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晨光洒落在明德堂的青石板上,一队风尘仆仆的游学队伍正穿过大门。这是明德堂首批外出游学的学子,历时半年,走遍大江南北,今日终于归来。
\"先生!\"为首的是王子明,他快步上前,\"我们回来了!\"
叶知秧站在廊下,看着这些晒得黝黑的面庞,目光中满是欣慰。这些学子出发时还带着书生的稚气,如今眼神里都多了几分历练。
\"一路可还顺遂?\"她问。
\"处处都有惊喜!\"王子明从行囊中取出厚厚一摞竹简,\"这是我们的游学记录。遇到的每一件新鲜事,每一个特别的发现,都记在这里了。\"
叶知秧翻开竹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各地见闻:江南水乡的蚕桑技艺、西域商道的算学方法、岭南渔村的天文预测、北地牧场的畜牧经验......
\"好!\"她合上竹简,\"傍晚在明德堂召开游学汇报会。让大家都来听听你们的见闻。\"
消息一传开,整个明德堂都沸腾了。留守的学子们纷纷赶来帮忙布置会场,有的搬凳子摆桌案,有的准备茶水点心,有的帮着整理游学带回的各种器物标本。
\"这是什么?\"一个小学子好奇地指着一个奇怪的铜器。
\"这是西域商人用的天平。\"王子明解释,\"他们的计重方法很特别,我们在那里学到了不少算学知识。\"
正说着,萧远珩也来了,身边还跟着几位朝中重臣。
\"听说游学队回来了,大家都想听听见闻。\"萧远珩说,\"不如今晚把范围再扩大些?\"
叶知秧点头赞同:\"知识本该广为传播。\"
傍晚,明德堂内座无虚席。不只有学子和官员,还有闻讯赶来的各地商贾、工匠,甚至有几位异族的使者。
\"请开始吧。\"叶知秧示意。
王子明率先站起:\"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是发现各地都有独特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他取出一张图纸:\"比如在江南,我们遇到一位老农。他根据蚂蚁搬家的方向预测天气,准确率极高。起初我们都觉得这是迷信,但仔细研究后发现,这里面暗含着气象变化的规律。\"
另一个学子补充:\"是啊!我们把这个发现告诉杭州的官学,他们也很惊讶。后来大家一起研究,把这些民间经验和官方的气象记录对比,总结出了一套更完整的预测方法。\"
\"学问原本就在民间。\"叶知秧欣慰地说,\"关键是要用开放的心态去发现。\"
接着,一个来自北方的学子分享了他们在西域的见闻:\"那里的商人有一种'契约'制度,非常有趣。无论相隔多远,只要立下契约,双方都会严格遵守。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信义'之道。\"
一位商人闻言起身:\"正是!我们也在借鉴这种做法。把儒家的信义和西域的契约结合,既重道义,又重规矩。\"
\"在岭南,\"又一个学子说,\"我们发现他们的造船工艺独特。当地工匠不用图纸,全靠一根绳子就能造出性能极好的渔船。我们用几何学的方法研究,发现这根绳子暗含着黄金分割的奥秘。\"
听到这里,在场的工匠们都来了兴趣,纷纷询问细节。一时间,堂内讨论热烈,官员、商人、工匠、学者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还有一个特别的发现。\"王子明说,\"我们注意到,越是发达的地方,越重视教育。但他们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重实践,有的重理论,有的则把两者结合。\"
叶知秧若有所思:\"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教育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而应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这时,一位西域使者起身:\"在我们那里,商人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经商之道。但现在,我们也开始让他们学习你们的经典,以培养更高的眼界。\"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叶知秧说,\"就像这次游学,我们不只是去学习,也在传播自己的知识。\"
夜色渐深,讨论依然热烈。有人提出要把各地的智慧编成教材,有人建议建立定期的交流机制,还有人主张把游学制度化。
\"都是好主意。\"叶知秧总结道,\"知识如流水,唯有流动才能生生不息。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智慧之水流遍天下。\"
散会后,萧远珩陪着叶知秧在月下漫步。
\"看到学子们的成长,你很高兴吧?\"他说。
\"是啊。\"叶知秧望着满天星斗,\"教育最大的喜悦,就是看着他们开阔视野、打开心胸。这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
\"我听说他们在游学中还做了不少好事。\"萧远珩说,\"帮助村民改良农具,教授商人算学,为渔民设计新式渔网......\"
\"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叶知秧说,\"知识的价值,在于能够造福他人。\"
第二天一早,叶知秧就着手安排新的工作。她把游学心得分类整理,准备编入教材;同时,她还计划把一些实用的技艺请专人制作成图谱,以便推广。
\"先生,\"王子明请教,\"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把智慧传播出去。\"叶知秧说,\"让每一个求知的人都能得到启发,让每一份知识都能开花结果。\"
她望着院中的花木,想起昨晚的分享会。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智慧,就像无数条溪流,汇聚成知识的长河。而明德堂,就是要做这样一个汇聚智慧、传播智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