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却觉得,这刺杀一事,或许并不是那位薛公望所安排。”阿璀回想今日在望园后面发生的事情,不管怎么想都觉得奇怪,只是也说不清奇怪之处到底在哪里,便又道:“我觉得崔兄长似乎也未将怀疑的目光过多放在薛公望身上。”
自刺杀之事出现后,刺客与幻术班子相关人等皆被拿下,崔寄作为主人家,曾安抚在座席上众人。
阿璀当时还在岁寒亭上,隔得太远,并不知道当时崔寄与众人之间的说了哪些话,但显然让她唯一注意到的便是那个薛公望。
薛公望是最后走的,似乎还是被崔寄请走的。
但阿璀对薛公望的注意,却是从幻术表演开始之前便有了。
很显然,这幻术班子便是薛公望请过来为崔寄寿宴添彩助乐的,所以自然的,发生了刺杀这样大的事之后,大家所有的怀疑目光都会落到薛公望身上。
但最后崔兄长,似乎并未直接表示出对薛公望的怀疑,甚至都没留他多问几句。
他的目标并未直接在薛公望身上,也未曾打算自他身上得出更多的消息。
“那刺客如今在何处?是被大理寺带走了,还是被刑部带走了?”晏琛听得阿璀这话,只问了这么一句。
阿璀摇摇头:“大理寺和刑部的主官我不认得,但崔兄长今日直接将刺客和席上表演的幻术班子的众人都留下时,并未有人出面说话。但崔兄长留下刺客,大约是要自己审问。”
晏琛听到这个答案,却十分了然地笑起来:“当着大理寺和刑部主官的面直接留下刺客私下审问,也只有他了。”
阿璀见阿兄此言,顿时也明白了,崔兄长留下刺客私下审问并不合制,但崔兄长既有此举,自然事出有因,只是还有些担心:“那崔兄长这般作为,朝中的御史们会不会……”
“放心,阿寄心中有数,便是行事过分些,也不会让我过多为难。若我没猜错的话,他最多会将人留到明日午后,大理寺和刑部两位主官没有当即要人,一方面是顾忌着阿寄的面子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摆脱自己的嫌疑。”晏琛笑道,“明日等大理寺去阿寄府上提了人走,我随便下一道口谕不痛不痒申斥两句,便能堵住御史们的嘴,这算小事,不会有人蠢到借此发难。”
阿璀放下心来,又问:“那崔兄长留下刺客,一日时间当真能问出什么来吗?”
“阿寄行事,往往让旁人揣摩不透。”只是这个旁人却并不包括晏琛自己。
虽事情生变化,并非如先前的计划了,但晏琛照此时自阿璀处所得的这些消息,也能猜出些崔寄后续的打算:“照他目前计划来看,他如今并不需要自刺客口中审问出什么来,他的目的便是将刺客留在手里一段时间。说到底,引蛇出洞罢了。”
晏琛的话,阿璀似懂非懂,细想之后好像也明白了阿兄所说的意思,但明白归明白,却不知道所谓“引”是如何来引,更摸不清具体的“蛇”又是谁?
转而一想,又想起那个刺客,莫非是今日夜里还会有人冲着刺客而来?
想起刺客,阿璀不免又想起那个莫名其妙消失,却又不知在整件事情中起着什么样作用的薛吉。
“还有一件事……那个刺客。”阿璀开口,但开口间又在思索,一时片刻未接上下面的话。
“嗯?”晏琛疑惑,转头看她,“你说。”
阿璀想了一会儿,才道:“那个刺客,也不知是不是真正的刺客……我怀疑真正的刺客还在崔兄长府里藏着。”
她又将先前发现薛吉于幻术表演之中突然消失,而刺客却顶着与他同样装束面具出场行刺之事也讲给晏琛。
“我怕刺杀之事还有后手,所以先前跟崔兄长也讲过。”阿璀道。
“阿寄如何说?”晏琛一听她说的那个奇怪的幻术师,或许极有可能是真正的刺客,也有几分诧异。
“崔兄长只说他知道了,自有安排,其余的也没再跟我说。”阿璀又道,眼中不掩忧虑,“我虽曾见过那幻术师几面,但不知他真正身份。唯一知道的,他是西域人,曾常年出没在沙洲,到金陵来大约也是最近一两个月的事情。”
阿璀停了停,突然语气微重,似有暗示强调之意:“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叫薛吉,他也姓薛。”
晏琛眉头微蹙,似在思考阿璀所言之意,片刻之后才道:“所以你怀疑这幻术师与薛公望有些什么关系?”
阿璀点头。
“这事情,我安排人去查。”晏琛不欲阿璀担忧,又道,“至于幻术师是否藏于望园……阿寄那边,你既然已经提醒过他,想必阿寄心中有数,不会为人暗算。我会命金吾卫今夜巡逻时,借故多往光华坊走两遭。”
既说到此,阿璀知道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便也没什么多说的了。
见晏琛命魏廉传令去召金吾卫今日值守主将来见,阿璀才告退回了春和宫。
谁知刚一坐下来,今日留在宫里未曾随阿璀出宫的黄栌送了茶水上前来,脸色不太好看:“贵主可知道今日宫里发生了件大事!”
“什么大事?”阿璀瞧着黄栌面上有些恼怒的模样,有些不解。
又想起来先前刚回宫在甘露殿时,宫人说的后宫里头宫嫔们都被召至皇后甘泉宫的事情,连阿兄也被请过去了。
莫非黄栌想说的便是关于这件事情的?
只是方才阿兄也没提,不由有些好奇:“看你神色不对,莫非这事情还跟咱们有关?快说来看看。”
“杜宣仪在宫中行巫祝之事,被发现了。”黄栌言词还有些忌惮,偷偷看了阿璀好几眼。
“杜宣仪?”阿璀观她这般踌躇模样,立刻便猜出,她所说的巫祝之事,或许还跟自己有些关系。
“就是那杜宣仪!”黄栌气恼,“她被自己的宫人揭发,制作了个贵主的木甬压在床榻之下,日日行蹈拜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