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让人惊掉下巴。”
许教授惊叹道。
意识到这件事的严肃性及其重要性已超出个 ** 限范围,许教授很快将此事汇报给院里的高层,于是包括校长在内的许多人聚集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中……
林教授看完资料后,与陈校长交换了一个眼神。
见对方微微点头,他也低声向校领导耳语了几句。
“侯建伟同志,这篇如此重要的论文为何选择通过国外的机构发表呢?还更改了名字,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大校长温和但带着几分遗憾地问道。
身为该校的教职员工,并由学校发放工资,做出成果之后理应在学校的学术框架内发表。
然而……
“校长,我没有在我们学校内部发布的原因是因为我只是英语系的一名普通教师,对于高水平的研究和数据处理并非我的专长。”
“我也希望以京城师范大学的名义发表这篇研究,只是这篇研究报告涉及到复杂试验过程及数据记录,在国内难以实现这些试验条件。
若想把这一成就归功于本校,必须拿出过硬的数据支撑,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段话让众人都沉默了。
事实确是这样,大校长心里也明白这个苦楚——好机会白白错过,因为缺乏试验设施导致。
他意识到即便有合适条件下允许重新测试,可能就能说服侯建伟将这份荣誉带给京师大学;可惜现实就是这般骨感。
尽管如此,作为书记则持有不同观点:不管怎么说,侯建伟仍然是我们京师大学的教学人员。
他的贡献毫无疑问是学校的资产。
只要他是从我校毕业或受聘于这里工作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那么这项研究成果便应被视为我校资产。
“候老师能不能在论文修正过程中修改通讯地址到我们这里?”
书记建议道。
“当然可以,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
“是什么问题呢?”
“有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此变更后即表明这篇报告在我校范围内产生,这可能会使我们的专利权有所冲突。
因此我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侯老师回答说。
听到关于产权的问题,大家面露惊讶之色。
“你注册了相关专利,说明理论已经实际落地应用了吗?”
物理系负责人反问道。
“实际上,我是在制作出了原型产品之后发表了研究。”
候建伟补充解释道。
“那它具体能用在哪里呢?”
大校长对此表示好奇,作为管理者偶尔关注一下学术内容再正常不过。
候建伟简单地介绍了医疗器材领域核磁共振检查仪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
大校长闻言后显得些许失意,觉得这样的创新应该属于本国,留在自己身边才更有意义。
“候老师真的只是高中毕业生吗?没在国外上过高等教育吧?”
陈校长忍不住再次提出疑问,因为他对一个仅接受过高层次基础教育者能够达到这一高度感到不可置信。
候建伟坦诚地解释了自己是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专业技能,以及如何为妻子治病的需求促使他深入钻研相关知识的经历。
大伙听了都感到震惊不已,特别是那些不太懂得技术性话题的人更是如坠五里雾般迷糊,而像许校长和一些了解科学背景的朋友还是理解了一些。
经过讨论,几位高级教师一致认同候建伟不仅天赋异禀而且具备成为伟大学者的所有特质。
尽管他是高中文化程度、未拥有国外学位认证,但在当前宽松政策的支持下可以鼓励申请成为硕士研究生以继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术积累水平。
随后,经过短暂交流,各方达成了让候氏进入研究生院就读的一致共识。
几天后,经过初步审查程序,确认了他完全符合资格入学,并顺利成为一名在职研究人员。
此时选哪位老师负责指导成为了接下来的任务。
然而,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期,几乎所有有资格指导学生完成学位的教授们均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即使非本学科领域的教授们也希望参与到这一独特的机会中来,使得整个决策过程变得既混乱又富有挑战性。
考虑到自身长远发展的规划,以及对未来教学任务的兴趣和责任,在慎重思考后的侯先生毅然决定投身历史文化专业的深造之旅,这不仅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范围,也引发了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声音。
李伟自然有他的打算。
在这个年代,历史是每个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
选择这位导师意味着能接触到更多的学生,这有助于他挖掘有潜力的人才。
然而,这个选择却遭到了物理系主任的强烈反对,无视李伟已经做出的选择,坚持为他又增加了一个物理专业的身份。
成为历史系研究生后,李伟首先邀请了几位考古学教授帮助鉴定一批古董。
他知道这批文物的重要性,但对鉴赏并不精通。
从回国以来,他陆续把之前藏起来的古董都取了出来,并装修了三楼来存放这些“艺术品”。
如今找到合适的人来鉴定这批文物并不难。
历史系可以帮忙联系到专业人士,李伟只需负责联络和安保事宜,其他细节就不用管了。
十余位专家忙碌了一个多月,终于帮李伟完成了鉴定工作。
其中有珍品也有普通物品,李伟将普通的收藏起来用作装饰或自用,而精品则计划用来开设一个私人博物馆,提升这座大楼的格调。
由于李伟的身份特殊,学校安排他独自居住在一个 ** 的小楼内,而不像其他研究生那样四人一屋。
这是因为公司捐赠了一笔巨额捐款,这笔钱是一百万美元的无偿捐助,完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这笔捐款使得学校非常重视,并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
直到仪式上,李伟才意识到公司高层给他准备了惊喜。
“为何突然要给学校捐钱?”
李伟大感意外地问。
“你不知道吗?这是董事会早已决定的政策。
作为公司技术核心的你,无论在哪所大学深造,我们都会提供捐款支持。”
李伟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呢?”
“你可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ct机和核磁共振设备的主要发明者。
这些贡献还不够理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