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章台宫。
“我们现在这里有什么宗教么?”
嬴政转头问了一句旁边跪坐着的扶苏。
“有祭祀的文化,但是并没有像天幕说的什么宗教存在。”
扶苏回忆了一下此时大秦内的情况,恭敬的回答着嬴政。
“没有么?挺好...”
随后,嬴政摸了摸下巴,又皱着眉头说道:
“但是,也并不好。”
“天幕说的很对,我们对底层的掌控可以说几乎不存在。”
“特别是现在这种情况,六国刚被消灭没有多久,六国的子民许多都还抱着以前六国的思想。”
“短时间内,大秦很难扭转他们的思想。”
扶苏思索着点点头,轻声说道:
“那该怎么办?父亲。”
嬴政没有回答,只是拿出怀里的史书,翻到记载汉武帝刘彻的地方。
“还是需要推广一些百家的思想。”
“特别是需要和法家对抗。”
扶苏听到这句话,本来低着的头,突的抬起,惊愕的看着嬴政。
“怎么?觉得朕有什么说错的地方?”
“父亲,和法家对抗?”
“不错。”
嬴政撇了扶苏一眼,随后拿起一卷竹简丢给扶苏。
“以前处于战乱时期,一家之思想,很容易统合秦国内所有的势力。”
“但统一已经完成,法家就不适合再一家独大了。”
“而且,这么多天的天幕听下来,朕确实觉得法家的思想太过冰冷。”
“底层很难接受这样的思想。”
“儒家的温和理念,却是很容易被底层所接受的。”
“后续两千年的时间,儒家能一步步发展壮大,在朕看来,就是因为儒家思想的温和。”
“它不像法家思想冰冷,也不像道家思想的超然,更不像兵家思想的铁血。”
“这三家的思想,在战乱时期还好,非常适合统合。”
“但战乱结束,人心思定,就不合适了。”
这是这么久时间以来,嬴政新的感悟。
大秦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不止是上层的混乱,还有底层思想的混乱。
以前他只想把法家推广出去,可终究没考虑到一个问题,底层能不能接受的问题。
就像是军管这种事,战乱时期是非常合适的,统合资源等等非常的有力。
但和平时期呢?
习惯了温和的底层,对一些激进的事情都会抱有敌意的。
除非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把儒家的思想总结一些精华,提取出来,然后推广出去吧。”
“以后我们还会用到后世的科举。”
“科举里,把儒家、兵家、法家、道家等等的思想都加入进去。”
扶苏露出了郑重的神色说道:
“好,父亲。”
...
大汉。
元狩年。
“宗教?儒教?”
“这儒家到最后竟然发展成了一种宗教形式的教派么?”
“好像也确实没错。”
汉武帝刘彻回忆着史书内关于宋明两朝的记载,发展儒家到最后发展的真和宗教没什么大的区别了。
“确实是不能让他们一家独大了。”
刘彻慢慢撩着自己的胡子,一页一页的翻着史书。
“不是现在,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统合思想,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但也可以先记着,等对匈奴的战争结束,就可以把其他家的思想扶持一下。”
拿起毛笔,刘彻在旁边记录着三个词。
这三个词,分别是:法家、道家、儒家。
...
东汉末年。
许都。
“我们这里应该没有信仰太平道的吧?”
饭桌之上,曹操拿起碗筷,看着天幕说了这么一句。
“已经没有了,丞相。”
“现在信仰道教的,基本上只有黄巾的余孽和汉中那块地方。”
“那里的五斗米教,现在也确实比较猖獗。”
曹操点了点头,用筷子夹起一块肉食放进嘴里,嚼了一会儿,咽下之后才又说道:
“等战争结束,还是需要这些宗教的。”
“而且...”
说到这,曹操一下子顿住,皱了一下眉,转头看着郭嘉说道:
“奉孝,你说以宗教组织,能对抗世家么?”
“嗯?!”
郭嘉拿着酒杯的手停顿在半空之中,随后慢慢的放下。
“以宗教对抗世家?”
“不好不好。”
郭嘉摇了摇头,表情严肃的接着说道:
“丞相,在我看来,宗教比之世家的危害更大。”
“不能以宗教去对抗世家。”
“天幕之前说的很好,权力的来源是在底层。”
“而宗教对底层有着无与伦比的控制力。”
“如果把宗教扶持起来了,那将比世家更难以消灭。”
“丞相,想一想黄巾之乱时,那些悍不畏死的兵卒。”
那些悍不畏死的兵卒?曹操脑海里一下子回忆起了当时消灭黄巾的景象。
随后,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寒颤。
“你说的对,奉孝。宗教可以利用,但绝不能以它来对抗着什么。”
郭嘉拿起酒杯喝了一口酒,咂了咂嘴说道:
“丞相,有一点你其实说错了。世家是消灭不了的。”
“哪怕旧的世家被消灭,可新的世家也终究会出现。”
“人性有时候已经决定了许多的事情。”
“可以限制,也可以扶持许多的事物去对抗世家,但千万不要去想着消灭世家。”
“比喻一下吧。”
“如果你想消灭荀彧的荀家,那就必然要扶持一个新的家族以此来对抗着他们。”
“等把荀家消灭了,那这个新的家族,必然也壮大成了比荀家更庞大的家族。”
“不然怎么能消灭荀家呢?”
“那问题就来了,这个新的家族算不算世家?”
曹操放下碗筷,抱着双手,沉默以对,脑海里回想着史书之上关于自己的记载。
“这就是为何我之后要以河北世家去对抗颍川世家么?”
皱着眉头,曹操嘀咕了这么一句。
“可用世家去对抗世家,最后的结局还是会面临着失败啊。”
“打散?像史书上黄巢之乱那样?”
“还是引入其他的思想?”
“可新的思想,就不会诞生世家了么?还是一样的。”
揉了揉额头,曹操对这个问题颇为头疼。
...
隋朝。
开皇年间。
“还是扶持一下道教吧。”
“之前的时间,佛教发展的太过壮大了。”
“哪怕被消灭过几次,可对底层的影响力还是有些大。”
杨坚给旁边的大臣说了这么一句,等他记好之后,又说道:
“还是要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去管理这些宗教。”
“就在礼部下面吧,名字就叫:祠部,管理天下各大宗教。”
“没有在祠部备案的宗教,一律应允消灭。”
这个名字,是杨坚看史书,从宋朝的机构名字抄来的。
“诺,陛下!”
旁边的大臣拿起毛笔,快速的记载着杨坚的命令。
...
大唐。
贞观年。
“这些宗教还是要限制的,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了。”
李世民这时候感受到了宗教的危害,对政治影响太深了。
“特别是关于后面武氏的记载,唉。”
“宗教...宗教...”
皱着眉,李世民放下史书,背负着双手走到窗边。
...
大宋。
福宁宫。
“宗教啊...”
赵匡胤此前也想过利用宗教来稳定自己的统治。
可想着历史上那些宗教的记载,随后就放弃了。
宗教对底层确实是控制力强。
但坏就坏在,对底层的控制力太强了!
并且,还非常的不稳定,极易走偏。
所以从宋朝一开始,为了以防走入极端和宗教涉政,宋朝直接就成立了衙门,来专门限制这些宗教。
“以宗教和儒家作对比,朕还是倾向于儒家的。”
想起关于历史上宗教的记载,赵匡胤摇了摇头。
...
大明。
洪武年。
“咱对宗教的管理应该很好了吧。”
“为什么会出现姚广孝这么一个奇葩呢?”
在天幕说到宗教的时候,朱元璋又想起了姚广孝这么一个奇葩。
整个大明一朝,可能最奇葩的就是姚广孝了。
好好的一个僧人不做,成天竟想着造反。
“可能是他学的太多了,父亲。”
朱标在旁边补了这么一句,随后又说道:
“毕竟姚广孝这人,学过佛教,也学过道教,还学过儒家。”
“而儒家不是有一句话么,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学了这么多,姚广孝恐怕就想着真上手试一试。”
朱标对这一点可谓是深有体会。
小的时候,不管学到了什么,他都会在父亲朱元璋和母亲马皇后面前卖弄一番。
可能是小孩子炫耀的心思吧,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心思。
而姚广孝这人,学了那么多的知识,恐怕也是抱着和小孩子类似的心理。
“整个大明一朝,宗教没有什么大乱,证明咱的手段还是非常有效的。”
说完宗教,朱元璋突然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就是这个儒家,确实有些过分了。”
“最后文人会发展成那个样子,和儒家脱不了干系。”
旁边的朱标赶忙打断了朱元璋的话:
“父亲,儒家只是一个工具,你不能这样说。”
“好吧好吧,都是人性造成的。”
朱元璋没有反驳自己好大儿的话,顺着朱标的话说了这么一句。
“不行,还是引入其他的思想来对抗儒家。”
“不能让儒家再这么发展下去了,那些人连王阳明的话都不理,抱着自己的利益情愿让大明毁灭,也不放开手中的利益。”
“可引入什么思想呢?”
朱元璋抱着双手,想了一会儿,发现想不出来什么,随后就转头看着朱标。
“老大,你觉得引入什么思想好?”
“墨家吧。”
“墨家?”
“嗯,墨家现在的思想几乎快要绝迹了,只剩一些古书还留有一些记载。”
“弱小好控制,并且还可以完全的把墨家抓在手里。”
“而道家的思想太过超然,兵家如果不去军队,没什么用。”
“而法家,跟儒家又是死敌,那些人不会允许法家思想登上朝堂的。”
朱元璋觉得朱标的话说的颇为有理,赞同的说道:
“好,那就墨家,派人专门去学!”
“明天的朝会,咱会先提出引入法家的思想,等他们群情激奋的时候,咱再不情不愿的提出墨家。”
开窗理论,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这些皇帝,可谓是非常的熟悉这样的手段。
...
大明。
永乐年。
朱高炽已经派人通知完了老二朱高煦。
本想自己去告诉他的,但想到那个情景,朱高炽觉得还是算了,不然老二朱高煦肯定会以为是自己提的让他离开京城。
矛盾也会进一步的激化。
“老大,回来了?”
“回来了,父亲,我让人去通知的老二。”
朱棣撇了朱高炽一眼,没说话。
气氛沉默了一会儿后,朱棣突然开口说道:
“宗教这些年,没作什么幺蛾子吧?”
“要说有吧,也是有的...”
“嗯?”
朱棣诧异的看了朱高炽一眼,让他继续说下去。
“因为姚师的关系,现在那些寺庙很是活跃。”
“嗯...咱知道了,晚上咱会去给姚师说一声。”
朱高炽听到这话,轻松的吐了一口气。
这几年的佛教很多寺庙都比较活跃,认为是佛教帮助了朱棣夺得皇位。
为什么呢?就因为姚广孝是僧人!
“其他的都没什么了,父亲,爷爷留下的手段还是很好的。”
“嗯,咱知道了。”
朱棣点点头,随后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朱高炽坐下。
等朱高炽坐好之后,朱棣又平静的说道:
“老二走的时候,你就不要送他了。”
“父亲?!”
“不要给他什么希望,不然他在封地内会不安分的。”
朱高炽随后沉默以对。
以兄长的身份,朱高炽很不愿意这样去对朱高煦。
可,以太子的身份,朱高炽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大明,也为了不让朱高煦胡思乱想,最后祸乱大明。
“我知道了,父亲。”
最后,朱高炽只说了这么一句,就没再开口。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母亲虽然在去世之前让他照顾好自己的弟弟,但...
“等老二走了之后,让老三也走吧。”
“不然的话,老三肯定会觉得自己有机会了。”
朱棣轻叹了一声,内心此时颇为复杂。
这个时候,朱棣很清楚,他首先是大明的皇帝,其次才是几个孩子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