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两日到云归院请安时,二小姐首次带齐了四个大丫鬟随行,明月早已换了府上秋季的制式茶色弹花暗纹长裳,孟姝帮她梳了双丫髻,戴上红翡翠滴珠耳坠子,和梦竹三人站在一起多了一丝鲜活。
二小姐应与梦竹说过什么,现下梦竹波澜不惊,依着规矩落后一步在二小姐身后,孟姝与她并肩,蕊珠明月紧随其后。
许多人事有时无需上面首肯,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形成新的变化。
自从上次二小姐指了孟姝去云熙院布置后,孟姝在四个大丫鬟里的角色就类似老太太身边的广白,对外管事交际多由她出面。
梦竹则在魏妈妈授意下,有意学着素问的行事,管着二小姐的库房以外对内院小丫头们也行管理之责,明月是寸步不离二小姐跟前的,蕊珠私下求了孟姝,搭上花楹这个名副其实的福安居大丫鬟,学了许多发式和衣裳搭配的技巧。
这是无形中的竞争与比较,她们不需要督促,自觉的就能按着云夫人这位当家主母的心思,努力站稳脚跟。
云夫人这两日也没闲着,充分展示了当家主母的手腕。
陆姨娘事件后,云夫人回府第二天立即将风隐院封锁,里里外外检查了个遍,香料及制香的一应设施转移到了其他院子。
至于二少爷,自然顺势留在了福安居,有奶娘照顾,也用不着老太太劳心,老太太也乐得含饴弄孙,精神状态都好了不少。陆姨娘余毒虽已清除但已伤了心脉暂时无法行动,因此心里再不愿意,也没有置喙的地方。
而对于文姨娘此人,云夫人接下来的操作,令孟姝颇觉得耐人寻味。
“文姨娘禁足期间病了一场,如今大病初愈,这几日就不用急着来请安了。”文姨娘一脸病容刚行完礼,云夫人指着大丫鬟们看座。
文姨娘穿着靛蓝色宝相花缠枝银丝纹的刻丝褙子,在日光下映衬的脸色倒更苍白了一分,她挨着椅子的边坐下,“夫人,妾不碍事,只是有些精神不济,出来走动总动也好。”
等文姨娘的话头落下,云夫人好似无意的捻起桂花香珠手串,“陆姨娘制香确实好本事,她常说用对了香对身体也极好,就像这香珠手串,闻之静心。”
文姨娘附和的笑了笑,“陆姨娘确有好本事。”
这时,魏妈妈带了一个姑娘进了花厅,正是风隐院的慧心,云夫人噙着笑意,指着魏妈妈手里的线香道:
“说来倒也巧,文姨娘重阳时送了陆姨娘一本香谱,里面记载一种旃息安魂香的香方,我尚在京城闺中时就听过,据说是陈氏后人所创,遗失多年。
慧心姑娘近日复刻了出来,魏妈妈,送些给文姨娘带回去。”
魏妈妈俯身应了,“老奴刚从风隐院回来,陆姨娘适才也见了这香,说慧心制的极好,陆姨娘听闻文姨娘精神不济,说晚间点燃此香可安眠。”
文姨娘心虚的扯了扯嘴角,起身谢过云夫人,“......多谢主母挂心,一会妾身再去谢陆姨娘。”
等云夫人带着几位小姐们去福安居时,文姨娘借口大病初愈怕过了病气给老太太,准备回兰亭院时,云夫人突然开口道:“秋来干爽,蚊虫毒物还未蛰伏,听甄大夫说起,安魂香不宜与其它香料同用,文姨娘可别忘了。”
文姨娘闻言脸色变了变,努力压下心中惊骇后嘴角才扯起一丝笑意,缓缓俯身行礼告退:“多谢主母提醒,妾定会注意。”
云夫人看在眼底,去福安居的路上沉思半晌,和魏妈妈道:“让甄大夫师徒试一试安魂香......与重阳那日的瑞麟香同燃,会有什么后果。”
魏妈妈也是人精,几乎听云夫人刚说起就反应过来,忙和身后的大丫鬟使了个眼色,急匆匆往前院去了。
福安居内,几位小姐与老太太说了些趣事儿,孟姝估摸着时辰提醒二小姐,主仆几个提前和老太太与云夫人告罪从福安居出来,今日要出府巡铺,中午在外边用饭,回了云意院,冬瓜已和锦书一起收拾好东西等着了。
然后锦书眼睁睁的看着二小姐带着五个走了,她压下心中醋意,眼珠转了转去总务房找老子娘,这几天她也想通了,二小姐这边自己无论如何也出头不了,就这样她自然不甘心,听说老太太身边的几个大丫鬟到了出嫁的年纪,若有机会能再调回福安居倒是个出头的机会。
没人知晓她的想法,孟姝几个上了车就叽叽喳喳的说了一路,二小姐在她们面前一向也不拘着,指了冬瓜道:“一会儿可要看你的本事。孟姝今日都有何安排?”
“回二小姐,咱们先去书铺,书铺开张已有几天,新掌柜是从府里总务房调过去的,之后再去香坊,最后是布庄,中午在布庄用饭,奴婢已提前知会过了。”
二小姐点点头,书铺她并不上心,但临安的书铺众多,虽没机会一一走访,但也派人去查问过,竟发现京城里许多书目,临安这里居然都没有,经史子集用于科考的大多只有寥寥几本,大多仅供现场抄录。
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孟姝其实早有发现,外祖父读了一辈子书,收藏的却大多是游记山水、工学药典、杂家文论一类,经史子集类的书籍甚少。
后与林先生沟通一番才知详情,林先生对二小姐能有此问竟颇欣慰,仔细讲了些前朝旧事,隐晦指出原是前朝尚武,这是当时控制民众,即‘愚民’的手段之一,又因江南等地富庶,大多人家都有获取书籍的渠道,因此直到现在这种情况也不被人重视。
孟姝总结,底层人士的困难,无人发声便只能被动接受。
因此二小姐去和唐显商议,结果在临安开了间印刷坊后......也令孟姝对二小姐刮目相看。
在大周,印刷行业在官府严格管控下,也不知唐显使了什么法子,不出月余就在临安远郊建了一间工坊,从京城工部引来的雕版,主印经史子集及历代举子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