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a”
“陛下真好”
“陛下圣明,陛下威武,陛下勇猛无敌”
“臣妾,替两个叔叔,拜谢陛下的恩典和信任”
储秀宫,宽敞的龙榻上,美艳的山达黛维,跨坐在壮硕的龙躯上,献上自己的香吻。
温存一会,再挺直香肩,低头叩首,拜谢朱皇帝的恩典,激动的不得了。
大惊喜啊,不枉自己这个大美人,这么长时间,尽心尽力的服侍左右,婉转承欢。
一个简简单单的推荐,朱皇帝就给了两个侯爵,两个伯爵,泼天的恩赐啊。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爵位了,而是一种认同,能真正接受缅甸人入朝,成为大明朝廷的一份子。
“嘿嘿”
“知道朕的好,那就乖乖的”
“老实本分点,替朕生儿育女,为皇室开枝散叶,延绵子嗣”
神勇的朱皇帝,尝完了香吻,过足了手瘾,嘿嘿直笑,还不忘调笑几声,要她这个缅甸公主,乖乖的下崽生子吧。
当初,明军攻占上缅甸,中缅甸,阿瓦城的时候,已经摧毁了所有的王公贵族。
现在,大明的统治手段,还处在血腥屠灭,清理的阶段。
缅甸是大明的固有国土,要想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肯定要重构统治体系阶层。
唯有一点,朱皇帝和缅甸公主的子嗣,才是最好的选择,能满足双方的既得利益者。
所以,老色胚再苦再累,也要宠幸山达黛维,再心有不甘,也要册封她的两个王叔。
“你们俩,再记一下”
“木各伯傣巍,布坎伯孟苍,立刻从广州,衢州的前线调回来,回朝述职”
“木各伯,调往缅甸阿瓦城,归属武靖侯王国玺调遣,任职军营副将”
“布坎伯,调往缅甸当督城,归属岐山侯王会调遣,任职军营副将”
“皎勃侯思绵,他营中的两个族弟,思勇和思猛”
“如今,就在广州城驻军,就不用调回来了”
“让他们两个,直接归属,马圭伯胡一青将军,敏巫伯赵印选将军统领,一起征伐占城国”
“下去吧”
“先找翰林院的刘茞学士,润色一下”
“再盖章,送往礼部程尚书,履行册封手续”
说完后,光着膀子,露出精壮体魄的朱皇帝,大手轻轻一挥,示意两个司礼监太监,去完善圣旨吧。
古代的圣旨,正常的流程,都是皇帝口述。
身边的近侍或郎中记下来,再由翰林院学士,执笔润色,形成正式的圣旨拟文。
最后,再交给皇帝确认盖章,送往礼部,或丞相内阁,走完圣旨的所有流程。
缅甸的几个土司头子,威望不错,朱皇帝也是一直在关注的,毕竟都是领兵3千的大将。
木各伯傣巍,布坎伯孟苍,朱皇帝是记得很清楚。
当初,明军攻下阿瓦城的时候,老辣的德钦纽亚,冒死进言,保住了这两人的命和家眷。
后来,淮国公马宝,从阿瓦城领兵南下,攻伐阿拉干的若开王朝,就是这两个带路党,冲锋陷阵,勇猛的很。
外宽内忌的朱皇帝,领兵回师中原,肯定不会丢下他们两个的,担心留下来搞事。
所以说,现在,即便是册封伯爵了,朱皇帝也就给一个军营副将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
再有,就是缅北孟养的思氏,是丽川思氏的嫡系后人。
这也是朱皇帝的关注重点,毕竟名声太大了,一直是缅北的地头蛇。
当初,淮国公马宝,北征缅北孟养孟拱,思绵很有眼色,眼看着形势不对,立马就投诚明军。
随后的几个月,这个家伙,一直带着叔父和两个堂兄,冲锋陷阵,悍不畏死,战功不小。
如今,册封了侯爵,那就不好意思了,朱皇帝该动手了。
首先,就拿掉思绵的两个堂弟,思勇和思绵,跟着明军去征伐占城国吧,彻底肢解思氏的家族军队核心。
没错,两世为人的朱皇帝,在他眼里,一切都是交易。
够胆够勇的他,可以给爵位,但下面的大将,必须忠心勇猛,更不能形成军阀集团。
“咕噜、、”
“嗯,不错,香气四溢”
“这一批参茶,口感细腻,生津止渴,神清气爽”
“小李子,费心了,泡茶的功夫,水平见长了啊”
第二天早晨,西暖阁内,朱皇帝晨练结束,神清气爽。
吃完早餐后,灌了一大口参茶,对着旁边的李安,赞不绝口。
俗话说得好啊,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一个23岁的王孙妃(后半夜召入),一个是年方二八的异国公主。
都是美艳的小少妇,国色天香,前凸后翘,丰臀翘乳。
大半个晚上,一个凌晨早上,不带停歇的尽心服侍,一心一意求龙子。
没办法,天色还没有放亮,朱皇帝就得起来跑步,锤炼体魄了。
女人太多了,根本睡不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锻炼是保持体能,参茶是固本培元啊。
“皇爷圣明”
“能把陛下侍候舒坦了,是奴才的福分呐”
“这一批老山参,是最新的贡品,司礼监精心挑选的,品相都很不错”
得到朱皇帝认可的小李子,喜上眉梢,立马站出来,沉住气,谦虚的回了几句。
他出身岷王府的潜邸之臣,可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啊,位列内宫近侍第一。
能把朱皇帝伺候舒服了,得到充足的信任,才是李安的权力来源啊。
“嗯”
“很不错”
“不急不躁,不争不浮,朕把司礼监交给你,是对的”
看着日益沉稳的贴身近侍,已经有点领班的模样了,朱皇帝很欣慰,又夸赞了几句。
没错,新朝初立,朱皇帝提拔了不少近侍,潘应龙,潘安(小安子),王文锦和张耀。
但是,朱皇帝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岷王府,小李子才是真正的贴心人呐。
就像这个参茶,可不是开玩笑啊,一不小心呐,就被人弄死了。
“刘学士”
“该你了”
“说一说吧,这几天,有什么要事?”
喝完参茶,漱完口水,朱皇帝歇息的差不多了,点了点头,对着随侍左右的刘茞,开口问话了。
大朝会过后,朱皇帝的随侍人员,也全部定下来了。
大明皇室亲军,羽林卫,虎贲卫,金吾卫,龙骧卫,轮流负责外围的安保安全。
锦衣卫和东厂番子,负责最核心的安全,反间谍,反刺杀等等。
剩下的随侍官员,包括少府,司礼监,侍从室,翰林院和史官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部门,无疑是侍从室里面的文曲室和武曲室。
武曲室,里面的李嗣兴,白绘,吴国安,靳泰,贺正浩,马万春兄弟,马方鹤等等。
这帮人,都是武将勋臣的嫡系子弟,相当于人质,也是朱皇帝的武将苗子。
文曲室,主要的成员,包括翰林院刘茞,郎中郭天祯,连以谦,邹璠,杨旭和沐忠显等等。
这个部门,就更重要了,负责朝廷六部的公文收集,归类归档,汇编成册,汇报汇总。
甚至是,有的时候,还要提供一些建议,以供朱皇帝采纳。
最后根据朱皇帝的意见,形成正式的圣旨,或是奏章批注,发放给相对应的朝廷六部和州府。
总的来说,这就是秘书团队,小号的内阁班子,只对朱皇帝单独负责。
“回禀陛下”
“朝廷的五军都督,六部衙门,五寺衙门,都有不少的事情”
“第一项,是几个名人志士,入朝了”
“衡阳的王夫之大人,已经到了昆明城”
“但是,很快被龚尚书请走了,正式入职户部右侍郎”
“广东的陈恭尹和屈大均,也在几天前,正式入职大理寺卿和光禄寺卿”
“如今的五寺,就唯独一个鸿胪寺,缺少寺卿,因为龙总兵,正在滇西南带兵”
“现在,鸿胪寺的负责人,还是右少卿高荣轩,负责接待洽谈各国使臣”
没错,大朝会结束后,十几天时间过去了。
大名鼎鼎的王夫之,广东的忠烈之后,名人陈恭尹,义士屈大均,全部入朝做官了。
开玩笑,这可是正统的皇帝圣旨,战功赫赫,国势强盛的大明朝廷啊。
所以说,接到圣旨的他们,没有一丝的犹豫,直接丢下自己的杂事,快马加鞭来到昆明城。
特别是王夫之,这个老家伙,以前是嫌弃大西军,独霸大明朝堂,把明朝皇帝当做傀儡。
现在不一样了,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了朱皇帝,是军政一把抓,国力强盛啊。
“咳咳”
停了一下,翰林学士刘茞,发现上面的朱皇帝,没有半点的回应波动,于是拿起小本子,继续念道:
“第二项,关于六部诸司”
“六部二十四司,五寺三法司,空缺的中层官员”
“最近一段时间,已经经过了数次庭推,拿出来了一份官员名单”
“当然了,吏部的张尚书,胡右侍郎,也审核过这些名单,签字盖章确认好了”
“两位部堂大人的意思,陛下能不能尽快批复,安定朝臣之心”
上次大朝会的时候,在场的重臣,都提出了官员空缺问题。
这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庭推,吏部的反复商讨,终于拿出了一份名单。
但是,被经常敲打的他们,可不敢擅专,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名单提交给侍从室,以供朱皇帝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