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了几日的选址,和决策以后,大明的第一家银行终于成立了!
“父皇,你看看怎么样?”朱标站在银行大厅里面对着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看了看说道:“还行,就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父皇,你看看这是新的宝钞!”朱标把新宝钞给了朱元璋。
“嗯?这上面怎么会有咱的头像?”朱元璋不解的问道?
朱标解释道:“父皇,这是老四给的办法,你再看看孤的头像也在上面!”
不过面值就没有你的价值高了!
………
原因是朱棣经过系统的提示,来了一趟洪武朝,从系统那里弄了几台造币机器,还有新的造纸术!
所以才有了朱元璋头像的模板!
……………
朱标又拿了几张宝钞给了朱元璋!
“父皇,新宝钞上面都是大明的开国功臣,这也是老四给的办法!”
朱标说道。
朱元璋又接过来看了一下。
这张是开平王常遇春、这张是魏国公徐达、这张是李善长等等!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宝钞,他没有想到宝钞还可以这样做。
“父皇,以后大明所有的交易全部施行大明新宝钞!”朱标说道。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他明白太子的意图。使用开国功臣的肖像印在宝钞上,不仅展示了对他们功绩的认可,更能增强民众对新宝钞的信任。
朱标接着说道:“如此一来,百姓们使用宝钞时,便能时刻铭记先辈们的付出。这也有利于传承大明的精神,激励后人奋进。”
朱元璋轻抚着宝钞上的人像,仿佛看到了当年金戈铁马的岁月。他感慨道:“甚好!老四此计甚妙。新宝钞的推行,必将使大明更加繁荣昌盛。”
随着新宝钞的全面施行,大明的经济逐渐活跃起来,商业贸易日益兴旺。
而这段历史,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好了,父皇你有事情就先去处理吧!孤要去做事情了!”朱标对着朱元璋说道。
今天是大明银行第一天开业,今天会很忙的!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已经有应天的百姓进来进行兑换了!
只见工作之位的服务人员说道:“老先生,你这里一共一百二十两的旧宝钞!”
您是想兑换成新宝钞,还是想兑换成银子!
老人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听说新宝钞很稳定,就换成新宝钞吧。”
服务员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开始为老人办理兑换手续。
朱标在一旁观察着,看到一切都进行得井井有条,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他转身对朱元璋说:“父皇,看来新宝钞的推行很顺利,民众也很接受。”
朱元璋笑着说:“这都多亏了你和老四的努力。不过,我们还要继续关注市场动态,确保新宝钞的价值稳定。”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不多时又有几个百姓进来兑换了。
有的兑换了新宝钞,有的则兑换成了银子。
不是他们不相信新宝钞,而是他们被旧的宝钞坑苦了!
所以有的只换了银子!
朱元璋看了一会就离开了,反而朱标则留下来看着今天的结果!
…………
“老哥哥!”
一旁的那个邻居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忙问道:“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呀?”
这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缓缓说道:“你难道不知道,今天是朝廷兑换旧宝钞的日子吗?”
邻居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啊!快跟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这人得意地笑了笑,解释道:“这也是我前几日去应天府的时候,偶然在衙门口看到的告示呢!那告示上可是清清楚楚地写着:‘朝廷要回收旧宝钞啦,以前咱们辛辛苦苦兑换的那些旧宝钞,都可以去大明银行兑换成实实在在的银子,或者崭新的新宝钞了!’”
邻居还是有些将信将疑,皱着眉头问道:“真的假的啊?可别哄我哦。”
这人连忙举起手中的新宝钞,在那人跟前使劲儿晃了晃,笃定地说:“当然是真的!你看,这就是刚兑换来的新宝钞,绝对错不了!”
说完,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邻居听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紧紧抓住这人的手,急切地问道:“那我现在就去兑换,还来得及吗?”
这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别急,告示上说了,这次兑换会持续一段时间,足够大家把旧宝钞都换掉。而且,朝廷为了方便民众,在各地都设立了兑换点,不用都跑到应天府去。”
邻居连连点头,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随即转身匆匆回家去取旧宝钞。
望着邻居离去的背影,这人心中暗自感慨,朝廷的这个举措真是深得民心。
…………
“太子殿下!您先暂且休息一下吧!这里有我等一众官员在此盯着,定然不会出现任何差错的,您大可放心。”一旁那名身着官服的银行官员满脸关切地说道。
朱标微微皱起眉头,而后缓缓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孤还是在这里继续盯着吧!毕竟这乃是咱们大明银行正式开业的第一天,意义非凡,容不得丝毫马虎与懈怠。”
孤身为太子,理应对此事负起责任,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进行,绝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
说罢,他便再次将目光投向那熙熙攘攘的银行大堂,眼神中闪烁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光芒,仿佛在思索着什么重要之事。
一旁的官员知道劝不动朱标,也就不再劝了,而是和朱标站在一起盯着银行!
朱标看了看他们说道:“你们不用在这里陪着孤,去忙你们的事情吧!”
毕竟第一天,肯定忙!
你们也要抓紧熟悉银行的业务,确保每个来这里兑换的都可以兑换完成!
官员们听命后,纷纷行动起来,各司其职。
朱标则继续观察着银行的运营情况,思考着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个新兴的金融体系。
这时,一个兑换完货币的百姓引起了朱标的注意。
他走向前去,与那百姓交谈起来,询问他对此次兑换的感受和建议。
百姓满心欢喜地表达了对朝廷政策的感激,并提出了一些小小的改进意见。
朱标认真倾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