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厮杀后,明珠公主不幸被奴汗国四皇子劫持,一同落入护城河,被救上来后人已经溺亡了。
公主遇难,皇帝发怒,全城戒严,搜捕逃犯,彻查监牢失火原因。
康宁郡主的婚礼也连忙草草收场。一时间皇城里气氛空前紧张起来。
然而更糟糕的是,其他皇子和明宝公主和众侍卫宫女太监们,回宫后,竟然全部病倒了。
发烧,惊惧,说胡话。
太医院查不出病因,三天后,两个宫女和一个侍卫相继死去,明宝公主因为高热不退,一条小生命也这么去了。
一时间,无论朝堂上还是京城里,都有一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朱北辰领着皇城司到处抓人,太医院里一众太医面如土色。
一向勤政的帝王坐在朝堂上,心不在焉。
这天,钦天监崔球顶着据说是为了窥探天机才导致“一夜白头”的满头白发,跪在朝堂上大喊:
“陛下,臣为了皇家血脉,不惜献祭寿命窥探到了一线天机。”
刘仁修皱眉:“哦?你看到了什么?”
崔球匍匐在地,顶着一头白发叩首道:“天机显示,妖星当道,祸及皇室血脉,此时应该册立储君,储君正位,镇压妖星,否则刘家江山危矣。”
有人问:“你这话什么意思。妖星当道,是谁呀?”
崔球仰起一张老树皮脸,灰褐色的眼珠子看着南方,用苍老的犹如瓦砾摩擦的声音道:“妖星在南方,正在驱赶太微垣,必须早日册立储君,太微恒才能正位。”
这时就有人惊呼一声:“呀,妖星在南方,难不成是康乐长公主?”
此话一出,只听“啪”地一声,一个折子被皇帝扔了过来,一下子砸在那个人头上。
皇上脸色铁青,厉声道:“当朝诋毁长公主,以下犯上,妖言惑众,来人,把他拉出去斩了。”
那人眼一翻,一口气憋着不敢出,吓晕了过去。
那人只是一个小官吏,刚被大长公主提拔,今天是第一次上朝,本想按着大长公主的提示出出风头,没想到就露了一次脸,就没命了。
崔球也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维护宋锦绣,竟然连提都不让提。难道他栽赃宋锦绣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就要夭折了吗?
他的白发并不是一夜白头,而是因为画转运符,这么些天的消耗下,慢慢白了的。
以前他很少出门,就是出门也是戴个帽子,他不想让人猜到他在干什么,所以也没人见过他的白发。
本来想着大皇子大婚,皇帝一定会宣他进宫为大皇子选择吉日,这白发也就瞒不了了。
如果皇上看到他这副模样,会不会有了选新的钦天监监正的想法?
而他们崔家却后继无力,没有人可以担此重任,那么钦天监监正是不是就要落入旁姓之手了?
所以,才有了他为了皇家血脉,不惜折寿“一夜白头”,也要窥探天机的说话。
自己这满头白发都是为了皇家,皇帝你总不能再想着换人了吧?
这样,他就能在这个位置上在坚持几年。
等大皇子继位,等孙女做了皇后,等崔家转运成功……
至于妖星当道,也是他胡诌的。
那个宋锦绣,一直是他的心腹大患,他想用她转运,曾经用转运符试了几次,却发现毫无作用。
后来他明白了,此人运气太盛,小小的转运符是撼动不了的。要想转为自用,就得用上大阵。
所以这些天他一直在埋头画转运符,如果能集结上九千九百九十九张转运符再次转运,定然能够成功的。
小官吏被拉下去了,整个朝堂上落针可闻,一些胆子小的,连大气都不敢出。
大家都知道,此时几位皇子生死攸关,陛下心情不好,都不敢多说什么,生怕也和那个小官吏一样性命不保。
就连崔球也觉得这时候再提妖星的事不是时候。
太医院院正也觉得,自己头上的脑袋怕是保不住了。
几位皇子一直高烧不退,这样下去,人就是死不了,也会被烧成傻子的。
最后他一咬牙,不管不顾用了猛药,好歹皇子们的烧终于退了。
不过猛药退烧好,但是伤肺。所以几位皇子虽然保住了命,却都或多或少落下了个肺疾的后遗症。
特别是年龄小的七皇子和十一皇子,每天川贝枇杷水喝着,仍然咳嗽不断。
这种状态,自然不适合再去御书房“端茶倒水”了。
当今陛下五男二女,一时间死的死,伤的伤,只有大皇子每天上朝意气风发,生龙活虎。
于是,对于大皇子立储的呼声更高了。就连皇室宗亲也发出了赞同的声音。
“大皇子天生贵胄,国运相护,身体康健,是未来储君的不二人选。”
做一个皇帝,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好身体。鉴于七皇子和十一皇子身体出了变故,刘仁修不得不重新关注起长子来。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个长子。
他记得,这个儿子小时候总是穿着华服,头戴金冠,周围奴仆环绕,一副标准的富贵皇子的派头。
当时他还感叹皇后大度仁慈,对这个没娘的长子也是一视同仁。
是从什么起?这孩子身上换上了朴素的衣袍,头上也换成了简单又不失身份的玉冠。
刘仁修不由欣慰地点头,看来这孩子是长大了,也长开了,以前是少年俊秀,如今是阔脸浓眉,五官端正,做事也透着一股子稳重,越来越像……
刘仁修皱紧了眉,这孩子阔脸浓眉,怎么越来越像大哥魏王了?
想到这里,刘仁修忍不住心头一凛。第一次在记忆中搜寻有关长子生母周嫔的记忆。
周嫔是在自己当太子的时候,母后张罗着纳入身边的,那时候魏王还在淮南。而五王之乱时,魏王领兵谋反,长子当时已经六七岁了。
所以这孩子不可能跟魏王有关系。
也许是荫王的事情,让他有点草木皆兵了。
不过,一个没有母族相护的皇子,能有这么多人呼吁立长,是这孩子当真优秀,还是这背后有人推波助澜呢?
难道这孩子平时老实无争的模样都是装出来的?实际上他很有手段,早早的就拉拢了一大批朝臣站在了他身后?
如果是这样,他倒是欣慰了。
就在这时,太监来报:寿王妃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