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卡伦再一次回到空旷的办公室,原本的办公室就不算大,如今身高将近6米的巴雷特刚挤进来,就明显感觉有些拥挤了。
这里自然没有适配巴雷特体型的椅子,所以他只好站在办公室。
但他也不在意。
“嗯?”
巴雷特看向处理军务的莫奈,疑惑道:
“她怎么在这里?”
“难道也是找你决斗的?”
刚喝了一口水的卡伦差点被呛到。
米霍克随意拉一张椅子坐下,看向卡伦。
卡伦打了一个哈哈,道:
“从今天起,莫奈就是我的秘书,整个G5的一切事务都由她负责。”
“哦哦,原来如此,”
巴雷特点点脑袋:“随便,只要能让我自由训练我都无所谓。”
米霍克也点点头。
他们两个都不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心想要找卡伦决斗。
卡伦也不在意,他也没指望巴雷特和米霍克为G5的军务做出贡献,只要他们不捣乱就行了。
“让我们进办公室做什么?”
“我可不会处理这些琐事。”
巴雷特大声嘟囔着,目光依然锁定在卡伦身上。
卡伦笑了笑,摆了摆手,
“你们不必关心这些。”
“你们待在这里,随便你们训练、喝酒、消磨时间...只要不影响G5的发展,我都无所谓。”
“至于其他的事,我会让莫奈和其他人处理。”
米霍克冷冷道,“只要能和我探讨剑道,你说什么我都没问题。”
巴雷特兴奋的说道:“现在开始吧,我早就饥渴难耐了。”
说着,他就要向门外走去。
卡伦连忙阻止了他,
“先别急啊。”
“我可以和你决斗,也可以和米霍克探讨剑术。”
“那还等什么,赶紧的吧。”巴雷特打断道。
卡伦不为所动,继续道:
“但,无论是决斗还是探讨剑术,这些真的是你们想要的吗?”
巴雷特眨眨眼,脱口而出:“对啊,对啊。”
米霍克也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卡伦,不明白卡伦为什么会说这些,他跟随卡伦正是为了和卡伦探讨更多剑术的可能性。
卡伦干咳一声,“咳咳,对也不对,其实你们无论是和我决斗,还是想要探讨剑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变得更强吧。”
巴雷特和米霍克同时点头。
卡伦将视线放在书桌上,神秘一笑。
“你们觉得我为什么这么强?”
巴雷特和米霍克互相对视一眼,显然不明白卡伦的意思。
巴雷特挠了挠头,毫不犹豫地回答:
“当然是因为你天赋好!不然怎么能打败我们?”
米霍克也附和着点头,卡伦的剑术理念他闻所未闻,在他看来全都是卡伦凭借天生的才能和对剑术的超凡理解,才能做到如此地步。
卡伦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天赋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巴雷特和米霍克依旧显得有些困惑,眼中带着疑惑的光芒。
“其实,真正让我强大的原因,除了努力和天赋,还有一样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知识。”
卡伦的语气逐渐变得高深莫测:
“你们觉得只有通过不断的战斗和训练才能变强,但实际上,通过书本,你们能获得比任何一场决斗都要深刻的理解。”
“书?”巴雷特满脸困惑,“你是说你靠看书变强的?”
“没错。”卡伦点点头,“不仅仅是剑术,任何领域,甚至是战斗的艺术,都可以通过书籍获得提升。”
“书中包含了前人总结的经验和智慧,这些东西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甚至直接找到最有效的战斗方式。”
巴雷特显然不太能理解,
“可是...我就喜欢拳拳到肉的实战,怎么能从这些文字中获得力量?”
卡伦轻轻一笑,“你喜欢实战,这是很好的,但书中可以教你如何让每一场实战都变得更加高效,如何通过思考让战斗变得更加有条理。”
“你看,‘硬碰硬’虽然能获得瞬间的快感,但长远来看,那只是暴力的展现,真正的强者,是在心智上超越对手,懂得如何运用智慧来战斗。”
米霍克此时也插话了,他对于卡伦的解释感兴趣,
“我明白你的意思,卡伦,但如果剑术本身不经过实战,怎么能知道其中的细节和技巧呢?”
卡伦眯了眯眼,嘴角扬起一丝微笑,
“当然,剑术需要实战来检验,但实战并不意味着你只能靠蛮力去拼。”
“真正的剑客,在每一招每一式中,都能从中看到变化的轨迹,捕捉到每一丝细微的破绽。而这,正是书籍能够给予你们的帮助。”
卡伦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随意地翻开一页,
“例如这本《三少爷的剑》,它不仅讲解了剑术的技巧,还深入探讨了剑客的心态。”
米霍克接过书,将那本《三少爷的剑》随手翻动几页,微微皱眉,
“你是说,看这些书能让我提升剑术的理解?”
卡伦见米霍克似乎有些兴趣,意地笑了笑,
“正是!”
“书中提到,剑术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心理和气势的对抗,当你掌握了如何调动自己的精神和气场时,你就能从容应对任何强敌。”
“特别是里面还记录一招无敌的剑招,夺命十三剑更是揭示了剑术的极致奥义。”
“那不仅仅是一招简单的攻击动作,而是一种精神和状态的完美融合,通过对对手心理的深刻理解,利用对方的犹豫、恐惧或是决策的错乱,来决定战斗的胜负。”
米霍克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他一向对剑术有着近乎痴迷的追求。
卡伦的话似乎让他看到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卡伦继续道:“当然里面的剑术,和对剑道的理解,你能不能领悟全靠你自己。”
说着,他从桌子上倒了一杯水,刚才讲这么多,他都有点口干舌燥了。
“但,你,鹰眼,米霍克,世界第一剑豪,我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有所收获。”