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今天聊一个普通话没有的,现有方言词典、文献也没查到的地道四川方言:拿一。
这个词,笔者在手边现有的各种方言词典、历史文献等均没有查到。只是在收集图片作为头图时,在某点评网查到了位于成都市牛市口的一家串串香的招牌,老板取名为“拿得一辣卤串串”。
这至少说明,在四川民间,“拿一”这个词汇还在流传,还在使用。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也算是对四川方言词汇的一个挖掘、宣传和传承。
“拿得一”,是“拿一”这个词汇的衍生,表示能够拿一,通常用于问句和肯定式回答,如:
问:“拿得一没有?”或“拿不拿得一?”
答:“拿得一!”
因为没有文献、词典作为参考,下文笔者只能从一个土生土长四川人的角度,尝试对“拿一”这个四川方言词汇做出解读,希望与爱好方言的朋友们一起探讨。
“一”,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作yi。“一”是个古汉语入声字,所以西南官话成渝片发阳平音,读作yi(音同“移”)。其本义为最小原始单位,最小的正整数,后引申为相同的,无二至的、整体的、全部的、整个的、所有的等。
但是在四川方言中,“一”所有的词义都不适用于方言词汇“拿一”的“一”字。个人理解,这里的“一”,用的是它的水平外形,引申为四平八稳。
同样,“拿一”的“拿”字,也不是用的它的字面意思,而是作为一个动词,引申为处理、做等意思。
所以,四川方言“拿一”一词,可以释义为做事做得把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事情做得非常圆满,让人满意。
因为没有参考资料,笔者也不能把“拿一”精炼为一两个通俗易懂的其他汉语词汇,只能解释得多一些了。
下面结合生活场景进一步阐述“拿一”。
场景一:餐馆饭店生意兴隆,一靠价格合适,二靠味道拿一。在四川,有了这两样,有时老板多跩的,生意照样爆棚。
做得菜拿一,不是简单的说餐馆味道好。通常这些生意兴隆的小餐馆,绝对不得用预制菜。他们都是靠传统天然调料,自己调制出麻辣鲜香的滋味。
一方面菜品的辣、辣、咸的程度,大多根据不同的菜品,能调制出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另一方面,菜做的软烂程度等也包括在“拿一”之内。
经常来的顾客,都会称赞:“今天的菜拿一了的,整的巴适!”
反之,食客就会吼黄,“焦咸巴咸的!” “太麻了嘛?”“这个鱼,腥味都没避倒!”“这个叶子菜,弄这么辣爪子嘛?”“这个菜煮得太??了,莫得嚼劲!”等等。
场景二:子女不止一个的,父母其中一方故去,健在的一方很多时候会在时机差不多的时候安排分家产。明事理的不会偏袒谁,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最后的结果子女都满意。
邀请到场的家族长辈或其他德高望重的人事后评论:“某某这次分家,各方面都拿一了的!安排得好!”
场景三:处理矛盾纠纷,主持者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把当事人各方的对错都调查清楚,并最终妥善处理,也称“拿一”。如果主持者处事“拿不一”,这矛盾纠纷就很难解决。不再展开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