束的形式准确地传输给各个分基地的能量接收装置。
随着戴森云开始高效地运转并收集能量,空间站的子程序们再次忙碌起来。它们迅速地将各项关键数据发送给君逸。这些数据如同珍贵的情报,承载着整个系统运行状况的信息。
全息投影中的他神情专注地看着子程序发来的数据报告,经过一番仔细认真的查看,君逸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言自语道:“不错,虽然象征二级文明的是戴森球,但戴森云在能量收集方面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对于我目前的发展阶段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君逸深知,有了戴森云的支持,他终于可以迈出更大的步伐,朝着三级文明迈进。这不仅意味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更是对他探索未知、追求进步的肯定。
“有了戴森云,我终于加快步伐迈向三级文明了!”君逸的声音中先是充满坚定和自信……
……
确定戴森云开始进入正常运转状态之后,他又重新把视线转移到了巨蟹座 55f 星球内部,开始查看星球轨道外探测器和卫星等发来的数据。
这些数据探测器和卫星几乎每天都会或多或少的发给君逸,而他也会定期去查看,以便了解巨蟹座 55f 星球的情况。
55f 星球经过这几年的“折腾”可以说是大变样。
刚开始时它还是一颗红褐色的星球,但随着他使用彗星不断地撞击,这颗星球逐渐变成了岩浆遍地、各种烟尘笼罩,坑坑洼洼的星球。
不过,这还不是最终的形态。随后,他停止了彗星的撞击,并排除了烟尘、给星球降温,使得整个星球仿佛变成了一颗死星,到处都是彗星撞击过去留下的大小不一的撞击坑。
然而,现在的 55f 星球经过纳米蜂群和机器人一年多的地形改造和火山灰回填等工作,又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
如今的 55f 星球在这颗饱经沧桑的星球上,一场伟大的重塑工程已然接近尾声。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纳米蜂群和机器人联手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从高空俯瞰,曾经数百颗彗星撞击留下的满目疮痍,有的被保留起来,有的被抹平!被保留起来的被改造成了海洋或者湖泊用来储存水资源,被抹平的区域会成为平原等……
这些都得多亏纳米蜂群和各类型机器人,它们就像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把每一寸土地的结构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那些被撞击后破碎不堪的土地,在纳米蜂群的改造下,它们有的成为了河道、有的成为未来的湖泊或者是海洋。
纳米蜂群在地下穿梭,加固着土地的根基,使得新形成的地貌如同被注入了生命一般稳定。
而机器人更是在地貌改造上展现出非凡的力量。在广袤的大地上,它们忙碌的身影依旧清晰可见。
它们沟通河道,使这些未来的河道能够连接未来的湖泊和海洋,机器人改造撞击坑周围隆起的土堆和倒塌的山脉使它们成为未来的新的山脉或者是丘陵。
机器人将太空中运下来的火山灰等均匀地铺洒在每一个角落,曾经的撞击坑被填平,只留下微微起伏的丘陵和谷地,像是大地母亲舒缓的呼吸。
火山灰与原有物质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富含矿物质的肥沃土层。纳米蜂群在其中还构建了细密的导水通道,确保水分能在这片土地上合理分布。
机器人则在合适的地方安装了气候监测装置,为后续的环境稳定工作做好准备。
如今的巨蟹座55f星球表面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狰狞的撞击坑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略显粗糙的新土地。纳米蜂群和机器人的协同工作,让这颗曾经饱受创伤的星球重新焕发出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