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知为何陛下召见自己还要让长公主殿下旁听,方建德只安静在对面跪坐下来,不管多言,只等着陛下发话。
晏琛却好似只当做他不存在,一直未曾与他说话,照旧低头看案上余下的几则劄子。
方建德只当陛下要先将手上的事情处理完,便只得硬着头皮先等着了。
他默默看着那边陛下将余下劄子看完,又提了笔,在一张空白纸张上写了几个字,然后连同看完的劄子一起,全部都递传到屏风后面去了。
方建德只见屏风后的人伸手接过,却没有说话。
透过屏风上隐隐绰绰的影子,隐约看到她将那几个劄子都展开细瞧。
方建德虽觉此举不妥,但这会儿也不曾多言。
他向来觉得在其位谋其政,自己只是大理寺卿,负责大理寺事宜。而这种挑陛下毛病的事情,自然是御史台那些人的职责。
屏风后有隐约纸张翻动的声音,这边陛下却开始整理桌上杂乱的书籍文稿来了。
方建德等了许久,仍然不见陛下发话,已是有些不耐,当下见陛下神色轻松低头在摸索席上散乱的手稿,便主动试探开口问起:“陛下召臣来见,是为日前卫国公遭遇刺杀一事?不知陛下可有何吩咐微臣的?”
晏琛却并未回答他,只道:“且坐坐吧,喝口茶。”
他话落,外头魏廉当真送了茶水进来。
方建德千恩万谢地接过来,摸不着头脑的他将头脑又摸了摸,只能端着茶不安地等着。
晏琛将拿在手上的手稿摞了摞,又去看每页角落阿璀惯常的记号,按着顺序排列整齐,然后码放到桌案上。
又将桌上打开的书籍一一合上,还特地寻了签子,夹在阿璀看到的地方。
周围一圈都整理完后,原本杂乱的书案,显得宽大了许多。
屏风内阿璀看完晏琛递过来的所有的劄子,最后拿起晏琛写的那张纸条一看,忽然轻笑出声:“阿兄是问我为官为臣之道?”
阿璀的这句话出来,让方建德一惊。
大约是没想到这位长公主在此时开口,更是没想到陛下询问长公主的竟然还是这么个问题。
为官之道?为臣之道?
这长公主再怎么受陛下爱重,也不过是区区女流,哪里晓得什么为官之道?
陛下莫不是问错了人?
自然方建德也只是心下暗中思忖,哪里敢宣之于口。
他瞧着陛下又写了张字条递进去,里头的长公主接过一瞧,只沉默片刻,便复道:“阿兄问我为官为臣之道,若只是闲谈之言,我倒是可说上一二。昔年读史,倒是记得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其六正者,行之则荣。”
“一曰,当为六正之臣者,事未发而先见之,迹未显而能查之;明察存亡之关键,悉知得失之利害;可预不幸之事于未然,可引将起之事于细微;而使君上得超然立于荣显之地,高远之界;此圣臣者。”
“二曰,虚心尽意,进善通道;行道取直,献言以忠;勉主君以礼义,论主君以长策;将顺扬主君之美,匡救扶主君之失;功成事立,归善于君,谦以自牧,不伐已功;此良臣者。”
“三曰,谦卑自守,不恃尊贵;夙兴夜寐,不辞劳苦;荐达有序,进贤不懈;先贤为范,数称於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庶几有益,以安国家社稷宗庙,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明察幽见成败,事未发而预图,患未萌而早防,遇变则救,导之以顺,防微杜渐,断绝其源,自而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辞禄让赐,不受赠遗,衣服端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
“六曰,国家昏乱,所为不谀,然而敢犯主之颜,面言主之过失,不辞其诛,身死国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
阿璀语声清朗,这一句句说来,几乎将看似语气轻松闲聊的话题渐渐转而为一篇策论了。
原本安静坐着的方建德,越听越觉得这位长公主殿下说的这些话,字字都往自己脑门上砸,他觉得自己额头上有冷汗一点点冒出来。
那边屏风后边的话还在继续:“为臣者,纵其能与才,无法为圣臣智臣良臣者,便当行其道取中取直,为忠直之臣,再不济也当顺从复命为贞臣。若一个都做不到,何以称主君之臣,何以为百姓之官?”
这算是最后一句的总结之言了,晏琛听完忽而大笑,抚掌而叹:“阿璀此为臣六正之论,中肯切实,实在良言!”
他这话自然也不是说给阿璀听的,所以此言一出,他终于将目光转向一直不安等待的方建德。
满意地看着方建德渐渐苍白不太好看的脸色,晏琛笑问:“不知方卿觉得,朕之皇妹所言,如何?”
方建德原本先时还因长公主之论暗自思索,越听越觉得有些道理,但慢慢体会其中之意,那冷汗便不曾停过。
直到这长公主最后一句话说出来,他才明白,今日这一出,就是陛下给自己警告。
他已经没有心思去想这长公主之言的出处,究竟是此时陛下相问,她随口而出;还好陛下与长公主早有准备,便是想在自己跟前做这一出戏,借长公主之言以作告诫。
方建德抖着手,将一直端在手里已经凉了的茶盏放到地上,俯身一拜:“长公主殿下之言,字字真知烁见,臣听之入耳,思己身之所行,实在惭愧惭愧!”
晏琛低头瞧着他,似笑非笑:“卿为朕之肱骨,何出此言?”
方建德听着这话里几分阴阳的意思,依旧埋首,不敢起身。
屏风内阿璀瞧着此处情形,虽透着屏风也看不清他们说什么,但还是起身朝晏琛示意,自己先行离开。
晏琛让她自便,复又转头看向方建德:“有些话,朕本不欲与你们说得太明白,是朕给你们面子,大家各自心里知道便就罢了。但总有些人行事张扬而不自知,朕十余岁的妹妹都比你们看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