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陷阱不仅对摸金校尉这样的人构成极大威胁,同时也是封家子孙在危机中的救命稻草。
尽管已经有了这样周全的准备,封师古还是心里有一丝不确定感。他清楚世事变迁难以预知,前途未知。
为此,他对那些留在外面的宗族成员做了详细的交代,尤其是在山外居住的表兄弟——封师岐。
封师岐手中持有洪武帝御赐的观山腰牌,但他依然选择远离那片禁地。
因为他深知违背祖先的教诲将带来无尽的祸患,在那阴森神秘的棺材山里,传说中的不死生物的秘诀正静静地潜伏。
高山之中,存在着两个自然环境极为优良的土地。其中一个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具有独特的地貌。
如同一个被时间和大自然塑造而成的面孔,它从古至今都被赋予了不祥的气息。
昔日的移山大师巫陵王,凭借无上的力量,将这片异样的土地改建为地宫,以存放其残暴的灵魂。
根据古老的风水理论,这种呈人头状的龙脉之地,实际上充满了凶煞之气,只适合像这样的暴君陵寝安置。
为了缓和地脉中积累的不祥之气,古墓之内上演了一场血腥屠戮,无辜的生命成为了殉葬品,尸骨交错,情景骇人。
墓地周围,悬棺密布,数量众多,至今难以精确统计。
墓中的每一砖一石,都被沉重的尸气所渗透,好似时间在此处凝固,死亡的气息始终笼罩其间。
直到地仙封师古来到此地,他以其独特的手法进行古墓盗掘,才使墓内的凶煞之气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释放。
但在搜索随葬宝贝的过程中,封师古意外发现大量精美的青铜祭器,这些器物不仅仅是无比珍贵的艺术品,它们还暗示了一个更加震撼人心的秘密...那就是:峡谷的深处还藏着一块更大的风水宝地。
这个隐蔽之地形态奇异,犹如一个没有盖子的巨大石棺,占据整个山谷,内部空间宽敞,足以包容数公里的范围。
石棺的四周墙壁是由大自然雕刻而成,石壁上的图案像是舞动的龙和飞翔的凤,这些自然形成的作品比人类所能创造出的任何事物都要奇妙。
走进棺材山的内部,地势起伏多变,如同小山和沟壑,同时有稀有的花朵草木竞相开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尤为奇特之处在于,这一区域的地形布局似乎是一个没有头的巨型人体平躺在巨大的石棺中。
其远端的头部,隐没于地表之下,远远相对,好像是一种超越了时空界限的情感传达。
据古老的文字记载,这具“棺材山”在宇宙初创之时就已经存在,经历了无数岁月,它见证了世界的多次改变。
那时的世界还没有明确的界限,人类甚至尚未出现,更不用说制作如此规模的‘棺材’了。
由此可见,这片埋藏于地下的奇迹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它是自然界中最神秘的部分之一。
自古以来,在巫山和巴山的地区就非常兴盛巫术,对这座藏在山腹里的神奇之山,当地人民既充满敬畏也充满好奇。
早在这之前的远古时代,这里的人们就发掘出了这个隐藏的秘密,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即在这里放置 ,以祈求驱逐 和避免灾难。
随着岁月流逝,这里的阴气越来越浓郁。
到了隋唐时期,关于这里的尸仙故事开始广为民间传唱。
不过,尸仙的真实模样从未有人见过,这让它成为了一个永恒的奥秘。
封师歧,一个对神秘学识有深入了解的贤者,他对封师古探索尸仙的热情深表担忧。
他认为所谓的仙界只是个传说,世间万事都遵循其自然规律,“古尸成仙”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在他看来,棺材山内部的所有现象要么是怪异的生物活动,要么是由 力量引起,无论如何都非善类。
封师歧多次劝说封师古放弃对尸仙的研究,然而,封师古如同被某种不明的力量驱使,决心在棺材山建设阴宅,深入探索其背后未知的故事。
认识到封师古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即使如何劝告也都于事无补后,封师歧只好带着剩下的族人们离开了家园,并在生命结束之际留下了遗训。
他期望后人的子女能够依据《观山指迷赋》中提供的线索,隐秘地探访地仙村古墓。
如果封师古真的变成危害人类的存在,那么就需要找到并根除此隐患,以防万一他的存在会对人界带来不利影响。
作为拥有众多特殊技能的大能者,封师歧的名字在其后的历史记载和地仙村的建设过程里频繁出现。
在那段历史波谲云诡的岁月里,他拖家带口,告别了安谧的青溪镇。
正当世道混乱不堪,四方贼乱横行之际,他的生活也迎来了巨大的考验。似乎命运并没有给予他过多的怜悯,一场突然降临的大病如同阴云般覆盖了他的生命。他也因此没能再次踏回青溪故里。
临终之际,他留下了一句话语,深深嵌入了后来者的心中——“如果不除去僵尸之患,封家祖先的灵魂将无法得到安宁。”这道无形重负,如同大山压在每一代封家人肩上,成为了一条无法轻易解脱的命运锁链。
时光荏苒,封家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芒,人才凋敝,家中衰落。每当子鼠年周期的到来,通往地仙洞府的秘密通道似乎触手可得,但也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变故,使这扇隐藏着秘密的大门紧闭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封氏家族的影响日益减退,古老的技术和智慧也渐行渐远。
今天,封家的继承人们还能记起那《观山指迷赋》的七十二条至理名言,并保存着封师歧留下的地仙村路线图。然而,要想揭开这古老谜团,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事情。
关于八卦五行、风水秘籍等复杂的学问,对当下的封家人来说,变得愈发艰深晦涩。他们只能带着对前辈最诚挚的敬仰,继续在这人海中寻找那些渺茫的机会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