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市,作为一个新建城市,相关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规划也比较合理。
市区内分布着一个个模块化区域。
比如,城区东边的邮局,其附近还有其他邮政部下属单位,诸如负责管理和运营电信业务的电信局,又或者其他协助管理沟通全国邮电通信业务的部门。
这些单位的办公地点,及其居住的楼房,员工子女的学校,居民日常所需的供销社,满足精神需求的电影院,培养儿童益智的少年宫,锻炼身体的体育馆。
配套设施可以说是相当齐全,甚至还隐隐有溢出,这个时代东北职工的福利,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不过,邮电部门在伊水市,毕竟是一个小部门,人数并不多,许多配套设施都是与其他部门联合联合使用。
比起与之相邻的铁道部、石油部,邮电部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先说铁道部,自建国以来,铁道部就在国家经济,社会和战略发展中,表现出重要的地位。
别的先不说,铁道部有自己的军队,在巅峰时期,拥有15个铁道兵师,总兵力达到43万之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越战争,做出过巨大贡献。
而且,无论是在交通运输方面,国家建设方面,还是国家军事战略方面,铁道部都在历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尤其是在东北地区,作为共和国长子,国家重工业基地,国家在远东地区的钢铁藩篱,铁道部的影响力深远,一直延伸到新时代,深深影响着当地地方格局。
因此,铁道部正式员工福利之好,也是情有可原。
具体好到什么程度?
拿一个陈泽听庞红雷说过的事情举例,在1970年7月,上面下发通知,将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所属邮政部分合并,成立新的交通部。
当时正处于伊水市工程建设收尾阶段,收到这个消息,伊水市邮电部领导是大喜过望,喜极而泣,连夜找到铁道部地方领导,恳求对方看在同一门下,援助自己单位一栋房子。
正常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毕竟哪有心还没养熟,后爹就立马给刚过继来的儿子买婚房的,再说了,当时谁都能看出,政策很可能就是暂时性的,这强配的好大儿,说不定哪天就翅膀硬了,自己回去了,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花了这么多钱?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铁道部的领导还就是财大气粗,在邮电领导三番五次登门之后,便同意出资帮助伊水市邮电局修了一座大楼。
后续政策稳定,邮电局领导更是将舔之一字,发挥到极致,据说隔三差五都往铁道部领导那里跑,其行为就连很多其他兄弟单位都看不下去了。
可事实就是,铁道部还真就是财大气粗,邮电局领导愣是凭借恬不知耻的态度,舔出了三栋筒子楼,一个游泳池,一个体育馆。
这让很多兄弟单位既不齿,内心深处又羡慕嫉妒,怀疑双方有什么py交易的同时,又恨不得自己以身代之。
毕竟,别提祖上如何辉煌,上级单位如何威武,在伊水市,大家都是穷光蛋,唯有铁道部和石油部这两个是妥妥的钻石王老五。
石油部更不必说,从始至终都是有名的钻石王老五。
1970年,辽河石油会战筹备小组,召开动员誓师大会,拉开了辽河石油大会战的序幕。
同年,遵从老人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思想,加速了辽河地区石油开发开采,于此同时,进驻伊水地区的石油勘探部门,也发现了小规模的油田,之后就有大批石油工人跟随开采队迁居于此,就此定居下来。
伊水市是个小城市,只有几十万人,分为东西两个城区。
东城区多为规划建设,西城区虽说也经过了后来的统一规划翻修,但依旧有不少老城区的痕迹,许多的当地人,原本的一些管理部门都还落户在这里。
诸如较早建立的林业局,负责伊水市政务的市委大院儿,市委居住的市委家属院儿,负责伊水市地方治安的伊水市公安局......
西城作为老城区,保留更多的地方特色,甚至在距离市委大院儿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民族路,居住这许多当地的少数民族,街面有许多和普通中国人看不出区别,但服饰有所不同的少数民族居民。
腊月料峭寒风,民族路上热气蒸腾,大锅炖煮的羊肉汤,味道飘香十里,隔着好几条街就能闻到。
隔壁就是卖油饼的,类似齐鲁之地的泉城特色的油旋,油亮的白面,被捏成盘旋的形状,被放进两指厚的平底锅里油炸。
面食烹炸的味道,逸散开来,勾引着每个路过的食客。
灰蒙蒙的天气,临近中午了,也感受不到一点阳光的温暖,反而像是北方冬日的早晨,对于很多初到伊水的人来说,这种感觉是很奇怪的,就像是自己睡到了中午,却如同起了个大早,天还只是蒙蒙亮。
“这家的小鸡炖蘑菇很不错,我馋好久了,正好让我逮着你,这次得吃个痛快!”
在路的尽头,就有一栋不显山不露水的国营饭店,两层楼,装潢一般,还不如许多后世的乡镇小饭店。
“你别看这家店装修不怎么样,饭做的是一绝,比我在沈洋大饭店吃的都好吃!”
“谢主任,你也别客气,想吃什么尽管点,我这弟弟可不缺这点儿钱!”
中年谢主任听了庞红雷的话,若有所思地看了眼陈泽,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随后也就随便点了几个菜。
这个饭店离庞红雷家很近,看来他是经常来附近吃饭,对这里很熟悉。
饭店的菜上的很慢,又不能催,庞红雷熟练地站在门口,吆喝了几声:
“黄老板!”
“要四碗羊汤,十个油饼过来哈!”
“好嘞!”
正在打汤的羊汤店老板应了一声,不一会儿,老板的儿子就端着托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